分享

细雨课堂|古代诗歌鉴赏系列学案(一):形象

 老刘tdrhg 2021-01-22

欢迎星标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转发文章,点亮在看

      最近有朋友反映看不到我们的推送。原因是,公众号推送规则改版了,就是如果大家长时间不看我们的文章或者长时间没有分享点赞,就会默认你不喜欢,不需要这个号,从而你的新消息里就会停止展示推荐我们的更新,我们的号可能因此就会被“淹没”了。改变这个现状的做法是: 
       一、把我们账号星标,点击文章标题下“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进入首页,再点右上角的“设为星标”...  就可以星标。 
         二、看完文章能顺手点赞、点在看或者分享一下。 
         这样,我们就不会再轻易彼此错过啦! 
1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1.方法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描写的人、事、物、情、理、志等方面,去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志趣追求、精神品质等,同时辅以侧面描写,以景物烘托人物心理,以他人言行衬托主人公形象的特点。 

  (3)要特别注意诗人经历、注释、标题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根据题目“人物形象”的特点,有的要“概括”,有的要“鉴赏”,这就要求我们答题时要有“观点”,也要有“论据”。另外,“鉴赏形象”时,还要探讨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第二步:分析。依据人物的居住环境、行踪、行事等概括其形象特点,有时也要分析诗人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第三步:梳理思路,并分条作答。 

  3.答题规范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诗人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句方面对这一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4.答题示例

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方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①〔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  ②〔儒先〕指叶天经。

[诗意赏析]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甲科进士。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思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首联写早春二月冰消雪融,溪水已涨,尽向东流。这里透露出春的气息,也自然地引起了怀友访友的下文。颔联上句写客里光阴,吟诗度日;下句写杏花系心,雨声存念。和谐随意,清淡隽永。颔联写己,颈联转而写友,己中有友,友中有己,二者交相为用,以见出心灵的相契。颈联充分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了解和体贴,从而暗扣诗题中的“怀”字。尾联顺势而下,又切合诗题中的“访”字。妙在诗人并不实写“访”,而是以虚笔写到意动为止,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纶巾”,用丝带做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制作的外衣。“纶巾鹤氅”为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细读全诗,诗人之“怀”与“访”,皆与禅有关。冬之雪花、春之杏花,均是自己与友人悟禅之物;宁静洒脱,轻灵爽快之禅悦,也都融于“怀”与“访”中。

题: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1.审题。题目明确要求概括诗中诗人形象的特点,且不必列举论据来证明,即只要有观点就行。(如果不是用“概括”一词,而是用“赏析”等词,则必须用论据来印证观点。) 

  2.围绕“形象特点”细读全诗,从具体的诗句中体悟形象特点。如,从诗题中的“怀”“访”,诗中的“忆”等,可以概括出“珍惜友情”的特点;从“诗卷”“杏花”可见其情趣高雅;从“纶巾鹤氅”,可联想到“羽扇纶巾”对周瑜的刻画,给人风流飘逸之感。 

  3.形象的特点大多不是单一的。我们可以对诗中的一事一物作多角度的评论,然后再归纳概括。 

  4.组织答案,分条作答。概括的用语力求简而明。

[答案]  (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意赏析]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著名的诗僧、茶僧。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此诗为访友人陆羽不遇之作,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 

  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开篇两句,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才种上的,虽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二句,自然平淡,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然后,诗人又去敲他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决定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这二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二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部分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实际上还是为了咏陆羽。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明白如话,别有隽味。

题:请鉴赏诗中陆鸿渐的形象。

[参考答案]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塑造陆鸿渐这一形象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事物形象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表达特定主旨的诗歌。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等。 

  1.方法 

  (1)咏物要实写其特征(形态、色泽等),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鉴赏也要从“形”入手。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因此,必须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寓之理、所言之志。 

  (3)写作技巧:托物言志(理)、托物抒情。所以,要从“形”到“神”体味所咏之“物”,体会诗歌中流露出的诗人的人生态度、生活的道理、抒发的情感。 

  2.步骤 

  第一步:审题。题目一般要求回答事物形象的特点。只有审题准确,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步:总结概括诗中描绘的事物形象,并结合诗句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有时还要揭示事物形象所寄托的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 

  第三步:用简明的语言作答。

3答题规范 

  (1)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其内在的神韵。 

  (2)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理、志)。

4答题示例

例1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诗意赏析] 

  杨万里,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其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 

  本诗借菊抒怀。首联写野菊“未与骚人当糗粮”,借用屈原《离骚》的典故,点明野菊不与骚人作“夕餐”的落英,更何况是在重阳节时“随流俗”作为观赏的对象呢?表现了野菊的不迎合流俗、不同流合污的品性。颔联写野菊之“野”,“在野有幽色”突出其生长的环境。它生长在山野里,本自不媚俗。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的真诚。它散发幽香,不因无人欣赏而消减其香气,即无论有人无人,香者自香,香远益清。“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天色已晚,相逢山野,于是,忙折“一枝黄”。诗人不用“花”而用“黄”,这样写,既点明了“花”之意,亦表现了花之色,含蕴更加丰富,且“黄”与上句的“碧”形成对比映衬,更有表现力。野菊应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犹向陶翁觅宠光”,再次化用陶潜的典故,使诗意含蓄蕴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年的陶潜采菊东篱,悠然自得;今天的杨万里亦借野菊,表现了其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志趣。

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1.审题。“怎样的野菊形象”,就是要概括野菊的特点,但有范围限制,仅就颔联而言,不要涉及全诗。 

  2.要明确诗中所描绘物象的特征。颔联“在野有幽色”、不为“无人减妙香”,从形象到气质来刻画野菊。 

  3.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出野菊的形象特征即可。

[答案]  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3
景物形象

  “景物”是多种事物的组合体,也可视为一组“意象群”,“意象群”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意境”。 

  针对景物形象命制的试题,常见的考题可分为四类:考查意象内涵、感受意境氛围、体悟情景关系和分析写景作用。 

考查意象内涵

1方法 

  (1)找到相关诗句,体悟意象内涵,并根据具体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2)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3)指出运用指定意象的作用和效果。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确题目要求,一般在景物形象的内涵和感情上作要求。 

  第二步:揭示内涵。根据景物形象的特点,理解它的内涵。 

  第三步:探究情感。联系诗人的生平,依据诗句的诗意,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分条作答。运用简明的语言,分条作答。

3答题规范 

  (1)明确指出要分析的对象,即“象”。 

  (2)揭示对象的内涵,即“意”。 

  (3)必要的情况下,分析意象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 

  4.答题示例

1  [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便做〕纵使。

[诗意赏析]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某年的一个暮春时节,秦观怀人伤别,作此词抒写别恨。

“西城杨柳弄春柔”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因此便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犹记”两句转为忆旧,“多情”指恋人,“系归舟”时表现出漂泊重逢的激动。“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处境。“当日事”唯存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下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少年既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既得之,患失之。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根本原因。此悠悠长恨,词人当然将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不登则已,“一登”就在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写法,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尽皆汇成一江春水,滔滔不绝地向东奔去,使读者沉浸在感情的洪流中。这感情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的,水到渠成。此句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题: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1.审题。题干有两个要求,一是“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二是“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要注意前一问只是要求“概括”,无需分析鉴赏。 

  2.明晰“杨柳”“飞絮”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之情;飞絮,代指暮春时节,暗寓青春流逝。 

  3.由意象而觅词意,即全词的情感:青春欢情易逝,遗恨江水难消。 

  4.组织简洁的语言,分条作答。

[答案]  (第一问)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第二问)表达了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感受意境氛围

1方法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该图景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切忌空洞。

2步骤 

  第一步:审题。审准题意,把握答题方向。 

  第二步:描图景。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三步: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四步:析感情。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答题规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4答题示例

2  [2014·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意赏析] 

  刘长卿(生卒年不详),字文房,宣城(今安徽)人,唐代诗人。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写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失望惆怅,反而感到精神上的惬意和心理上的满足。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颔联“白云依静渚”为远望,白云絮絮,缭绕小渚;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对摇曳的野花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情趣,融化于心灵深处成为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因而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融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题: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1.审题。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其实就是指所描写的景物营造的氛围。  

  2.抓住诗中主要意象(或关键词、句),如“莓苔见履痕”一句,表明道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绝境、人迹罕至。 

  3.对诗中环境加以想象,从“溪花与禅意”中,就能触摸到诗人的精神境界。 

  4.选择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例如幽静平和、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瑰丽清新、安谧美好、清新自然等。再结合这首诗分析,“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白云”“静渚”“春草”“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抓住这些内容就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命脉。

[答案]  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体悟情景关系 

  情和景有以下几种关系:①以乐景抒乐情;②以哀景抒哀情;③以乐景抒哀情;④以哀景抒乐情。 

  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即二者的密切度)来分析,有如下表现形式: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可以说,“寓情于景”这种关系,情与景之间是零距离,才真正说得上是情景交融。

1方法   

  (1)把握情景关系的几种类型,并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关注这一点,逐步提高这一方面的审美能力。 

  (2)熟练掌握并真正理解关于情景关系的一些方法,便于答题时信手拈来,使答案准确且精练。 

  (3)关注这一类题的题干在表述上的差异:有的只要求概括;有的还要求赏析,即联系诗歌中的具体对象具体分析。 

  2.步骤 

  第一步:审题。一般从“画面”“情感”两方面提要求。 

  第二步:描绘画面的特点。 

  第三步:体悟思想情感。 

  第四步:简明作答。

3答题规范 

  (1)描绘景物所构成的画面(视题干要求)。 

  (2)点明情景关系。 

  (3)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 

  4.答题示例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意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的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这两句诗状江、鸟、山、花四景,并分别赋以碧绿、洁白、青葱、火红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接点明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诗人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异乡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审题。第一问,就是要对全诗描绘的画面作一个总体评价,概括其特点。第二问,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定要与画面联系起来谈。只要求作概括性的回答,不要求具体分析。 

  2.写景句只是第一、二句。分析其特点,显然其色彩亮丽,呈暖色调,是“乐景”。 

  3.体悟思想感情。第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并不因“乐景”而愉悦,而是低沉与无奈,时间过得真快,“归年”遥遥无期,“哀情”与“乐景”形成反衬。 

  4.组织语言,分条作答。

[答案]  本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以乐景反衬哀情,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思归不得的伤感之情。 

分析写景作用 

  写景的作用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密不可分,这一点是分析写景作用的根本。但面对具体的诗歌,特定的要求,一定要指出其作用的独特性,若面面俱到,或牵强附会,皆不可取。

  1方法 

  (1)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 

  ①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③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 

  ④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奠定情感基调。 

  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尾: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加完整。 

  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⑤写景的作用还有寄情、寓理、显志等。 

  (2)分析写景的作用,一定要联系诗歌的主旨,遵照题干所指定的方向思考作答。

  2步骤 

  第一步:审题。分析题干,把握题干的关键词,明了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指出诗中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 

  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这一作用的价值和意义。 

  3.答题规范 

  (1)首先,明确指出其作用。 

  (2)然后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一定要与“作用”对应。 

  (3)若“作用”是多方面的,可按题干要求逐条归纳观点并作具体分析。 

  4.答题示例

4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诗意赏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一、二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三、四句写雨霁天晴,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在暮色下,读者更能感受到词人的凄凉哀伤之情。“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燕双”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的警句。“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由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要高明得多。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闷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词人纷乱的愁绪。

题: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1.审题。题干有两方面的限定:一是仅对上阕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而不是全篇的景物描写;二是谈“作用”,只针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而言,而不是面面俱到。 

  2.弄清全词抒发的感情是什么。显然是词中女主人公的“愁”——内心的痛苦——深闺独处的无奈和孤寂。 

  3.将“愁”与上阕的写景联系起来分析,景物的色调,与“愁”的色调具有一致性,所以,可认为其作用是以哀景抒哀情,奠定了一种“悲愁”的基调。 

  4.梳理思路,先谈具体作用是什么,即亮出观点,再联系具体词句作分析。

[答案]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