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423欠部
2021-01-22 | 阅:  转:  |  分享 
  
四划

欠部

2.次欢3.吹欤4.欧欣5.欱6.欬7.欷欲欸欵8.款欺欹欻欿9.歂歇歈歃歆歌10.歉11.歎歐歔12.歙歟13.斂15.歠歡歠歗

欠(qiàn倩)

《仪礼·士相见礼》:“君子欠伸。”《说文》:“欠,张口气悟也。”这里用为打呵欠之意。



二画

次(cì刺)

《易·师·六四》:“师左次,无咎。”《易·夬·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易·姤·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左传·僖公十九年》:“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孔颖达疏:“次,谓水旁也。”《论语·述而》:“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广雅·释诂三》:“次,近也。”这里用为靠近之意。

《易·旅·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周礼·地官·司市》:“以次叙分而经市。”郑玄注:“次,谓吏所治舍。”孙詒让正文:“凡官吏治事处,通谓之次。”这里用为官吏办公的房屋之意。

《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荀子·王制》:“贤能不待次而举。”《荀子·王霸》:“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资治通鉴》:“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这里用为顺序,等第之意。

欢(huān獾)歡、懽、驩

《书·洛诰》:“公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说文》:“欢,喜乐也。”这里用为喜悦、高兴之意。

欢虞(yu于):欢娱。《孟子·尽心上》:“霸者之民,欢虞如也。”



三画

吹(chuī炊)

《老子·二十九章》:“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庄子·齐物论》:“夫言非吹也。”这里用为说大话、自夸之意。

《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说文》:“吹,嘘也。”这里用为合拢嘴唇用力呼气之意。

欤(yú于)歟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列子·仲尼》:“丘圣者欤?”《关尹子·宇》:“问欤答欤,一气往来,道何在。”柳宗元《梓人传》:“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



四画

欧(ōu讴)

古通“讴”。歌唱。

欣(xīn新)

《诗·大雅·凫鷖》:“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尔雅·释诂上》:“欣,乐也。”《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孟子·梁惠王下》:“欣欣然有喜色。”《说文》:“欣,笑喜也。”这里用为喜悦之意。

欱(hē喝)

古同“喝”。

欬(kài骸)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余左顾而废除欬,乃杀之。”《列子·黄帝》:“康王蹀足謦欬,疾言曰。”《礼记·月令》:“国多风欬。”《礼记·曲礼》:“车上不广欬。”《说文》:“欬,逆气也。”这里用为重声咳嗽之意。

欷(xī西)

汉以后字。

欲(yù玉)慾

《易·颐·六四》:“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管子·四时》:“行秋政则霜,行夏政则欲。”《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易·损·象》:“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吕氏春秋·贵生》:“六欲。”《说文》:“欲,贪欲也。”这里用为贪婪之意。

《书·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则阳》:“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论衡·案书》:“人情欲厚恶薄。”《增韵》:“欲,爱也。”这里用为爱好,喜爱之意。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史记·魏公子列传》:“欲无听。”这里用为想要、希望之意。

欲望、嗜欲。《论语·公冶长》:“枨也欲,焉得刚?”《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吕氏春秋·贵生》:“六欲。”《说文》:“欲,贪欲也。”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欸(ǎi矮)

叹词。感叹、叹息。《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欵(kuǎn款)

古同“款”。

欷(xī希)

抽噎、哽咽。也作“歔郗”、“唏嘘”。《楚辞·离骚》:“曾歔欷余郁邑兮。”《楚辞·七谏》:“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淮南子·览冥训》:“抚心发声,孟尝君为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文选·宋玉·风赋》:“直憯悽惏栗,清劆塱涼增欷。”



八画

款(kuǎn梡)欵

古通“窾”。《管子·国蓄》:“然则大国内款,小国用尽,何以及此?”《庄子·达生》:“款启寡闻之民。”《荀子·修身》:“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汉书·司马迁传》:“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这里用为空,空洞,不真实之意。

敲、叩。《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史记·商君列传》:“款关请见。”《史记·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泽款塞。”柳宗元《钴鉧潭记》:“一旦款门来告。”

真诚,诚恳。《楚辞·卜居》:“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荀子·修身》:“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史记·司马相如传》:“谒款天神。”《汉书·司马迁传》:“欲效其款款之愚。”《广雅·释诂一》:“款,诚也。”

款冬: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有长柄,呈圆心脏形,开黄花。花叶都作药用,花能止咳祛痰,叶可解河豚毒。《楚辞·九怀》:“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欺(qī妻)

古通“丑”。古代驱疫鬼时扮神的人所戴的面具叫“欺头”。《列子·仲尼》:“见南郭子,果若欺魄焉,而不可与接。”

欺诈,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庄子·应帝王》:“是欺德也。”《荀子·性恶》:“欺诬诈伪也。”《战国策·秦策》:“苏秦欺寡人。”

欹(qi欺)

古通“攲”。《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杨倞注:“欹器,倾欹易覆之器。”这里用为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之意。

欻(xū须)

忽然、闪现。《关尹子·符》:“则吾之精一滴无存亡尔,吾之神一欻无起灭尔。”张衡《思玄赋》:“欻神化而蝉蜕兮,朋精粹而为徒。”唐柳宗元《乞巧文》:“灵气翕欻,兹辰之良。”

欿(kǎn坎)

古通“坎”。坑,地面低陷的地方。《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至,则欿,用牲,加书,征之。”

忧愁的的样子。《楚辞·九辩》:“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楚辞·哀时命》:“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假借为“歉”。《孟子·尽心上》:“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这里用为谦虚,不自满之意。



九画

歂(chuán船)

歂臾:(zhuan专yu鱼),小诸侯国,是鲁国的属国,相传是伏羲之后,风姓。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歂臾,风姓也。”《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

歇(xiē些)

竭,尽,到了尽头。《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难未歇也。”《楚辞·九章·悲回风》:“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

歈(yú愉)

歌曲。《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古同“愉”。

歃(sha霎)

《左传·隐公七年》:“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孟子·告子下》:“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古人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葵丘之盟不杀牲口,不用牲畜血,而是用书写的文字表示诚意。

歆(xīn欣)

《书·微子之命》:“上帝时歆,下民祗协。”《诗·大雅·皇矣》:“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诗·大雅·生民》:“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国语·周语下》:“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国语·楚语上》:“若易中下,楚必歆之。”这里用为悦服、欣喜之意。

歌(gē戈)

《易·离·九三》:“不鼓缶而歌。”《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论语·述而》:“子於是日哭,则不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说文》:“歌,咏也。”《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这里用为咏、诵之意。

《管子·白心》:“篡何能歌?武王是也。”《荀子·儒效》:“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扬雄《赵充国颂》:“诗人歌功。”这里用为歌颂、赞美之意。



十画

歉(qiàn欠)

《关尹子·宇》:“是以圣人不望道而歉,不恃道而丰。”《关尹子·鉴》:“目忽见非常之物者,皆心有所歉而使之然。”《关尹子·宇》:“是以圣人不望道而歉,不恃道而丰。”《荀子·仲尼》:“主信爱之,则谨慎而歉。”《广雅》:“歉,少也。”这里用为少、不足之意。



十一画

歎(tàn叹)

见“叹”。

歐(ōu欧)

见“欧”。

歔(xū须)

《老子·二十九章》:“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楚辞·离骚》:“曾歔欷余郁邑兮。”《说文》:“歔,欷也。一曰出气也。”这里用为叹息之意。



十二画

歜(chù触)

即菖蒲,又名昌歜。《管子·地员》:“其草蕲、白昌,其木乃杨。”《左传·僖公三十年》:“飨有昌歜、白黑、形盐。”

歙(xi希)

古同“翕”。《诗·小雅·大东》:“唯南有箕,载翕其舌。”《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本意为闭合、收拢之意,这里用为迎合之意。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老子·四十九章》:“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淮南子·本经》:“开阖张歙。”《淮南子·精神》:“开闭张歙。”这里用为收缩,敛息之意。

歟(yú于)

见“欤”。

斂(liǎn敛)

古通“埳”。坑、穴。《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入于门,门中有歛陷。”



十五画以上

歠(chuò啜)

《孟子·尽心上》:“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说文》:“歠,饮也。”《广韵》:“歠,大饮。”这里用为饮、喝之意。

歡(huān欢)

见“欢”。

歗(xiao啸)

古同“啸”。《诗·王风·中谷有蓷》:“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这里用为悲哭之意。

先秦古籍用字字典欠部









878

中国传统文化网www.chinactwh.comwww.chinactwh.com中国传统文化网







献花(0)
+1
(本文系先秦古文字...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