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力体育产业“十三五” 国内职业拳击自主IP破局

 清样文一刀 2021-01-22

《华夏时报》记者 刘敏 西安报道

7月13日,随着裁判与运动员代表的庄严宣誓,国内最具实力的自主IP(知识产权)职业拳击组织—国际拳冠联盟(IBCA)在西安宣布,2016年中国职业拳击联赛将于两个月后正式开战,为期一年的赛季将在全国多座城市展开拳王争霸战,最终决出中国自己的“金腰带”。 “中国拳击的职业化拥有良好基础,本赛季我们将以一带一路为主线,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职业拳击联盟和联赛”,IBCA国际拳冠联盟主席鲁仲学表示。

当天,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到鼓励体育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培育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职业拳击是体育产业公认的标杆,其在美国是所有运动项目中继NBA之后最赚钱的行业。虽然国内职业拳击仍处于起步阶段,但8000万拳迷、国策倾斜与体育风口的共同助力下,正成为发展最迅猛的一个分支,为此国际四大职业拳击组织正纷纷抢滩国内市场。外力倒逼之下,随着近期多项体制藩篱的打破,孕育多年的国内职业拳击自主知识产权赛事联盟也开始发力。

IBCA拓荒国内职业拳击

据介绍,由IBCA国际拳冠联盟新打造培育三年之久打造的联赛将从9月开始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分赛场,来自全国各大拳击俱乐部和一些国际拳击俱乐部的拳手将在每月展开2到4场争夺,赛事包括男、女子10余个重量级别的IBCA中国赛、复活赛、冠军赛、挑战冠军赛、国际挑战赛、拳王争霸赛等,最高规格为“金腰带”争霸赛和“金腰带”卫冕赛。全年共计达30场余赛事。比赛选手分别来自全国各大拳击俱乐部和世界各国拳击俱乐部。除此之外,IBCA(国际)拳冠联盟正在实施的还有两个“倾力规划”:在西安斥巨资倾力打造“中国职业拳击联赛基地”;未来数年联合国际拳击组织倾力打造中国职业拳击赛事。今年启动的整个年度计划就将举办近30场拳赛的频率,以此抢占中国职业拳赛的至高点。

“经常参与国内拳赛中感受最深的是,在四大拳击组织的比赛当中,国内裁判、运动员、承办方的话语权很少,你只有去干活的份儿,每当这个时候都感叹中国的金腰带在哪里?职业拳击赛事的中国民族品牌在哪里?这时就意识到中国自主赛事品牌的重要性”,IBCA国际拳冠联盟赛事主席薛三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IBCA(国际)拳冠联盟诞生于2013年,短短两年多来,已拥有170余名拳手,旗下有拳击类竞技栏目《拳冠天下》,举办赛事近百场,目前赛事品牌估值5.7亿人民币。

体制破局引职拳“风口”

“中国拳击产业目前还处起步阶段且不够成熟,但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国内拳迷超过8000万构成了拳击的职业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因而中国职业拳击的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对此四大国际职业拳击组织对中国市场普遍看好,均已在中国建立了分支机构并开展职业拳击比赛,这在世界其他地区极为罕见”,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拳击赛事著名解说杜文杰分析道。

据分析,国内的职业拳击产业目前受制于两个主要硬伤,一个是传统体制的禁锢,这个正在逐步解决。另一个就是没有自己的核心IP资源,著名的职业拳击赛事都是不属于中国的,整个比赛的规则和体系都是别人的,就对其今后的运营和壮大发展产生了很多制约,因为对这个比赛的核心主导权不在自己手上。只有成熟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核心IP体育资源,才能围绕其拓展出整条产业链的发展空间。

从1986年恢复至今,中国拳击运动已经发展了30年,每个时期都有优秀的运动员,但许多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埋没了。“中国的拳击运动员常常遭遇尴尬,有状态的时候没有比赛可大,有比赛了人却已经没了状态,最终导致许多运动员潜力难以发挥出来”,IBCA国际拳冠联盟赛事主席薛三牛称。

据介绍,拳击项目有多个国际组织,国际拳联(AIBA)负责运行奥运会比赛,但通常被称为业余拳击组织。而国际公认的最主要的职业拳击组织有四个:WBA(世界拳击协会)、WBC(世界拳击理事会)、IBF(国际拳击联合会)、WBO(世界拳击组织)、WPBF(世界职业拳击联合会) 世界拳击协会。

与之相对应,国内拳击运动中体制内的拳击协会,因其主要目标是在奥运会、全运会中取得成绩,因此在国际上被视作业余;但国内体制外的职业拳击组织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有效发展,也成为通常意义上的业余,最终造成的整体职业组织、职业赛事的缺失。

长期以来,对拳手而言,职业拳击和奥运拳击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能二选一:若为奥运会而战,就无法登上职业拳台;若欲争夺金腰带,奥运会便可望而不可即。

但2016年6月1日国际拳联通过决议,允许职业拳击选手参加即将举行的里约奥运会。此后的6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频在贵阳举行的亚洲拳击高峰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拟于2016年晚些时候建立中国职业拳击国际联盟,与国际职业拳击四大组织协商,全面构建中国职业拳击体系,并允许中国所有拳手,包括体制内的约5000名注册拳击选手参加国际职业拳击四大组织的所有赛事。

由此,国际上不同性质的拳击组织间、国内拳击运动体制内外间的阻隔正在被打破,对于在国内长期被视为体制外的职业拳击组织来说无疑为重大制度利好。

“我们这次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赛事是首先对国际的规则、排名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随后再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适应性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国际规则为基础的严格科学体系,并建立了自己的裁判员队伍,最终希望打造千亿级中国职业联赛竞技平台,推动中国职业拳击运动和体育文化产业”,IBCA国际拳冠联盟主席鲁仲学表示。—《华夏时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