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思明居士 2021-01-22

写了很多关于刘秀的文章,似乎刘秀是一个完人,或者说是神。其实不然,从人性角度看,刘秀也是个普通人,他的身上既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光辉,也有普通人常有的弱点,甚至让人不敢恭维的毛病。

我们就从大司徒韩歆的冤死谈起,将刘秀拉下神坛。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刘秀不可触碰的三个雷区

  • 刘秀的雷区之一:忠言逆耳

建武十五年,刚刚就任大司徒(丞相)一年多的韩歆,给刘秀上了一道奏疏:

“歆又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帝犹不释,复遣使宣诏责之。”

字面意思是,韩歆引证,来年国家将遇到大饥荒,陈述过程中情绪很激动,言辞很激烈,结果惹得龙颜大怒,被罢官夺职,遣归乡里。韩歆上路后,刘秀还觉得不解气,又派使臣追上去对韩歆以诏书切责。

韩歆的“证”,其实是当时流行的“谶纬”,拿天象说事,而不是现在的气象预测报告,很不科学。刘秀受不了了,因为天象示警,在古代还有一个含义:皇帝有失德的地方!也就是说韩歆的这段话,其实是在批评刘秀,不光是简单做预测。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盛怒之下的刘秀“宣召责之”,包含一个潜规则:令被责问的官员自杀!就这样,韩歆和他的儿子走在半路上,被刘秀一道诏书逼得自杀了!

谶纬在古代就是科学,刘秀本人对此就迷信得无以复加,退一万步,至少韩歆的出发点是好的,刘秀为何冤杀韩歆呢?

原来韩歆此人:“好直言,无隐讳,帝每不能容。”为人太耿直,好进谏,又不会用委婉的方式,每次都直不楞登,搞得刘秀很不爽!

韩歆的冤死弄得满朝哗然,刘秀也意识到自己错得有点离谱,赶紧弥补,他下令以大司徒之礼安葬韩歆,并抚恤韩家。

韩歆的遭遇不是个案,有个叫申屠刚的尚书令,也因为“以数切谏失旨”,被刘秀贬到地方当了个小县令。

有一次,刘秀准备出宫巡游,申屠刚拦住车驾说,天下还没统一,陛下不应该贪图享乐。刘秀不听,申屠刚竟然用头顶着刘秀的马车,坚决不让出门。那一次刘秀虽然没有发作,但梁子算结下了,终于找了个借口将申屠刚一脚踢出了京城。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忠言逆耳,人性使然,刘秀在这一点远远不如李世民。

  • 刘秀的雷区之二:更始皇帝

刘秀帐下有很多从更始政权改换门庭过来的官员,有一些官员,对更始帝刘玄表现得过于忠诚,得罪了刘秀,因此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最典型的就是鲍永和冯衍。

鲍永是世家大族子弟,当世名儒。更始政权成立后,刘玄派鲍永以大将军身份,出巡河朔及并州地区。刘玄死后,刘秀招降鲍永,鲍永在不能判断刘玄生死的情况下,囚禁了刘秀的使者,派人到长安探听消息。

当确认刘玄已死,更始政权已经灭亡后,鲍永为刘玄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然后解散了军队,封存大将军印绶,穿布衣率领少数亲随,去投了刘秀。

鲍永的举动让刘秀很不爽!多年后,鲍永路过刘玄的陵墓,他不顾众人劝阻,前往跪拜哭祭刘玄。这件事让刘秀“意不平”,若不是有人劝解,恐怕鲍永凶多吉少。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刘秀下令切责韩歆时,鲍永竭力劝阻,终于惹翻了刘秀,他下旨贬鲍永为东海相,赶出中央。

与鲍永同样,冯衍也是因为坚持效忠刘玄,遭到不公正待遇。对此冯衍觉得很无辜,他还讲了个故事给自己辩解:

古代有个人隔壁老王,调戏邻居的两个妻子,其中年纪大的女子竭力反抗,年纪轻的顺从了。后来邻居意外死了,隔壁老王就娶了那个年长的女子,而不肯娶年轻的那位。别人表示不理解,老王说:以前他们是别人的,总希望她们顺从我,现在要变成我的了,当然希望她能为我拒绝别人!

冯衍还说,这就是“臣道”,我就像那个年长的女子,坚守臣道,难道不应该受到表彰吗?

可惜刘秀不这么想,刘玄就像他的禁区,触碰不得,冯衍一辈子都没得翻身,早早结束政治生涯,回家做学问去了。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 刘秀的雷区之三:谶纬信仰

相对于以上几位,桓谭比他们都要冤!

桓谭在西汉末年就是名噪一时的大学者,跟主流的谶纬俗儒不一样,他坚决反对云山雾罩的谶纬学说,他的思想以今天的视角看,很切中时弊。可惜刘秀是谶纬主义者,桓谭触碰了刘秀的精神信仰。

桓谭每每上疏奏言,劝刘秀以“仁义正道为本”,不要相信“奇怪虚诞之事”,刘秀每次都是“愈不悦”,桓谭的建议也从来没有得到过采纳。

刘秀为了方便观察天象,下令召开建造灵台的讨论会,桓谭奉命出席。刘秀问桓谭:“我想通过谶纬决策国家大事,你认为如何?”

桓谭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从来不读谶纬。”

刘秀追问,你为何不读谶纬?桓谭再次表示:“谶纬不是经书。”刘秀大怒,下令立刻处斩桓谭!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桓谭吓得叩头,磕得头破血流,才被饶过一死,但是被刘秀贬为六安郡郡丞。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忧愤之下,病逝于路途!

且不论谶纬的荒诞无稽,即便是学术认知的差异,桓谭也不该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还有一位叫郑兴的顶级大学者,也因为说了句“不懂谶纬”,弄得刘秀当场翻脸,郑兴吓得赶紧解释说:“臣才疏学浅,没有读过谶纬,但不代表谶书不对。”这才躲过了一灾。

三个雷区不光是刘秀的人性弱点,更是政治

刘秀是历史上有名的宽仁之君,但是为何对以上三类文官,表现得如此苛刻呢?这三个雷区,何以成为刘秀不能触碰的部分呢?

  • 忠言逆耳,是刘秀的性格特点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忠言逆耳是人性的弱点,刘秀其实算不上过分,只是远没有李世民胸怀博大而已。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刘秀除了书读得不好,要说能力,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治国才能,都远胜于时人,他鹤立鸡群一般傲立于世。

所以,刘秀有理由自信,乃至自负!翻看《后汉书》,刘秀对大臣们的进谏置之不理的比比皆是。

他不怕你进谏,就怕你跟他顶杠,也就是所谓的“切谏”,以极端的手段,逼迫他接受。

刘秀年轻时候的经历,把自己培养成了“江湖书生”,外表一副文质彬彬,骨子里其实充满江湖的侠气和傲骨,甚至某些时候还有几分霸道。这样的人,你想靠强硬手段逼迫他就范,那怎么可能?当刘秀跟大臣们做足了“文质彬彬”后,再出手的话就必然伤筋动骨!

人常说,明君身边只有能臣,昏君身边才有忠臣,偏偏这一条对刘秀不成立,比如韩歆含冤而死,算是忠臣吧?谁敢说刘秀是昏君?估计要是把海瑞让刘秀身边,即便被杀,也溅不起多大的浪花。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 刘玄是刘秀检验大臣忠诚度的工具

有个叫郭丹的官员,更始政权败亡后,别人都投降了,他还守着平氏县城抵抗刘秀。后来郭丹穿重孝为刘玄发丧,又冒着被捕的危险,像乞丐一样,满世界寻找刘玄的妻子。找到刘玄妻子后,恭恭敬敬地交还了自己的印绶,然后才回乡隐居。十一年后,郭丹竟然被刘秀起复为并州牧,后来官至大司徒。

同样效忠刘玄,郭丹怎么就比鲍永和冯衍要命好呢?难道郭丹装了避雷针?

其实正如冯衍所言,忠于旧主没毛病,毛病就在于,旧主已经死了,你对新主的忠诚要大于对旧主的怀念,只有这样,你才算真正归心了,才可以被接纳。

鲍永的问题不在于前期不投降,而是得知刘玄已经死亡后,非要解散军队,拿一份打了折扣的诚心献给刘秀。多年后依然哭祭刘玄,就像一位改嫁的女人,念念不忘前夫,刘秀会怎么想?傻瓜才会一点心理阴影都没有!

人家郭丹就不这么做,尽忠后回家当白丁,让时间消化旧主的存在感,也让旧主的痕迹在自己身上淡化。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说白了,郭丹只有旧主,没有利益,是真正的忠诚;鲍永和冯衍是在旧主与新主之间抉择,脱不开个人利益,这样的忠诚不纯粹!

这才是真雷区!

  • 谶纬不光是刘秀的信仰,更是他皇位合法性的论据

刘秀迷信谶纬不假,但是刘秀不可能看不出来,谶纬这东西并不靠谱。基于谶纬所做出的各种预测,大多不能应验,这个事实刘秀不可能看不到。基于谶纬事件过后的解释,吹得再天花乱坠,也掩盖不了事后诸葛亮的本质。

所以,如果说刘秀对谶纬的忠诚有多纯洁,打死我也不信!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但是,刘秀又“不能不信”,因为他的皇位得来,谶纬功不可没。刘秀登基前,一道《赤伏符》帮他验证了他就是天命所归,民间一直传得沸沸扬扬的“刘秀为天子”谶语,也为他赢得了不少选票。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谶纬,刘秀称帝的难度将放大数倍,至少他的死对头隗嚣肯定会称帝,而不是被他牵着鼻子走。

现在桓谭等人让刘秀放弃谶纬信仰,可能吗?装也要装作谶纬的信徒!

所以,刘秀的三个雷区,折射的不单纯是刘秀个人的人性弱点,说穿了政治因素才是主要的!

请下神坛的刘秀更真实也更可贵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为刘秀洗白,否认他犯下的错误。无论如何,踩进三大雷区的大臣们都是无辜的,都不应该受到这种待遇,尤其是韩歆的冤死,给刘秀留下了抹不掉的污点。

本人虽不同意神话刘秀,但是也无意抹黑刘秀,我们需要看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刘秀,而不是神一样虚幻的面孔。

刘秀跟常人一样,犯下过很多错误,所以,他取得的成就绝非天助,而是脚踏实地的努力结果,他的成功因此也更可贵,更有借鉴意义。

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