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病】心脏病突发的原因

 医学侦探 2021-01-22

带你寻找疾病的真正原因

提前发现重大疾病

这是“自然疗法资讯”的第  297  期文章

编辑 | 施慧

摘要

《健康与回春之秘》

作者:安德烈·莫瑞兹

出版社:台湾原水文化

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是因为血管中过量的蛋白质

大多数和饮食相关的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风湿病和心绞痛,都不是糖和脂肪代谢紊乱造成的,而是蛋白质存储所导致的疾病。 

摄取过量的蛋白质食物,其实是造成各种疾病的最大风险因素,尤其是心脏病、癌症、糖尿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管基底膜与结缔组织因为蛋白质储存增厚会影响身体全部细胞。

不论何时何处,一旦体内出现阻塞的情况,细胞和器官就会出现提前老化的现象。

换言之,只要微血管保持其管道畅通,柔软且纤细,不论多大年龄,细胞和器官都能常保活力。

脂肪和胆固醇并非造成血管阻塞的主要物质,因此,也不应该被视为心脏病和其他身体疼痛的主要原因。

倒是血管中存储的蛋白质,才是最常让病患饱受消化性(食物引起)动脉硬化之苦的凶手。

由于多数工业化国家的人民长期过量摄取蛋白质,特别是在二次大战之后,冠心病俨然成为已开发国家人民的主要死因。

如接下来即将介绍,多数导致心脏病发的危险因素都直接或间接与高蛋白质摄取,以及高蛋白质储存于血管壁中有关。

以下详细按照各个风险因素说明:


01
血球容积比值越高
心脏病发的风险越高

血球容积比是检查一公升血液中含有多少比例红血球,是相当简易而且便宜的血液检查项目。

如果该数值超过42%,其罹患心脏病的几率就相对较高。

一般健康身体者的血球容积比应该介于35%——40%之间,按照当前主流的认知,多数医生认为数值介于44%——50%仍然是正常的。

可是研究却发现,血球容积比值达49%者,比42%者发生心脏病的几率高出2倍。

简单地说,血球容积比值越高,心脏病发的危险性就越高。

问题来了,为什么红血球数量会超过40%,当基底膜和间隙组织因为过量蛋白质储存而增厚时,血液流速就会减慢,最后变得迟滞阻塞。

血液浓度自然而然地增加,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糖。变浓稠地血液会对身体各部分变成巨大威胁。

而为了因为血液中具有危险性的高浓度蛋白质,胰脏会分泌额外胰岛素,但这些胰岛素又可能进一步造成血管壁受伤或更脆弱。

微血管壁中的细胞会开始吸收部分多余蛋白质,并转换成胶原纤维,储存于基膜中。虽然这是必要性的血液稀释过程,却也减少了营养输送至细胞内。


也因此,当细胞发出营养不良的信号,血液营养水平于是上升,直到压力扩散值又高到足以提供充分数量的营养物质给细胞。



02

摄取过多动物性蛋白质

以及反式脂肪的风险

绝大多数的心脏病患者都承认有长年摄取大量动物性蛋白质的饮食习惯,包括牛、鸡、鱼、蛋和乳酪。


相比之下,饮食摄取较为均衡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素食者,则较少患有突发性心脏病。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摄取不良的脂肪会损害心脏和身体的其他器官。

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反式脂肪会破坏心脏发电能力,增加心脏病发作的程度,并增加死亡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一个非天然的脂肪也会影响心脏细胞,导致细胞内累计过多钙质成分,破坏心脏电流的正常性节奏。



03
吸烟的原因

吸烟会大幅提升心血管疾病罹患风险。可是,这跟神经毒素尼古丁无关,吸烟后数小时内尼古丁就会完全分解。

反倒是烟雾中所含有的一氧化碳伤害性最大。碳氧化物或一氧化碳会从肺部扩散至血液中,并附着在红血细胞的血红蛋白上。


不论速度和紧密度都比氧气快达300倍。所有被吸入的一氧化碳都会与血红蛋白相互结合,阻碍氧气输送至细胞内。

充满一氧化碳的红血细胞蛋白破裂之后,脱落的缺陷血浆蛋白颗粒会进入血液血浆内。许多这类的蛋白质碎片均被储存于微血管的基膜内。

当微血管的内储存量达到临界值,这些蛋白质碎片又改回存放到动脉及动脉壁中。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借由缓慢却致命的方式,通过过量的蛋白质碎片破坏人体的循环网络和心脏肌肉。

至于吸二手烟者会因为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而与吸烟者同样有罹患冠心病的风险。



04
先天因素与蛋白质消化机能较低

有些人天生就不需要过多的食物性蛋白质,因为他们不具备有效分解动物性蛋白质的能力,这是由于先天的基因所致,也就是由父母将这个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


那些具有心脏病发作家族病史的人可能受到了遗传因素影响,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

这是因为,同一家族成员们相近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天生的体质以及都拥有类似的“低效率”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这几个原因的共同结果。

05
停经后的妇女风险提高

摄取大量蛋白质食物且又抽烟的女性,在生理周期变得不稳定或月经停止后,罹患心脏病的概率也会提高。

只要生殖系统功能正常,定期排放的经血能保护妇女在停经前免于体内大量累积有害蛋白质。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女性在有月经的期间,没有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而这以年龄男性的罹患率则比较高。


就同年龄来看,女性血液含量中的所有数值都比男性低,这些包括红血细胞、血红蛋白、血球容积比和总蛋白质量。

研究发现,30——40岁的男性因为心脏病死亡的几率比同年龄的女性高出了6倍。

不过事实的真相是,一旦妇女停经后,如果不加以控制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就会造成体内蛋白质浓度渐渐上升。

到了50多岁,其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几乎跟同年男性相当。

经期越早停止,发生的概率越高。妇女如果在35岁之前切除卵巢,其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比尚未进入更年期的妇女还多出7倍。

更年期期间许多女性常有的热潮红和脸颊涨红,通常也是血压偏高的征兆。这意味着身体已经储存过量的蛋白质,但再也无法借由经血排放至体外。

现在已经发现,如果饮食中含有较高比例的奶制品,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在女性体内发生,甚至还会造成骨质疏松。


06

胆固醇并不是重点

2004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接受了紧急心脏手术。可惜的是,这则消息最后的结论并不是提醒人们应该重视心脏健康,却是服用正确有效的药物。这很滑稽。

克林顿于2001年退休后,他仍然服用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舒降之”。当他体重过胖的问题解决而且胆固醇恢复正常标准以后,他就停止了服用“舒降之“。

因此各大专家医生听闻克林顿的心脏疾病时,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认为没有持续服用他汀类的药物的原因。

“看看随便停药的后果吧!”而这些言论,也给了大家很大的误导。

根据《新闻日报》报道,纽约莱诺克斯山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曾经说,克林顿手术中所搭建的两个动脉支架是从他的胸膛取的内乳动脉,医师解释说,这些动脉有“很高的抗胆固醇堆积”的特性。

问题是,如果一个人的动脉已经具备累积胆固醇的功能,又何必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克林顿现在最有可能面临每日都得服用阿司匹林、利尿药、以及β阻断剂(帮助调节心跳)。这些好比鸡尾酒疗法的药物组合将会成为他终生健康支撑“拐杖”,但是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

根据刺络针的编辑,这项名为“心脏内部”的研究报告是近年最深入探讨心脏疾病危险因子的报告之一。

将近260名研究人员近身观察并严格检查15000名心脏病患者长达10年,并比对先前毫无心脏病的人数。其各自的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

最后的结论可能会让所有相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是造成心脏病发主要原因的人大吃一惊。

因为研究指出,坏胆固醇并不是重点。

根据心脏内部研究报告,引发心脏病发的其中一个危险生理因素,是体内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的异常比率。

载脂蛋白是胆固醇蛋白的成分之一。载脂蛋白B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LDL),而载脂蛋白A1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HDL)。

理想的载脂蛋白比值应该是1:2(载脂蛋白B比载脂蛋白A1),换言之,光提高坏胆固醇(LDL)并不会对心脏造成立即威胁。

但是高密度脂蛋白(HDL)偏高,也就是一般开立降低胆固醇他汀类药物所主要发挥的功能。

由于整体的目标是降低胆固醇并维持低水平状态,使用这类药物反而会造成某些后遗症。

因为如此,他汀类药物的各种副作用已经造成数百万原本健康的人变成名副其实的病患,且真的罹患(药物)各种疾病。这些人却从未被告知。

胆固醇升高其实并不会对心脏造成威胁。确实,我从未听过病人曾经由医生告知有关载脂蛋白比值的讯息。

我(这里指原作者)曾建议上百名心脏病患改变饮食习惯,不再摄取不再摄取蛋白质,其心脏功能都能在约莫6周的时间内逐渐恢复正常。

因此,我认为高蛋白饮食,会大幅影响所谓的载脂蛋白比值,引发冠状动脉炎性反应,上述的所有因素其实都会相互影响,也诚如我们所知,是左右心脏健康的重大生理威胁因素。


07

肾功能下降

心血管疾病、中风和死亡的几率大幅增加

在众多研究中,研究人员检视了3个分别超过1万名患者的医疗记录的数据。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岁。

研究人员特别观察患者的血液测试,借以厘清哪些人的肾脏具备足够能力过滤血液中的废弃物(肾小球滤过率GFR)。

结果发现,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风、住院和死亡的几率也会大幅提高。

“肾小球滤过率”数值低于45的病患,其死亡率增加了17%,而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则增加了40%。

另一项由波士顿布里格妇女医院心血管科所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也发现,若病患“肾小球滤过率”数值低于45,其心脏病发死亡的几率会增加45%。

另外被视为肾脏病的相关健康指数,如尿液中的蛋白质白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值、炎症和贫血,也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与死亡的几率。

研究人员最后也下了结论,在心脏病发后,即便是轻微的肾脏疾病也应谨慎注意,并视为造成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威胁因子。

为确保肝脏功能运作正常,必须保持体内结肠、肝脏和肾脏的清洁。

肾脏的健康与否其实也仰赖消化系统的运作效率。此外,肾脏要执行其过滤血液的重要功能。

微血管细胞内的基底膜和动脉均会提供肝脏细胞血液,而这些血液必须不含任何蛋白质的废弃物。

肝脏的健康另外也跟淋巴管排出肝脏代谢物,以及数百万已死亡肾细胞的能力相关,体内大淋巴管(胸导管)阻塞会造成废弃物重新进入肾脏中,最后肾脏会渐渐被其自身的废弃物和细胞残骸窒息而死。

其中最容易导致淋巴管拥塞的食物有动物性蛋白质、牛奶、乳酪、糖、反式脂肪酸以及高度加工的脂肪性食物。

除了保持主要排毒器官的干净,其他预防肾脏疾病的方式还包括,低蛋白质饮食,定时用餐且吃得营养,晚上10点至隔天6点入睡以利于肝脏和肾脏发挥其功能,注意照顾自身情绪健康以及参考本书中更多相关建议。

如果能确保肝脏的健康,心脏方面的疾病疑虑也能悄悄移除。


08

抗生素和其他合成药物

越来越多的明显证据显示,许多抑制各种疾病和减轻症状的药物都会影响心脏健康。

每次当身体企图借由感冒、病毒感染或是其他病痛的方式,比如发炎来帮助清除体内毒素和废弃物时,心脏必须十分费力地将这些有害废弃物从组织中输送回其原本的地方。

每一次透过药物压抑这些疼痛、感染或者胆固醇指数,体内的废弃物就越难以找到以自然的方式排出体外的途径。

有些废弃物最终会停留在淋巴管处造成阻塞,该部位为心脏肌肉的代谢废弃物的排处路径。而抗生素是其中一个透过这种方式造成心脏损害的成因。

多年来,抗生素已经成为最被泛滥开立的处方药,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感冒都可以开立,可是这些抗生素对于这些病症根本没有任何疗效。

一般人都知道,抗生素无法杀死病毒,只能消灭细菌。

一个最近的研究指出,最受欢迎且自1950年代便开始使用的抗生素红霉素,可能会引起心脏休克。

心脏科医师目前大多数都已经了解了抗生素红霉素静脉注射时所引发的心脏休克风险。但是这一认知却被广大的家庭医师所掌握,可是,家庭医师却是最常开立这类抗生素药物的人。

这里有一份由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所进行的一项调查,便是针对单独使用口服红霉素或搭配其他药物时,心脏休克风险指数。

该研究结果已经于2004年公布在《新英格兰医学周刊》中,其研究过程中检视了超过4400名病患,平均每位病患都追踪15年。最后,大约1745名对象在研究期间出现心脏休克。

分析每一位病患资料后,研究人员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1、使用红霉素的患者比未使用时,发生突发性心脏因素死亡的比例高出2倍;

2、有两种降压药,一般通称为维拉帕米和地尔硫的医疗药物,如果与红霉素同时服用,会额外增加心脏休克的风险性;

3、其他和红霉素同时服用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抗生素,还包括克拉霉素、阴道念珠菌感染药物氟康唑以及另外两种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和酮康唑。

据研究人员指出,血液中的这些额外药物可能会提高红霉素的药性,并让血液变浓稠且流动缓慢。这会造成心脏跳动缓慢。

这会造成心脏跳动缓慢、心律不整引发心脏休克,美联社曾经访谈该研究的主要召集人,雷博士警告有可能饮用葡萄柚果汁或服用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蛋白酶抑制剂,导致红霉素药性增强。

不要以为医生开立的药物一定安全,目前仅有少数研究针对药物或者食物之间彼此的交互影响进行探讨。每次进到诊疗室咨询后开立的药物,都可能让任何人暴露在生命危险和死亡危机的阴影中。

最好能拥有一个基本认识,所有的医疗药物都含有对健康不利影响的毒性物质。而心脏是最后负担这些后果的器官,想利用药物寻求健康的捷径,确实让生命更快的消逝。

没有任何疾病控制机构或者是食品药物管理局,可以百分百确保你不会因为使用处方药而衍生严重疾病,或者死亡。

2004年爆发的伟克适丑闻正好给大家上了一课,没有任何药物是绝对安全的。伟克适原本是全球最顶尖的关节炎药物,后因发现其会增加心脏病发和中风风险,制药商默克公司被迫下架该药物。

据文献指出,自90年代中期,制药商和FDA就都知道该药物的潜在风险,整件丑闻之所以暴露,是因为有多达27000人因为该药物而引发心脏病或者死亡。且由于还有大量未被公开的副作用,其实数字可能远远超过几十万人。

其实还有相当多的医疗药物都有致人于死的潜在风险。倍适他就是另外一个例子。根据一项研究,超过1500名曾接受心血管手术,并于术后用倍适他止痛药的患者,比起未使用任何药剂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脏和血液凝血问题。

中风、心脏病发、肺部血液凝块、腿部深层静脉血栓等,都可能因为这一药物所造成。

关节炎药物从未曾进行适当的药物安全测试,伟克适、西乐葆、倍适他、奈普生以及阿司匹林只能算普通的毒药,另一个关节炎药物,英夫利昔,甚至会导致癌症。

出乎意料的,许多人都愿意盲目相信各种机油创意又具有说服力的广告文宣。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陷入毒药陷阱,好继续支撑这世界上除了石油产业以外,最赚钱的医疗与制造产业。

2007年美国CNN电视网公开了一份调查,每年有5600万种胃镜FDA核准的处方药是从各个医生的手上开立出来的。美国境内,有约2%的处方药并未经过任何科学研究检测,这些药物都可能置不知情的病患于死地。

更令人震惊的是,FDA也承认,这些药商都有合法药品生产许可证,可以出售任何药物,不管它是否已经被证实为安全或有效。

主要的问题在于,为何会有人愿意将自己一生的健康托付给制药厂?且这些药厂的唯一目标其实是希望疾病产业可以越发蓬勃,好让药厂能研发出更多治疗健康的药物。

多数情况下,声称处方药能提供缓解疾病症状的出发点,不仅是一个危险的方式,也是不科学的和不谨慎的。

「参考书籍」:

《健康与回春之秘》,作者:安德烈·莫瑞兹

— end —

必读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