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培:福利若成负担,培训就是灾难

 江湖一刀 2021-01-22
国培
福利若成负担,培训就是灾难
就国家意识而言,对教师培训的格外重视,似乎始于本世纪初以来的新课程改革。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要素,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当时在政策层面,有关部门作出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硬性要求,举国上下搞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像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现在看来,的确是“运动”,以“转变教师观念”为目的的运动。忽啦啦而来,又忽啦啦而去,像一场雷阵雨,实际效果如何,似乎无人总结和评说,但我们都知道,“教师观念”最终成了课程改革的瓶颈,至今也未能有效突破的瓶颈。而新课程改革,历经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以不了了之的方式,无声地宣告了自己的失败。

这次的“国培计划”,与新课程培训显然有别。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起的这次培训,自2010年启动这三年来,已经动用27亿元人民币(据说,2013年将达20亿)。雄厚的资金投入和保障,充分显示出政府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对提高教师能力、素质的期望。同时,这次培训,无论对象、规模、时间,还是内容、形式、操作,都有别于新课程培训,也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培训,有值得我们期待和激动的地方。

但是,随着项目的推进和深化,尤其是自己作为基层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同时又参加了连续两年的“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洗礼,感觉“国培”在产生良好效果、取得有效经验时,也暴露出不少有等完善和提高的问题。“国培”要想赢得一线教师更多的爱,个人以为,必须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杜绝急功近利思想
教师成长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道路,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注定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对教师成长而言,我始终觉得,观念比行动重要,状态比方法重要——观念不对,行动越快捷,离目标可能越远;教师“在状态”,你不给方法,他自会去探索和寻找;若“不在状态”,你交给方法他也不会去用,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叫醒那些装睡的人。但是,对成年人而言,无论转变观念,还是改变状态,都非常缓慢、艰难,仅靠“运动式”的培训,很难奏效:教师的观念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的素质增强不可能立竿见影,教师的能力提升更不可能朝发夕至——就此而言,春雨润物般的浸润,远比暴风骤雨的冲刷更为有效。

这次的“国培”,虽是分类举行,分省实施,市级层面也有所涉及,但是总体感觉,依然像一场运动:自上而下,轰轰烈烈,带着强烈的行政意味;分类简单,实施粗糙,几乎没有顾及教师队伍的“参差多样”,没有顾及不同层次和水平教师的发展目标。即使同一县区内,城乡教师都有较大差距,更何况省、市范围内不同地域的教师?我所参与的语文学科培训,既有来自教育较发达地区的教师,又有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虽都号称“省级骨干”,彼此差距悬殊可想而知。我们总是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培训时却如此地“大一统”,参训教师如何能感受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说到底,可能还是“急功近利”心态所致。

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发展,最终必然落实到各有千秋的教师身上,必然落实到处于各种独特、复杂的教与学的情境和过程中。而这些,显然不是大规模、短时期的统一培训所能奏效的——必须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国培”项目基本上都安排在秋季,大量教师集中外出参训,让部分学校连正常的教学秩序都难以保证,这已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无论什么样的培训,哪怕是本次“国培”首创的“顶岗培训”,总有时间期限和空间约束,但教师的专业发展永无止境;能否让教师真正学以致用,是培训能否真有实效的标志。

二是必须提防重“术”轻“道”倾向
在教师发展的“道”和“术”方面,可能我们都知道“道”的重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更容易陷入对“术”的追求。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例,这个概念似乎也是伴随新课程改革而逐渐热门起来的,但以这十余年来的情况看,我们似乎总是把重点、焦点聚集在教师知识的更新、方法的改进、技术的提高等方面,而教师成长所应有的理想情结、人文关怀、精神气象、灵魂归宿等问题,却往往被淡化甚至被忽略。所以我越来越觉得,“教师专业成长”正在陷入一种“技术至上”的误区:过于强调“工具性”和“技术意味”,有意无意地弱化和淡化观念、理念的变革,使得所谓的专业成长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让教师以为,所谓的专业成长,就是听课、上课、备课,就是多媒体和PPT,而已。

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教师成长”应当包括心灵成长(精神发育)和专业成长(专业发展)两个方面,而且首先应该是心灵、精神成长,或者说生命成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动能而言,倘以“硬件”和“软件”来指称:硬件是指教师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等,这些东西可以通过指导和训练得以快速提升;软件则是指教师的心灵体验、精神世界和受之影响的人格、信念、情怀等,这些“内隐”的东西,一般都较为稳定,需花较大力气、较长时间才能有所改变。而要让教师获得真正的成长,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改造缺一不可。

就此而言,本次“国培”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无论是授课专家的讲解,还是参训学员的期求,大多仍是重“术”而轻“道”、重“硬件”而轻“软件”、重教育技术而轻教师心灵。对方法、技巧、模式、操作等“技术”层面的过份强调和追逐,缺乏对教育精神的深切关照,缺乏教师心灵的有效支撑,使得本次“国培”依然未能走出“技术主义”的误区——只重视硬件提升,不重视教师心灵成长和精神归属,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成长。

三是必须提升教师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课改培训时,仍以专题讲座为主,以专家独角戏为主,缺乏参训教师有效的互动交流。这样的培训方式,怎么可能让教师领会到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后来的事实证明,很多教师的课改,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这无疑是对培训效果的回应和反讽。

在这个问题上,“国培”也有着先天的不足和缺憾:课程设计(如结构、目标和内容)由国家层面统一指定,由培训机构预先制定,既缺乏事前的意见征求,又缺乏事中的调整改变,基本上属于培训机构和主讲专家的“一厢情愿”。

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培训机构建构了案例分析、现场观摩、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等模式,但大多只是“配菜”,“主食”仍是以专家的“专题”为主,以专题的“讲座”为主,参训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争鸣和碰撞几乎很难发生。同时,专家大多是高校教师,或专业学者,缺乏基层教育的“田野经历”,缺乏对一线教育的深切感受和体验,总是高高在上地发表“独白宣言”(连“独立”都算不上),总是不着边际地发射“空对空”导弹。参训者缺乏主体地位,缺乏平等人格,很难有言说的自由,也很难有真正的身心投入,这势必影响到培训的实际效果,也很难保证培训策略的最终落实。

即使在最具有互动效应的“远程培训”方面,这样的问题也依然存在。而且,就我的感觉,网络远程培训虽然有着许许多多的方便,但是现在看,已经过度泛滥,质量不高,效率太低,不仅让广大教师颇有怨言,甚至让基层学校也颇有微词。尽管行政部门有硬性指标,培训机构也不断加强监控管理力度,但不被参训者真正喜欢和拥护的内容和形式,注定了“远程培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被敷衍”的命运,这可能是决策者始料未及的。

四是必须重视基层机构力量
从已有经验看,最好的变革,最能取得成效的变革,莫不是上层决心和下层民意的有机结合。单纯的自上而下,很难真正深入人心,也很难得到完全贯彻和真正落实。

“国培”尽管是国家意志,但是必须有基层参与——就培训机构而言,最熟悉一线教育现状、最了解基层学校实际、最清楚普通教师需求的,肯定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国培”结束后,参训教师最终仍将回到基层,其后续研修和可持续发展,必需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但是,因为庞大的利益蛋糕的分割,尤其是“国培”所谓的“高端设计”,让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更多只能承担参训人员的安排和选送,而无缘参与培训的组织和实施。缺乏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参与和建设,无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意见和呼声,只注重高层和顶端,而忽略基层的要求,忽视基层的力量,这可能是本次“国培”致命的缺陷。

由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被边缘化”,导致许多培训机构对参训者的基本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无视参训者接受过许多不同层次、类型培训的现状,“一厢情愿”地设定目标、设计课程,看似“高屋建瓴”,实则“难以着地”。同时,由于是分省实施,甚至市级操作,培训机构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很少外请知名专家,大多是省、市内的几张老脸,最终把“国培”弄成“省培”,甚至弄成“市培”、“县培”的层面。我所参加的培训班,有位专家的讲座,我和我的同事们在不同场合连续听了三次,如出一辙到了几乎连题目和语句都很少改动的地步,让人既觉痛苦,又感厌倦。

五是必须强化培训质量监控
从“国培”实施情况看,尽管各级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都非常重视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但无论教育行政,还是培训机构,对培训的实施过程和质量效果,都缺乏必要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纷繁庞杂的培训现场,行政管理部门只能走马观花地抽查,听汇报,看资料,缺乏与参训教师的亲密接触,对项目的具体运作情况,很难有实质性了解。有的项目,文件标明10天培训,但被培训机构偷工减料到五六天,也没有见到管理部门的过问和干涉。

有不少培训机构,采取由参训教师“评教”的方式来考核教学效果,但大多数“评教”流于形式主义,表格式、选择题之类“走过场”的问卷,能多大程度体现真实的问题,很难说。对参训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多大程度的关注、研究和采纳,天知道。可以肯定的是,现有的评价方式,对参训教师经过本次培训所发生的实际变化,如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缺乏科学而有效的检测和判断。这既是因为“国培”本身缺乏规范的培训标准,也由于实施者缺乏质量监控数据——只有尽快研制培训质量标准,有效增强管理部门的过程监控力量,才能真正解决职后培训的“高耗低效”,增强“国培”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同时,就总体情况看,“国培”的前期准备工作比较扎实,后续工作却相对薄弱——就多年来的感受和经验看,在职培训的最大问题,是施教者和参训者只有短时间的接触,所以往往是“完事就分手”、“人走茶就凉”。“国培”要真正体现出实际的效果,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有效有序的“后续跟踪式”互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参训教师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参训教师的后续工作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最后想说明的是,尽管国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好事,加大培训力度也是教师发展的福音,但是个人以为,花费如此庞大的资金、动用如此众多的人力,来做这种“运动式”的培训,不太值得——可以肯定地说,本次“国培”,真正得益的,并非广大的参训教师,而只是少数的培训机构。不能真正解决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培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难有真正回报的培训,搞得越多,越是谋财害命的浪费。

后记
这篇文字,写于2012年11月,记得是应某个刊物的约稿,可惜最终没有出来。后来在《教师博览》2013年第2期刊出,尽管也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应和与转载,但也仅此而已。

在“国培运动”似乎临近尾声时,“朝花夕拾”此文,或许可算作一种反思或祭奠。在一个庞大的专制国度里,很多东西都容易“异化”,国培更是像一头怪兽,早已经从教师的“福利”,变异成了教师的“负担”——当广大教师把“享受福利”当成了“完成任务”,所谓的培训,就成了一种真正的灾难,参与培训者,没有享受,只有忍受,没有感激,只有怨言。

我曾经说:一所学校,最可怕的是有太多兢兢业业误人子弟的老师,就像一个国家,最可怕的是有太多轰轰烈烈走过场的事情,但是很遗憾,这两种现象,我都看得不少。尽管我深知“文字的无力”,尤其是在面对庞大而坚硬的现实时,但似乎除了哀叹和哀鸣,也别无多法,现在的重贴此文,我虽然依旧有深切的痛感。但似乎,也只能如此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