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实用性阅读指南》——一本甚有共鸣感的的读书方法论书籍

 刹那流转 2021-01-22


前言

在写解读前,我更想写下我是如何阅读这本书的,以及如何做笔记的。

我是如何阅读这本书的呢?

这本书是看的纸质版,先是封面、序言、目录和后记,

之后在纸质书上,会用水彩笔画上重点。

我是如何记笔记的呢?

我是看过一周后,才开始整理笔记的。

整理的过程中,确实麻烦些,先是用了滴墨书摘,拍照摘取文字,但是发现滴墨书摘的软肋也很明显,对于简单几页的笔记自然有优势,但是对于要整理一本书的笔记摘录,有些耗费时间。

于是改用微信语音文字,读取书上的文字,语音转换成文字后,发到微信电脑端,再在电脑上整理下有错误处的文字。

我用的是Xmind,整理好的文字,复制到导图里,再整理导图。

前前后后,的确费事些,尤其在书,手机,电脑间反复来回转换,重复动作。

而在这个过程里,反倒也是一种乐趣,因为又是简单看了一次书,同时读出了重点语句,然后整理这些重点语句,这些动作无疑都强了我的再一次与再一次的阅读与记忆。

一,书名

《实用性阅读指南》,大岩俊之

二,笔记



三,原文大致所述

1,顾名思义,是一本讲述读书方式、读书方法、读书实践的书。

2,这本书讲述了五个架构:如何有效阅读,如何做笔记,如何牢记书中的内容,如何将书中内容实践,具体实例。

3,我最喜欢的部分有许多,最有认同感的是:有目的读书,有效率读书,做笔记,输出。

四,看完本书的感想

1,这本书我是在前几天偶然翻起时,兴致盎然,一气呵成阅读完毕,读赖甚为的畅快感。

2,对这本书的喜欢,最多的是认同感,是共鸣感,是一种好像见到了老朋友似的,听他聊天,听他去讲他是如何读的,仿佛我与他在对话,点头称是,相见恨晚感。

3,坦白讲我看完后,我有很多想说的,但是我并没有当时记笔记,而是一个礼拜后开始写下整理,并开始写下这些内容。

而在今日整理笔记前我仿佛又与他失联了,只记得当时的认同感,却忘了具体的内容,二如今为此花了一番功夫整理后,印记加强,找到看着书的感受了,好书就是这样,值得一读,值得回味。

五,对这本书打分

9分,

六,对这本书的评价

1, 这本书的每一部分,都是干货,而且也贴合当下,有具体实践方式。

2,作者谈及的读书目的,二八法则,读书笔记,输出方式,甚为认同。

3,可以让人知道如何读书的一本书。

七,对这本书的吐槽

书好薄,印的字略大,行间距也大,是为了凑够页数。

八,对我的实际指导意义

1,六月给自己的阅读时主题阅读,会将一个主题下的几本书聚到一起,系列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我系列阅读之一。

2,之所以读这本书,也是因为最近在写一些自己的读书方式与体会,,所以要看下他人是如何读书的。

3,之后会注意目的阅读,以及给阅读定时间。

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解读与导图展示,你看过这本书吗?你又是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的?又是如何阅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