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滩建筑风光夜景

 王岳雷 2021-01-22

外滩建筑夜景

 

外滩,是上海滩最有名气的休闲观光地。原来住在老房子时,没有事的时候经常去那里散步。自从九十年代初动迁到大杨浦最北面后,外滩就离得太远了,偶尔路过只是在部分地区看看,从来没有好好地观看外滩的建筑夜景。

2021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吃好夜饭后,出去散步,坐上55路,经过一个多小时,于八点半后来到了外滩。只见灯光灿烂,路人稀少,一路从延安东路走到外白渡桥,欣赏外滩夜景,赶在10点闭灯前抓紧兜逛拍摄,也是第一次把外滩建筑灯光一幢幢拍下来,领略一番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及江边美景。

外滩位于黄浦江边,最早为英租界黄浦江边的滩地,主要沿着中山东一路一带。中山东一路,南起延安东路,北抵外白渡桥,全长1,100米。1848年上海开埠时铺筑鹅卵石煤屑路,称为“黄浦滩”,1865年改称为杨子路,1890年又称为黄浦滩路,1945年更名为中山东一路。东面紧靠黄浦江,西面是风格各异的大楼,这些大楼建于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有“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巴洛克式”等建筑风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延安东路外滩

 

外滩气象信号台,1884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台,信号台是直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根据天文台传来的气象信息预报天气。1907年由西班牙建筑师阿塔努设计,重建圆柱形的气象信号,总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们称为“阿塔努”式建筑。为保护这个建筑物,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

凯石大楼,延安东路1号。原先该处房屋为上海船舶公司餐厅和上海港驳船运输公司物资调剂门市部。后为上海图书有限公司,一度为特价书门市部。高6层,占地面积1,812平方米,建筑面积5,246.53平方米,欧式仿文艺复兴的折中主义风格建筑和巴洛克屋顶。20061022日中午,大楼曾经发生过火灾。200912月,黄浦区政府与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置换改造协议,之后凯石投资搬入该楼。

金延大楼(左)、凯石大楼(中)、延年大楼(右)。

金延大楼,中山东二路8号。1988年建成,是一栋7层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外立面有花岗岩和大理石构成,镂花的廊柱和尖顶颇具特色,内部装修凸显古典主义风格的华贵优雅。

延年大楼,延安东路7号。1933年建,前中国航运保险公司,占地864平方米,建筑面积2,124平方米。19558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原先有金钟综合贸业商店等商业。

亚细亚大楼,中山东一路1号。俗称“外滩第一楼”。1913年始建,建成于191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1907年由原在九江路的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购买,其名称也就改为“亚细亚大楼”。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1,678平方米,建筑面积12,018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巴洛克式折中主义风格,设计者为英商马海洋行,为华商裕昌泰营造厂施工,19164月竣工。1939年加建一层。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气派雄伟,正面有爱奥尼柱式的4根石柱,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大楼建成后,1917年为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得,故名。原有上海冶金设计院、市房管局、市丝绸公司、市房屋建筑材料公司。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

上海总会大楼,中山东一路2号。1909年兴建,英商马海洋行设计,英商聚兴营造厂施工1910年建成,耗资白银45万两。总高26.9米,占地2,339平方米,建筑面积9,811平方米,外立面为英国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一层,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立面上三、四层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五层以上南北端有塔楼,顶上设置了巴洛克式的圆穹亭子,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又参照日本帝国大厦,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2011年成为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东风饭店门口

  

东风饭店内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

 

东风饭店内二楼

  
  
 
 
  

东风饭店内

有利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4号。1922年兴建。是英商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由华商裕昌泰营造厂建造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2,125平方米,建筑面积13,624平方米,是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结构大楼。原名友宁大楼,为英国有利银行所有。仿文艺复兴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19553月,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地质矿产局和海上安全指挥部的所在大楼。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号”。底楼是一家钻石项链店。

日清大楼,名字意为日本和中国合资,中山东一路5号。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1921年始建,1925年建成,占地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4平方米,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日方建造下部3层,外观比较简洁,新古典建筑风格建筑,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设计了挑檐和浮雕,凹凸感强,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由日清轮船株式会社建造。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由上海海运局使用。现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元芳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6号。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该大楼也被称为元芳大楼。1893年始建,1898年建成(光绪廿三年),527日银行开业,占地1,176平方米,建筑面积4,195平方米。3层砖木结构,上层为尖顶老虎窗,属哥特式折中主义风格假四层建筑。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1956年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20066月由佳景海岸有限公司使用。

元芳大楼内酒吧

 

元芳大楼内转楼梯

元芳大楼内假四层老虎窗

广东路外滩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建成于1906年,原旗昌洋行地址,也称为旗昌大楼。英商玛利逊洋行设计,5层,占地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顶部两端带有巴洛克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使用。1924年中国通商银行购进此楼,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解放后,由长江航运管理局、长江航道局、长江航运公司、长江酒家、长航局职工医院使用。20世纪90年代,泰国盘谷银行获得使用权,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设在三楼内办公。

福州路外滩金牛雕像。重达2.5吨、长5.2米、高3.2米的铜牛雕塑,由美籍意大利裔艺术家阿图罗··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设计,2010515日揭幕。

招商局大楼,又名港监大楼,中山东一路9号。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大楼建于1901年,盛怀宣投资白银220万两。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三层砖木结构,占地455平方米,建筑面积1,538平方米,新古典主义风格,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原上海港务监督、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住此。

招商局大楼

招商局大楼门口

招商局大楼底楼大厅

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2号。1865年,英国汇丰银行以5.66万两白银购买该土地,1921年始建,19236月建成,原系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由著名的英商公和洋行设计,仿古罗马“万神庙”之顶而建的半圆形屋顶。占地9,438平方米,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由英商远东考尔洋行建造。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半。英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为华贵的建筑”。建成后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大楼内门厅顶部的八角形图案,离地面20多米高处,由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而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二战爆发后被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占用,战争结束,汇丰迁回此楼。1955年上海市政府进驻。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1996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17亿元购得该大楼。

汇丰银行大楼

汇丰银行大楼大门前的狮子雕像

海关大楼,中山东一路13号。欧洲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折中主义风格建筑,1925年奠基,于192712月全部竣工,大楼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由英国建筑公司建造,占地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32,680平方米,1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门设计为古希腊神庙式,门楣由四根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大厅顶部天花板有沙船等中国船只图案。大楼高8层,上面有高大的钟楼,钟楼高33米,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海关大楼的最高处有旗杆,这个“点”的地理坐标是北纬31°1420.38″,东经121°290.02″,被定为为上海地理位置的标志点。

海关大楼

上海市总工会大楼,原交通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4号。由匈牙利鸿达洋行设计,上海陶馥记营造厂承建,1947年兴建,194810月建成,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属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大楼,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占地1,9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485平方米。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外立面简洁明朗。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属近现代主义风格。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此处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今底楼为上海银行。

上海市总工会大楼和原交通银行汽车间

原交通银行汽车间和栈房,中山东一路14号,原上海市农业机械工业局,现改建成大楼。

华胜大楼,或华俄道胜银行大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山东一路15号。于1910年由华俄道胜银行出资建成,设计者为德商倍高洋行,华商项茂记营造厂建造,建于1924年。3层混合结构占地1,46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建筑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复古风格。1928年此楼成为中央银行行址。解放后,上海市机电二局、上海航天局、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八研究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先后在此办公。

台银大楼,或台湾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6号。始建于1924年,1927年建成 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969平方米,建筑面积4,740平方米,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东立面配于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最初是台湾日治时期日商台湾银行在上海的办公大楼。194510月成为中国农民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解放后,为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现为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字林大楼,或字林西报大楼,中山东一路17号。由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于1921年投资,英商德和洋行设计,英商茂生洋行建造,近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相结合的折中主义风格,1921年兴建,19236月建成。占地1,104平方米,建筑面积8,186平方米,1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一部分由报社自用,其他出租,最主要的承租人是处于创业阶段的美商友邦人寿保险公司。1951331日,《字林西报》停刊,大楼被接管。上海市内河航运局、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上海丝绸分公司、上海联通航运服务公司、华贸服务公司进驻此地。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于1998年正式入驻。2010年正信银行入驻。

麦加利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8号。1922年由英商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建造,英商公和洋行设计,英商远东考尔洋行建造,呈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占地3,734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5平方米,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顶楼加了一个古希腊山花屋顶。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由房管局接管这座大楼,改名为春江大楼,曾由上海家用纺织品公司、中波轮船公司、上海市船舶管理处、上海市水产局。2002年,台商企业上海珩意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接手大楼的修复改建工程,到2004年底,改建完工后,12楼的欧洲名牌精品店陆续开张。

麦加利银行大楼大门

麦加利银行大楼内一层大厅

汇中饭店,和平饭店南楼,中山东一路19号。由英商玛礼逊洋行的司各特设计,华商王发记营造厂建造,1906年重建,1907年建成。6层混合结构,占地2,125平方米,建筑面积11,697平方米,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还是中国最早安装电梯的一幢建筑。1909年中、英、美、法等国在汇中厅召开“万国禁烟会”万国禁烟会1911年中国同盟在该饭店召开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欢迎大会。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此宴会厅举行订婚典礼;19363月,查理-卓别林同《摩登时代》女主角宝莲·高黛入住当时的51房间;1947年,华商大庆公司购得饭店产权,1952年停业。后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局进驻,19658月才回复饭店重新开业,改为和平饭店南楼。现在底楼为卖外国手表的商店。

汇中饭店大门

南京东路外滩观光隧道入口

 
 

南京东路外滩

南京东路外滩陈毅塑像,19939月落成揭幕。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章永浩设计,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3.5米。

 
 
 

南京东路步行街。南京东路步行街东拓工程,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河南中路,全长495米。2020912日正式开街。

和平饭店,中山东一路20号。原沙逊大厦,由于沙逊集团的华懋地产公司也参与其中,又称为华懋饭店。19264月兴建,192995日建成,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建造,属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占地4,617平方米,建筑面积36,317平方米,1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高77米,装饰讲究,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和平饭店、市长途电信局南京东路营业处在此。

和平饭店大门

 
 

和平饭店大厅

和平饭店大厅内的“和平鸽”

  
 

和平饭店大厅陈列品

和平饭店和中国银行大楼

中国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23号。1936年始建,1937年底竣工,由中国著名建筑师陆谦受设计,华商陶桂记营造厂建造的大楼,占地5,075平方米,建筑面积32,548平方米,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二层,属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解放后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上海分行等使用,现使用单位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中国银行大楼

横浜正金银行大楼,又称纺织局大楼,中山东一路24号。由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投资兴建,英商公和洋行设计,英商远东考尔洋行建造,19248月建成。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7,535平方米,建筑面积19,359平方米,属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花岗石外墙,对称造型。大楼底层用大型石块贴砌。二至五层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1945年后,作为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1949年后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政办公楼。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大楼办公。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扬子大楼,中山东一路26号。扬子水火保险公司于1918年购地,1928年建造,英商公和洋行设计,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639平方米,建筑面积4,374平方米。19577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由申富餐厅、市食品进出口公司使用,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怡和洋行大楼,中山东一路27号,由英商怡和洋行出资,英商马海洋行思九生设计,裕昌泰营造厂建造,1920年兴建,19269月建成,为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2,100平方米,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复古主义派的建筑。在1983年加建二层,成为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5,976平方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怡和洋行大楼被日本三井洋行占用,1946年恢复营业,将大楼出租给昌兴轮船公司、海外航空公司、香港航空公司、英国大使馆一等商务参赞、财政参赞及新闻机构等。1955年后,大楼由上海外贸管理局使用,现为美国罗斯福家族下的高级公馆,门匾上有一个罗斯福的会徽。

怡和洋行大楼大门

 
 

怡和洋行大楼内楼梯

怡和洋行大楼二楼火锅店

怡和洋行大楼三楼饭店“小罗斯福”包房

怡和洋行大楼三楼走廊

怡泰邮船大楼,中山东一路28号,北京东路2号,原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又称“格林邮船大楼”,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口。英商怡泰公司(格林邮船公司)在此建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19203月始建,于1922年竣工落成。设计者为英商公和洋行,占地1,951平方米,建筑面积12,825平方米,另有2层地下室,顶层建有塔楼。花岗石拱券大门旁是古典式柱子。1951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入该楼,199610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东方广播电台迁往虹桥路1376号广播大厦新址。2012年上海清算所正式入驻。

怡泰邮船大楼

北京东路外滩

东方大楼,或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29号。1914年由法商东方汇理银行在上海建造的中国分行大楼。设计者为英商通和洋行,华商协盛营造厂建造,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占地1,236平方米,建筑面积2,772平方米,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大楼立面浮雕装饰,上面是贯通的爱奥尼克巨柱。1956年,大楼被上海市房地局所用,改名为东方大楼,后为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1990年后成为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半岛酒店,中山东一路32号。2016年落成。原为一座不起眼的建筑,抗战胜利后,中山东一路32号是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上海储运局所用,以后一直被作为库房。后在此地块上建造半岛酒店。

黄浦公园水文站,北依吴淞江(苏州河),与两江汇合处近在咫尺。191212月,工部局上海浚浦局在此设站观测黄浦江水位。1924年由英人设计,在今观测站附近建造外滩黄浦观潮站,曾名外滩公园水位站,是我国建造最早、资料最齐全的水文站。19496月归属疏浚公司上海疏浚队,1957年改属上海河道工程局,1959年拆除,1960年重建观测站。由于地面沉降,潮位升高,1980年再次兴建水文观测站,取名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黄浦公园水文站,归属上海航道局。2006528日外滩水文站重新改造工程竣工,面积近300平方米。现属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

  
  

黄浦公园水文站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位于外滩黄浦公园内,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成于1993年。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外白渡桥,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开工,于1907年交付使用,桥长104.24米,宽18.40米,面积1,918平方米,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因它处于旧时的外摆渡处,人们过桥不付费,故称外白渡桥。200831日进行对外白渡桥大修,200846日上午,由拖船将外白渡桥拖往上海船厂维修。2009226日移回原位,于200948日恢复通车。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和上海大厦。上海大厦,建于1934年,22层,高88米。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

外滩黄浦江边风光

 
 

外滩黄浦江边风光

 

北京东路外滩

北京东路外滩沿江观光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