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

 自由翱翔-zyax 2021-01-22

 “子不教,父之过”,天下没有父母想打孩子,无奈孩子就是太不听话了,真的很让人生气,只能打一顿,才能孩子消停会,不会再犯错了。


李玫瑾是我国著名的育儿教授,她曾经表示过:教育孩子,棍棒教育不可取,但有时却是能发挥不错的教育成果。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讲一个度,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这对他们的影响真的很大,甚至会影响一生。


李玫瑾:挨打的孩子和从没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差距很大


1、 性格的差别


3-6岁是孩子性格的敏感期,能决定他未来的性格走向。所以,经常被挨打的孩子,不是变的叛逆就是性格暴躁,常常反抗父母,长大后遇上其他的事情时,总喜欢使用暴力解决,不喜欢与人交往,内心是比较内向、自卑的。


相反,没有被挨打的孩子性格比较平和,遇到事会用温和的方式解决,很有理性,并且很有自信,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2、 心理差距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嘴下留情”,不能说太难听的话,经常被挨打的孩子,父母都是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时在加上说难听的话,导致孩子内心留下阴影,认为爸爸妈妈是不爱自己的。

 

而从没挨打的孩子则很开朗大方,因为父母的性格比较温和,一般孩子做错了就会口头上批评,然后教育孩子做错哪里及时改过来,孩子能拥有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环境,能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3、 亲子感情的差距


经常被挨打的孩子,对父母有恐惧,有纠结,想疏远又想亲近父母,很复杂的感情。或许应该长大后会理解父母,不过这个非打即骂所带来的伤害是孩子心理抹不掉的阴影。


从没挨打过的孩子,和父母感情很亲密,很放松,很爱父母,孝顺父母,而且还能从父母身上获得安全感。


父母如何克制自己打孩子的冲动?


1、 父母要尽量冷静,不要让理智控制自己


很多父母打完孩子后都很后悔,甚至会抱着孩子一起哭,让孩子原谅自己,但是万一下次孩子犯错误时,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没有理智的暴打孩子一顿。


如果孩子有错,家长先把情绪冷静下来,做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换个房间让心情冷静下来,然后再和孩子沟通。

 

2、 要了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从小哭闹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想让父母陪自己,有的时候想做却做不好。但父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只会让他闭嘴亦或者吵闹,没有解决问题方法。还会把亲子关系更加疏远,所以父母要认真地回应孩子,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 不要啰嗦说教孩子


许多父母都觉得棍棒教育不太好,就换一种方式讲道理给孩子听,结果道理讲多了,可孩子还是没有听进去。


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总是唠叨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激起不耐烦的样子,不利于孩子成长。


父母要从客观的角度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远见的父母并不等于有钱的父母。例如给孩子买一些绘画本,但用不了多少钱,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何况3-6岁是孩子的阅读黄金期,这时期需要好好培养,有助于孩子形成阅读好习惯!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孩子性格、习惯、情商等等,只有耐心的教育可以帮你解决很多问题,让娃变得更优秀。( 每天教孩子一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