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丨一中,今天为张启迪刷屏

 欢言趣语 2021-01-22

原创丨一中,今天为张启迪刷屏

文/欢爸

间/2017-05-16 16:18

【引言】下午母校田磊老师转来爱心筹的链接,粗粗地翻看了一遍,联络马校长,确认此事后,转发各届各地校友群,希望大家为启迪老师的治疗伸出援手,短短的三四个小时,爱心筹的捐款就从17万狂飙到了37万,可见大家对一个教坛新星、师门英才是多么的热心,感谢校友们的无私捐助,也希望通过这次捐助,提升母校的凝聚力...

在此,特别鸣谢淮北广东商会的老乡、淮北一中再上海、广东、合肥、淮北,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校友们的热心捐助...

只要心有朝阳,人生再无阴影...

昨日匆匆而作,笔误难免,故特修正之。

原创丨一中,今天为张启迪刷屏

启迪染重病,

父母担不轻。

一中校友在,

今日欲刷屏。

援手化寒冰,

捐助安心宁。

众筹燃渴望,

师门有真情。

感谢热心人的无私捐助,截止发稿时为止的捐款总数是:

附爱心筹原文:

汇聚仁心善意,挽救爱子生命

剩余30天

我叫庄洁,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人;我儿子张启迪,27岁,西南大学物理学院硕士,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任物理教师(班主任)。我自2008年单位破产后就失业在家,所有开支都靠启迪爸爸(宿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工作)的工资维持。虽然我们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幸福和睦,而且孝顺懂事的儿子事业也蒸蒸日上,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我们这个家摇摇欲坠。
2017年元旦,儿子持续低烧咳嗽,但他并没有请假,仍然坚持工作到期末考试结束后才到淮北市矿工总医院进行检查,本以为是普通的肺部感染,但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儿子患上了十分严重的疾病--白血病。儿子的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们得知启迪生病的消息,无不惊讶、惋惜,人高马大、酷爱长跑、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迪哥”的启迪老师怎么可能患上重症?!因病情的需要,在学校领导、同事和家长们的帮助下,1月23日我们带着启迪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而这个特殊的日子正是我儿启迪27岁的生日。在北大人民医院经过骨穿等一系列检查,最后确诊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细胞型)。为了不耽误病情,坚强的启迪不得不暂时离开他热爱的课堂,开始在北人接受化疗。我们一家人在北京度过了2017年这个永生难忘的春节。
成人急淋T恶性程度高、化疗强度大、治疗周期长,如不及时治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目前唯一的治愈方法是多疗程的强化疗+异基因骨髓移植+抗感染及免疫重建,疗程一般需2-3年。前期化疗费30多万元,再加上高昂的房租费和日常支出,家里的积蓄已被耗尽,在学校师生和家长们的帮助下才勉强维持下来,眼看着6月中下旬到了启迪骨髓移植最佳时间,移植进仓押金就要预交35万,半合异基因移植费用在50-60万元;出仓后的抗感染、抗排异、免疫重建、并发症处理等后续治疗费至少还需50万以上。启迪在淮北购买的一套原价53万元的商品房,银行贷款31万元,首付借亲友10万元,还没取得所有权证,打算拿到所有权证就卖掉,可是去掉贷款和借的首付钱已经所剩无几。由于在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低,自费药和血制品用量大又不在报销范围内,动辄上百万的移植和后续治疗费、还有高昂的房租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对我们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我们心急如焚。可儿子又是那么坚强、乐观,哪怕是在化疗期间,只要身体状况稍有好转,他就用零碎的时间钻研《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等专业书籍,生怕长时间不备课而辜负了他的学生;他时刻渴望着重新踏进平静而温暖的淮北一中校园,踏进他魂牵梦绕的课堂;他舍不得自己精心呵护的高二(19)班,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他多想像过去那样做一位优秀班主任,把孩子们送进自己心仪的大学,他更想再做一位出色的物理奥赛教练员,让孩子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他也感谢孩子们给予他温暖和幸福,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启迪所带的高二(19)班的李锦泽、翟尧两位同学分别获得科技创新成果类比赛获一等奖、科技创意类比赛一等奖。为了启迪的美好心愿,为了启迪生的希望,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万般无奈,请求爱心筹这一平台向社会发出求助,社会正能量一定能使启迪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病魔。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请您伸出援手,挽救启迪生命,他不只是我们家的唯一,也是淮北一中孩子们日夜惦念的“迪哥”。您的爱心和善意不仅会让一个家庭绝处逢生,也会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仁善的种子!谢谢!

爱心筹捐助链接:

更多资源持续更新中......

欢言趣语期待您的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