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一人、一校、一辈子...

 欢言趣语 2021-01-22

原创|一人、一校、一辈子...

文/欢爸

间/2018-06-09 11:18

【引言】《毕业照光影》从序言到第18篇结篇,总共24篇。

2017年12月31日09:31分,加的马老师微信,本意是想师生联手在2018写点儿什么的,世事多舛、变故突然,未能成行,不提也罢。

【正文】原创|一人、一校、一辈子...

在一座五线小城最牛气的中学里待一辈子,也曾是我最初的人生规划,无奈赶上八九年的学潮,那两年的大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考研,分配也必须下基层,别说是市郊了,而是那种远离乡镇的地方、偏远的最基层去锻炼,尽管没有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么大的阵仗,对我们那两届大学毕业生在生活轨迹上的改变和影响,毕竟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人生倘有假如,按照最初的设想回母校做个物理老师,看着一届又一届的新生入学、老生毕业,跟着明姐、群姐、静姐后边做个小弟,现在的我亦或也是桃李满天下、从教三十年的老教师了,那种感觉,哈哈哈,想想也挺美的…只可惜人生没有假如,我也没有育桃李之缘,反而一直只有被教化的份,成了一个老师满天下的人。

一人、一校、一辈子,这样的人在小城里有好多,包括我的初中班主任高敏老师、向明的老妈尤德宝尤老太(第一排右二)、教务处的陈庆华陈老太(第一排右三)、平易近人的生物老师王素兰王老太(第一排右一),还有才女的老爸赵克望赵老爷子(最后一排中间的帅老头)、文汇的老爸刘继初刘老爷子(第三排右五)、教物理实验的高建国高老爷子(最后一排左五)、教地理的李玉山李老爷子(第四排左二)、教化学的马立正马老爷子、教数学的郑成泰郑老爷子、田甜田老太、我的语文老师李新民李老爷子(全国特级教师/语文/最后一排右三),刘校长能喊您刘老太么?哈哈哈,这些熟悉的的面孔,三十年来梦绕魂牵里总是少不了您们的身影,老人家们,别来无恙,都好嘛?学生阿蔡在此北向而立、深鞠三躬,谢先生之谆谆教诲、拜师恩之念念不忘,生为弟子,甚幸、甚幸......

【注】2008年,十年前的帅照,五十年校庆的筹划人。

一人、一校、一辈子,照片里太多的人我叫不出来,这并不影响我喜欢听你们的故事,生就一中人、爱听一中事,更何况有位一中老人(网名:马尔,雅号:一中老人,实名:马晓林,原淮北一中副校长兼天一中学校长)连篇累牍地记录了58~94年之间好多往事,让我们重又找回已经模糊的记忆。感慨马老师的辛勤讲述,您在公众号《马尔的视觉》的推文里说:《毕业照光影》写到第18篇就结篇了,最后写到的是1994届毕业生,并向95届以后的校友表达歉意。我在马老师结篇中跟帖说:数不尽风流人物、赞不绝岁月芳华,自有继任年少者,续写情怀与思念,讲述桃李谢园丁,马老师辛苦、辛苦~ (此条不必入精选~)。马老师回复道:小蔡同学,此篇为结篇;我如何舍得?这大概也算得上是师生之间的惺惺相惜吧。

一人、一校、一辈子,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始终坚守在一所学校里,从未离开,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你可以在马老师的《毕业照光影》系列杂文里去慢慢体会,边读边想......

收集到这些老照片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还能将照片里的故事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即便是亲身经历,又有几人能做到呢?非情真何能如此、非意切何能如此,岂是简单的一句为了工作需要就能包涵和解释的了,这一切早就融进了马老师的生命里,随时随地,一开口,故事便如涓涓细流,绵绵不绝、白水鉴心、清洌可鉴。

在一个虚幻的年代、一个浮躁的年代、一个复制粘贴的年代,一个鸡汤文充斥的网络年代,忠于自己内心的原创故事是多么的稀有和难能可贵,多么的能够打动人、鼓舞人!这也正是《毕业照光影》系列杂文吸引大家的地方,睹文思过往,曾经的故事像过电影一样在眼前活灵活现地闪过,心酸楚了、眼湿润了,于是读了又读、转了再转,好让熟悉的人都能看到,分享到文中描述的那段日子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感动,每天都期盼着下一篇的推出,日子居然一晃过去了两个半月。

一人、一校、一辈子,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重返母校、再聚校园,重拾的不仅仅是回忆和感动,这份对母校的情愫将伴随着校友们继续未来的生活,心有朝阳便处处是花开。

真诚地感谢马老师辛苦地写就这24篇《毕业照光影》系列美文,让我们重温历史、感怀过去,找回当年尘封的往事,情义和思念将永留心中,并成为连接校友的一股清流,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随着时光慢慢发酵,历久弥香,而这一切的努力不仅为60年校庆烘托了气氛,也将沉淀成一种文化基因,成为同门学子精神上富足的理由和源泉。

对于马老师的付出,真心地说一声感谢,当马老师说《光影(18)》为结篇的时候,便有一种冲动,迫切地想写点儿什么来表达一下这种感激之情。于是,将其全部收集并链接在文末,便于大家阅读和检索,并下笔成文《一人、一校、一辈子......》,最直接的感谢送给马老师,同时也送给每一位在母校淮北一中教书育人一辈子的恩师们......

【注】喜欢看马老师写东篱的故事,更接地气。

摘录部分跟帖供大家回味《毕业照光影》:

【画虹】光影加文字记录一段历史,马老师倾情记下这有图有真相的历史令人倍感亲切,我在一中住了近七年,并有幸住谦谦儒雅的陈超老师楼上,静观一中校园之变化,静听校园书声之琅琅,静感居所环境传递之书香,看到了儿子口中的"大一中帝国"一天天茁壮盛强,心中甚慰!

【LE】回忆老马中午喜欢迷两口小酒,我们下午的语文课就经常是他带着醉意和酒香而来的。

【云水禅心】深情往事,芳华恋恋。再回首,还在心头。

【黄燕】马老师,通过你的文字可以看出你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师你用满腔热血和深情灌注于淮北一中,你正直的人品书写人生大写的“人”。淮北一中因有你这样的老师而幸运。我相信淮北一中的校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你这位老师的精神作用。【马尔回复】淮北一中的校庆有很多同事在做;像赵雄鹰、郭广银、陈超等等一大批,课要带好,还有行政工作,连轴转。马校长、田书记总指挥。我仅仅是顾问一下,写写敲边鼓的文字。我们一中有许多非常敬业的好老师、非常优秀的学生,校庆也是他们的舞台。谢谢您对我的鼓励。

【沉淀自己,感恩生活(平平淡淡)】必看。【马尔回复】我这个属野史系列,有文字、姓名错误,甚至记忆错误都无大碍。还有他们订正,正规描述。也希望校友能够通过补充、订正,丰富历史内容,让修史的老师,得到更多的资讯。毕业照和解说文字最好,能在这个系列里放。

【xiaoyu】每天早上醒来必看马校长述史。【马尔回复】一中校史,凝聚很多人的心血;50年校庆的校史编撰,语文组潘东明老师牵头,宋勇他们几个协助。60校史由陈超老师牵头,语文组的好几位同事一起,正在精化。

【禅师】一张张照片凝固了曾经的芳华,黑白色更添加了历史的厚重感,相信我们,都无愧于那个风华正茂的时代!

【山清水秀】当年还是在没拆的老教学楼里。这个班里还有钱步照老师的大儿子,刘继初老师的两个女儿,刘文丽老师的儿子,另外教育局马局的儿子马军老师,局马会计的女儿,局教育科蒋老师的儿子,张老师的女儿。当时一个班才四十人左右,真的好轻松啊!想想后来一个班都八十多人,整个教室里人挨着人,走路都要侧着身子,更不要说看到每次作业本都高高的摞了两摞,看着都怕!

这个班还是蛮活跃的,但很听话守规矩。记得带他们去徐州春游,他们安排活动很紧凑,不需要我多操心,还不时向我报告活动的内容和步骤,关照我不要累着自己,每每想来都好暖心!

三十多年过去了,孩子们都在哪呢?(画外音:田老师,我是小蔡,我在上海。

【长城】毕业照完成后,应该集结出书,一本完整的校史侧记,而且有读者、有市场。【作者回复】马尔是草根文字,从不登大雅之堂。

【画虹】这些黑白毕业照几多相似,朦胧中仿佛透过发黄的相纸又看到了自己青涩的当年。一色的女生蹲在前男生站在后,连蹲的姿势都相似,身体发紧,表情略硬,带着时代印记的装扮,但无论怎样拘着也挡不住青春散出的气息。感谢马老师图文带我们惜往夕忆当年。

【东篱堂主】青葱岁月,似水流年,被珍藏的记忆被马尔打开了闸门,仿佛就在昨天!

【秋色寒香】天天看你这老照片和回忆文章,没事的时候就想起自己上学时的情景。回忆里,有甜蜜的惆怅和温暖的忧伤——往昔,岁月峥嵘;今朝,云淡风轻。

回忆里有笑有泪,这是一帧带泪的光影,感动了我这个不相干的读者。

【欧琪浦】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我的班...... 淮北一中的六年中,那一年的初三是生命中难忘的难忘的,掀起尘封多年的记忆......

【wangzhengwei】谢谢马老师的马尔的视觉,身在异国它乡的我,您的作品,每日清晨必读!

【黄燕】写下去,写下去……尊敬的马老师,淮北一中因为有你很幸运。

【心中有花】写下去,还是写下去!等着看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和事!感动于师生情谊......

【Chengsir】良师益友,就像冬日的暖阳,就像寒夜旷野中,前方闪烁的灯光。

【欧琪浦】原来78年淮北一中确定为省重点中学的呀!我们是第二年考上一中初中的,那时那地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啊!

【如意宝宝孕婴店魏灵】我也是七九届一中高中的学生,对母校有很深的情感,那时校舍条件很差,条件很艰苦,但我们努力学习的身影,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诲让我们受益颇深,永世难忘!

【百合】出差途中,看到马老师凌晨四点多推出了新的文章。我不是一中的毕业生,与马老师也不相识,但是莫名喜欢马老师的文字,喜欢透过这些文字看老淮北的文化和老淮北人。

【风雨哲人1】我觉得学生写作文根本不需要学习这个方法那个方法,多看马老师的文章即可。他就是真正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毫无造作的表达出来而已。不过这就足够难了,没有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没有足够的文学素养又表达不出来。

【XM】与马校长不熟悉,读他文字,感觉他对人的亲切友善,也能感受到他工作的热情,合影里老师们的辉煌仿佛就在眼前~为你叫好马校长!

【相山庙】徐老师的声音,大如洪钟,现在也在耳边回响。第一次外地春游,就是徐老师带领去的泰山。我是一个理科生,真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语文,时常想着如果孩子也能够遇到徐老师这样国学功底深厚的老师就好了。

【思妮克】董卿的妈妈金老师是后来教我们物理的。我清楚地记得第一节课时,为了认识新同学,金老师按考试成绩依次叫名站起来回答问题。当时觉得她很漂亮有些时尚,记得不经意间注意到过她老公,董郷的爸爸,当年有络腮胡子,很文艺的样子。曹校长,讲话声音不大,不紧不慢却字字有声。有一次经过她的办公室,却听到她唱《洪湖赤卫队》韩英《愿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完整片段。遥远的记忆,在一中。。。

【XiaoWen&Selina】熟悉亲切的面容,温暖的回忆。谢谢马老师,记录珍贵的时光。

【扎西多吉】20年前,也许就是20年前的今天,储老的粉笔头小李飞刀一样砸到我的头上,将我从晚自习里的一堆文字里拽了出来。我很奇怪为何近些年某些事在关乎的细节上时有时候却难以达到遥远记忆呼唤出来的情感那么贴切和细腻。储老师的粉笔头没能挽救我高考数学19分的厄运,可是谭镇海老师却将英语很少能及格的我,拉进了所谓擅长外语的学生行列,否则纵然语文成绩再好我也可能终究与大学无缘,命运难以磕定。在一中上了6年,作为可能是最资深的一种一中毕业生。我感念我中学的老师远甚于大学的老师,因为在那个年代一中的一些老师给予的关怀让我一辈子始终都持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今我也算是一种类型的老师,也在传播着我期望传播的知识和理念。我以能将一颗刚强冥顽的心逐步引导成一颗调柔随顺的心而自豪。而这一切都始于淮北一中我记忆里的一位位老师:张青莱、姚德勇、张书堂、谭镇海、渠晓峰、程素纹、邵伟……感恩各位老师给予我不同的感恩对境。弥足珍贵!

【栀子花开】照片中只有谭老师教过我,慷慨激昂的英语课堂,厚厚几本笔记,条理清楚,词意辨析准确,一生难忘。

【斜雨】当年一句“卖裤头打酒喝"比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更具豪情,欠我们班男同学一场酒哟,当然是我们请您。记得都要穿裤头去哟!

【如意宝宝孕婴店魏灵】还记得曹校长,刚上任一中的校长,我刚考入一中,看到学校的女厕所,条件太差了,没多久就重新翻修了,个子不高,言语不多,但心地善良!给一中做了很多的好事,实事,我们永远记得您。

【LXD】最难忘的八四屆!好多好多至今仍一看就知道是谁的面孔啊,由于当时忙于学校的杂亊,我并没有带他们的课到毕业,但八四屆的同学们仍是我最想念的一屆!祝福同学们!

是有点偏爱了,一班二班的同学们也非常优秀!我当时三个班的课都带,印象都非常深刻,我都很喜欢他们!只是当了三班很短时间的班主任,不好意思了

记得我们三班大部分是城里孩子,拉板车、垫操场也没有输给金老头的二班我们班的小挑皮最多(包括女生),也最活跃,后来他们都很有出息呢,很多很多亊情一生都难忘!

【欧琪浦】那年我们八五届正上高三时候,学校请八四届毕业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章文莉、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的乔宜洮几个作为榜样来给我们宣传鼓劲,我就是紧随了乔宜洮的脚步如愿以偿考上交大的。

【秀苇】谢谢马老师的记录整理!辛苦了 ! 三年的高中生涯记忆深刻,岁月似乎就停留在那里。很多事感觉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为淮北一中84级骄傲!

【陆燕】每个人都会有记忆深刻的那一年、那件事、那个人!也许1984年是最努力的一年,也是兴奋激动大于遗憾的一年。

【炳兰】每天清晨除了问候就是抓紧时间聆听马老师清晰自然的讲述淮北一中的风雨历程,发展始末,让我感受马老师扎实的写作功底及对校园那些人和事的真挚情感和热爱之情。

【XM】文章朴素无华,写实中记载了当初淮北一中崛起的足迹!

【山清水秀】晓林校长的文章看似随手拈来,任意组合,但读起来总能撩拨出许多往事,一件件一桩桩也总能串成那年那月的美好回忆。谢谢你,晓林!

【海棠无香】读马老师的文章,总能在记忆的碎片中,找到一些或深或浅的影像,重温在一中的初中时光。

【古竹简】高敏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最爱的老师,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在脑海里;尹忠献老师代我们是第一届,第一堂课的情形历历在目,不标准的淮普闹出不少笑话。

【姚妈妈】一辈子性格都不曾褪色,所以人就鲜明。

【chenyong】马老师毕业照光影(13)照片里认识的老师同学就很多。 尹老师是我初中的班主任,高中三年带我们物里课。这样算来,我的物理知识基本都是从他那学来的。 尹老师是很有个性的老师,不标准的淮北话里常混有皖南的口音,带课时喜欢先让我们预习,在我们似懂非懂时再正式的教授课本的知识。 当然,尹老师有时也会跟我们谈一谈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萨特,波伏娃等。 我现在还有兴趣看《时间简史》,读读西哲的著作,想来跟老师当年的教育有很大的关联。 教书育人,此话不假。 当年我们初三4班考上淮北高中的同学可能有半个班之多,不能不说班主任尹老师倾注了很多。 谢谢了,我的老师。

【青梅叶】羡慕马老师的青葱岁月,还有你们仨的豪情壮志,平凡温暖的日子让人难忘,感人!

【linglan】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彩虹的功底——有感当年被您强制练字,早晨到校后数着字数补写

【七彩霓虹】在教我的所有老师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启蒙老师胡淑芳、初中班主任程玉霞还有语文老师马晓林。一次偶然让我发现了马尔的视觉公众号,并和马老师成了微友,如今转发老师的文章成了我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师对人生以及生活的感悟。其实每天转发的感觉挺好的,它让我的生活更充实。

【井深水浅/王珂】终于看见照片中的我了。其实,每一篇都读的。    在老师渐行渐远的青春年华里,俺是几分懵懂、几分敬畏。如今懵懂洗却、敬畏犹存。第一堂语文课,瘦高的您站立在第一排座的我面前,显得威严有加。要求我们在课堂里“不要做父母前娇惯的小面团”。   后来,您指挥我们合唱、运动会上的激情解说、演奏团中的西洋长笛、报刊上您的铅字……学生们都崇拜死了。以至于篮球比赛有你,大家也蜂拥而至,结果倒是唏嘘跌眼镜了。    班级里教职工子女多,优秀学生也多。有的老师难免有特殊关照,让人有莫名的失落与自悲。马老没有厚此薄彼,让我感受到了阳光普照。习字、周记、朗诵、课堂互动……均给了我们充实的校园生活,支撑了人生的自信。如今书法不算很丑,辞章也算通畅,朗诵自感良好,好像是不负当年童子功呢。马老师,谢谢您!

【vivian】初中没有在马老师的班,和马老师相遇,却是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马老师给我们上了大概半个学期的语文课。喜欢他天马行空的讲课方式,估计是个头比较高的原因,他大部分时间会看着天花板,踱着步,陶陶然讲述与课本有关或无关的东西,然后峰回路转,突然把目光聚焦在某个同学身上,好像在察视是否有共鸣产生。我在下面欣欣然的听着,用“仰慕”的目光追随着,无论是海拔的差距,还是内心的钦佩,都可用上这个词。可惜,马老师带教的时间很短,亦或是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但还是有幸,能在那青春年少的年轮里,刻下我仰头看着,倾听马老师讲课的情景。

【Amy-王云】喜欢马老师的文字,暖暖的感觉,仿佛阳光照在身上~

【天地人】终于看到我们班了!虽然不常看微信,但隔断时间翻看一下马尔的视觉,已成了习惯。马老师的文章就像文章中的黑白老照片,虽然没有五彩华丽的词藻,但是留住了岁月的精华。另,马老师上传那些老照片时能不能保留高像素?下载下来看不清啊!

【段宁 炫酷一夏】想想那些美好时光,您可是我们女孩的偶像,超级崇拜。

【一路阳光】一中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细节,主要人物的关系被您梳理的清清楚楚,如果再深入分类,进一步抓住中心点、人物关系沿革和影响,及与时代的关系,社会史的味道会更加浓厚。淮北一中的发展也是那个时代的其中一个典型,有着深刻的时代特征,等您把一中的故事写完了,将来谁要是想了解那个时代的教育,看看您写的淮北一中的文章就行了。

【九木】又见曹晓兰,清瘦,平静的笑容,头发变白,但面庞依然年轻,更显得知性温和。

【金石】还没想好写啥,就先点个赞吧~ 记得我前几天在朋友圈里转发关于刘校长的两篇,刘校长也是跟曹校长一样的谦卑,她还特地跟帖说,不要宣传她个人,多写写学校、老师和同学们。说到这儿,忽然想起毛阿敏唱的那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岁月淡去了喧嚣之后,越来越清晰的记忆还有多少,而这一段尤其伴随余生…… 感谢老马校长起五更有续新篇~

【chengsir】高一的时候上音乐课,周老师讲课激情四射,给我们听春江花月夜,还有让我们注意听刘德华歌曲里面的二胡前奏。上周我跟上戏工作的同学聊天,还提到周老师上课举的艺术考生的例子。

【梁红】马老师文中提到“宝刀不老的朱广凤”,我记忆的闸门瞬间又打开了,他是我合肥大舅妈的侄子,(母亲让我喊他表哥),他退伍刚分到一中来的时候,到我家来看望我母亲,他喊大姑,看到还是小女孩的我,一定要带我上街买礼物,于是,我们在淮海商场二楼的毛巾柜,我选了两块我喜欢的白底小花的手帕,认真仔细叠的方方正正的装进了口袋里……快四十年过去了,看到朱广凤的名字,我便想起了那两块漂亮的白底小花手帕和扎着蝴蝶结的小女孩的模样

【青梅叶】您写的都是触摸心灵的文字,感人。记录一代奋斗者的足迹,也是一中的发展史。一中的践行者,佩服之至。

【祥影】生命中,总有太多的日子太多的人,让我们去想念去怀念,即使不能回到从前,即使历史不能重演,即使缺失了一些照片,即使有再多的遗憾,即使……惊叹马尔的注视会早于那么久的从前……可以没有一切,只要有一颗感怀的心,一双有灵魂的慧眼,美好时光随时可以在你脑海中浮现,在你眼前登台上演……我发现马尔的视觉,从昨天起不再启用某年某月某日啦,只用今天!愿马老师岁岁有今朝年年有今日……

【炳兰】马老师称写一中的文章是给单位干活,从各时期的毕业照里生动详细的描述一中的整个发展史,这活干的真漂亮。一中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教育史,人文史,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一中能有今天的辉煌跟马老师这一代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敏锐的眼光,睿智的头脑,高超的管理方法分不开的,今生能成为一中的一员是莫大的骄傲。纵观一中的发展史,给人一种光明,一种骄傲,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和荣耀。

【祥影】既要德智体乐美,又想保证莘莘学子个个高考跳龙门,情感与现实格格不入,在脚插两条河流的教育生涯里,我们骄傲的淮北一中依然能独树一帜,扬眉吐气到今天,无不要感谢马老师,和像马老师一样的,含莘如苦谆谆善诱的,最可爱最可敬的老师们,向不可思议的朝气蓬勃的你们再一次——敬礼……

【祥影】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独木难成林……透过启功先生对“树”字的婉写,寄寓了老人家对市一中要人才辈出的厚望。市一中也不负所望,通过多年教育科研的更新和迭代,给国家培养出大批的优秀教师和人才,真可谓:好名流芳百世,良才播惠九州……

【祥影】看到弥足珍贵粗糙的老作文本,让我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了!看到作文就头疼,满纸荒唐言找不到东!现在才知道那是没有脑!每天跟着马老师的心灵日记去追溯去补脑,真好!

【炳兰】今天是六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阅读这篇文章感受颇深,校徽、饭票、作文簿及红笔写下的批评和褒奖,一切是那样的熟悉和难忘,小物件显大情怀,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教师行业的尊重和敬仰,老师严谨负责的教学风格,让同学们终生难忘。今天是六一,向老师道一声:永葆童心,珍重安康!

【炳兰】陈文蜀老师说的对,马老师是退而不休。一中的全景图在您的手中不停描绘着,一个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名校在马老师的画笔中封存。

【LXD】小马从正六边形教室外型的不凡而想像出其深厚而宽阔的内涵,令人感动和感慨。其实这正六边形教室是从北京四中“引进”的,当时只是觉得它与众不同而且通风采光效果更佳,还能解决当时班额过大的矛盾;从此文也应该会感受马晓林思维的宽广和胸怀 。

【冬瓜】这个系列居然拿我们班的毕业照结篇,很开心,美中不足,粗心的编辑把我们“5班”写成了“6班”。5班是最后一个班,那还有6班呀。对这张毕业照印象很深刻,学校正在盖北楼,建筑垃圾堆满操场,照片就是在操场边上照的。照片上的我比现在年轻,当时的心情很糟糕,对考试没信心,感觉功课没复习到位,高中生活还没有过够,不想长大,不想离开一中。说啥都没用,教育部的官佬爷们可不管这些,高考如期而至了,考场在一小,离开小学很多年,第一次发现自己确实发育了,小课桌、小板凳严重影响了临场发挥,成绩果然不理想。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郁闷的心结持续了很多年,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终于一扫多年的阴霾。如果再回到从前,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准备高考。 二十四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高考还是那个高考,只是提前了一个月,早死早托生,提前也好。变化的不仅是时间,内容也变了,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与我们当年不一样了。青春一去不复返,年轻的心依然荡漾。

【炳兰】《毕业照光影》是一部史书,是马老师送给贵校六十华诞最好的贺礼,祝福一中,祝福马老师和他的同仁们,明天会更好!

【青梅叶】满满的都是感动,马老师是一中的一部史书,记录一中的发展和芳华,您的教书育人有目共睹,感谢您及您的同仁为皖北煤城教育无私奉献。

【祥影】退休不作养闲人,日日灯下勤耕耘。厚意绵绵三八载,只为家乡奉献真……恭喜马老师的“毕业照光影”㶷烂成型!再一次感谢您,用您丰富多彩的光影带我们重温昔日的青春美好,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情怀去续写来日的芳华……

【跋】来张劳模标准照,再次感谢马老师为校庆、为校友的辛勤付出!

他跟我说退休之后想去穷游世界、释放自我,不再为俗事多累,充分享受生活。

愿马老师笔耕不辍,一直带着读着分享小城故事、感受他精彩的后半生。

【毕业照光影系列杂文集】

画面承载着“家”的记忆:毕业照光影(序)

第一张与第一届:毕业照光影(1)

历史的空白与跳跃:毕业照光影(2)

咱当兵的人:毕业照光影(3)

我看你在远方,你看我是永远的故乡:毕业照光影(4)

校庆揭幕了每个人一段生命的纪念碑(一):毕业照光影(5)

校庆揭幕了每个人一段生命的纪念碑(二):毕业照光影(5)

留取丹心照汗青:毕业照光影(6)

七七、七八,我们共同的高考记忆(一):毕业照光影(7)

七七、七八,我们共同的高考记忆(二):毕业照光影(7)

一九七九年的那张合影:毕业照光影(8)

曹晓兰来了:毕业照光影(9)

曹晓兰来了(二):毕业照光影(9)

难忘八四:毕业照光影(10)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一中人:毕业照光影(11)

寸草心:毕业照光影(12)

那些温暖的日子(1):毕业照光影(13)

“金蟾望日”与那些温暖的日子(2):毕业照光影(13)

那些温暖的日子(3):毕业照光影(13)

特殊的“毕业照”:毕业照光影(14)

扬眉吐气的九一跨越:毕业照光影(15)

立于文化基石上的抱负和志向:毕业照光影(16)

历史细节,场景小道具:毕业照光影(17)

六边形的故事(1):毕业照光影(18)

六边形的故事(2):毕业照光影(18)


资源持续更新中......

【欢言趣语期待您的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