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首让人豪气顿生的诗,你更喜欢哪一首?

 随手谈诗 2021-01-22

说到豪气,如果只说李白和苏轼,那就太多了,这两人都被称作过“谪仙”,因为他们性格里本就自带豪气,即使在失意落魄的时候,他们笔下的诗句也不会让人觉得压抑。我说另外两个人,两句诗,对比着来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园十三首》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真是我特别喜欢的诗人,这是一个浪漫的人,脑洞特别大,所作诗多为“鬼仙之辞”,因而被称为“诗鬼”。

你看这首诗,特别与众不同,一首绝句,统共4句,他用了两个设问句。先是自问“男儿何不带吴钩?”起笔就凭空设问,像是一帘飞瀑,从百丈高空乍然生出。“带吴钩”是要身配长刀,奔赴疆场,为何如此?因为要“收取关山五十州”,只因当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李贺想要从军,为祖国收复河山。

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读来节奏明快,十分契合诗人的斗志,试想李贺面对战火不断的国家,心中有多急迫,恨不得立刻奔赴沙场,亲手砍掉几个叛军才能解气,更因一个“何不”加强了整句诗的气魄,使文字更有力量

然而,李贺毕竟只是一介书生,他哪懂沙场浴血、马革裹尸,所以这个“何不”,也饱含了作者的无奈,就像他在接下来说的:你去看看凌烟阁上那些封侯拜相的功臣,有谁是区区书生呢?书生意气救不了国,李贺知道,所以后面这一个设问句,是诗人内心的矛盾,是牢骚,更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激愤不平。

整首诗,由前两句的激越昂扬转入后两句的哀怨抑郁,用这种反衬表达出的情感,让人深陷其中,也就更容易体会到诗人的感受了。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长沙》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里只摘取了词的下片,是作者回忆过去与同学携手游玩的情形。要知道,作者当时面临的形势大好,所以当他回忆起过往,那本就不平凡的岁月,都化为了一座座巍峨的山峰,同学们又恰在最好的岁月,个个雄姿英发、豪气干云,他们在一起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把当年的“万户侯”也视为粪土。

我们说读一首诗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作者当下的心境,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本意。于这首诗,作者面临大好的形势,怎能不意气风发,豪气顿生?自然粪土万户侯。

于李贺,他在中晚唐,距离盛唐也不过几十年,虽未经历也有耳闻,让他如何能不向往那国力强盛的时代?面对破碎的江山,他有心上阵,却无力回天。自然羡慕那些曾为国付出过的英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