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说的是一种农作物,你知道吗?

 随手谈诗 2021-01-22

今日立夏,在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立夏是十分重要的一天,对于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来说,立夏时节的天气,决定了这一年是否能丰收,农村俗语就说:“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

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可以说这句话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总结出来的,而节气,就是古代劳动人民所有智慧的总和,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我国古代,几千年来都是农耕社会,如果老天爷不调皮,一年风调雨顺,农民丰收,国家就会稳定,人们就会安居乐业,反之,如果老天爷乱来,农民辛苦种了一年的粮食得不到好的收成,全国人民都会饿肚子,吃不饱饭,说明是帝王犯错得罪了老天爷,十分严重的时候,就起义了。

所以春秋两季,帝王会祭祀,而立夏这天,帝王还会举行迎夏仪式,这都是对天地的敬畏,人呐,就是要有敬畏之心。

像谷雨时节,人们就盼着下雨,因为“雨生百谷”,春雨贵如油,只有来几场痛快的春雨,人们播种下的百谷才会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雨,也预示着丰收,如果谷雨不下雨,从官方到民间,都会举行求雨仪式,这就是民谚所说的“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立夏恰好跟谷雨相反,人们要求老天爷别下雨。一是因为从谷雨到立夏这15天里面,雨已经下得够多了,足够了,二是因为,夏雨和春雨不一样,春雨温柔、润物,夏雨就比较暴躁。

立夏十天旱,农民吃饱饭

我们知道,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一年来,如果小麦能丰收,那基本上这一年就不会出现饥荒了。

中国以两河流域为界,分为南北,一开始是北方人民才种小麦,汉代之后逐渐推广向南方,到如今,小麦依旧是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北方人为什么爱吃面食,因为小麦多啊。

南北方因为气候差异,小麦的播种和成熟期不太一样。

在南方,立夏时节的小麦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有句俗话说“收麦如救火”,可见收麦子是跟时间赛跑的,收好之后的小麦,要迅速晒干,否则的话容易发霉。如果在南方立夏时节,阴雨不断的话,没办法即使收割小麦,即便是收割了,也没办法及时晒干。

在北方,小麦的生长到了扬花期和灌浆期,这两个生长时节,对于小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发育的好,小麦就能增产,阴雨绵绵的天气,容易造成小麦的病虫害,如果在这期间小麦能好好地晒晒太阳,真是莫大的福报。小麦色的皮肤为什么性感?因为太阳晒得充足啊!

同时,油菜也到了成熟期,油菜和小麦一样,都要及时收割,油菜十分脆弱,收割晚了哪怕一天,菜籽便会掉落,造成减产。

最后特别注意一点,“立夏十天旱”中的旱,只是不下雨,或者少量降雨,不是说要出大太阳,太阳暴晒对于农作物也是有影响的,做事不能太极端,阳光明媚最好,农村的小伙伴在这时节放忙假,也期望是晴朗的天气,这样才好玩儿啊。

喜欢记得来一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