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的3重境界,你全都领悟了吗?

 随手谈诗 2021-01-22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佛家禅宗提出的人生3重境界,也是佛家在参禅的时候,必然经历的三个过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字面意思,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这不是废话吗?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刚来到世间,对世间万物最初步的感受,就如一个懵懂可爱的小孩,他们的眼睛里没有杂质,他们的心灵没有受到社会的玷污,看见的一切,都是最初的本真状态。
我们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是差不多的道理,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从未经受过什么大风大浪,他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眼睛看到的任何事物。
唐朝诗人刘禹锡,被贬后住在一个破烂的屋子里,当别人看到他的住所时,第一印象除了破烂,没有其他,这就是这间屋子本身的特质——陋!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字面意思,看到山,觉得山不是山,看到水,觉得水不是水,这是人生有了一定的经历之后,产生的变化。
当这个小孩成长,学会了思考,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就不再停留在第一印象上面了。这时候,我们会有好奇心,对一件事物进行剖析,或者怀疑,而当我们揭开它的面纱时,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它。
公孙龙说白马非马,白居易说花非花、雾非雾,刘禹锡写出《陋室铭》,证明了陋室其实不陋。这是因为,当你怀疑过后、思考过后,才能通过陋室的外在,走进陋室之中,看到这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面上陋室之陋,并不代表它真的陋。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你经历了稚童时期的童真,经历了壮年时期的怀疑,你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摸爬滚打大半辈子,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你不再停留在表面的肤浅认识,也不再怀疑眼前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已经看穿世事。
你会发现,当年你所怀疑的一切,你努力要撕开面纱探寻的真相,其本身就是一种蒙蔽,你认为的真相,往往并不是真相,只是被世俗的眼光包装过后的,虚假的真相。
刘禹锡的陋室不陋,是因为鸿儒在这里谈笑,使之在感受上不陋,而陋室,本身还是那个陋室,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人,也还是那个人。
陶渊明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明明“草盛豆苗稀”,为什么还要种豆南山下?因为此时的陶渊明,看透了世俗的无奈和艰辛,所以他隐居起来,不强求自己,也不强求豆苗,才回归了人生的本真。
既然人生要从看山是山,最终回到看山还是山,中间那一段看山不是山的经历,是不是就多余了,浪费了呢?我们再讲个佛家的故事。
奉先深禅师同明和尚到淮河,见人牵网,有鱼从网透出。师曰:“明兄俊哉!一似个衲僧相似。”明曰:“虽然如此,争如当初不撞入网罗好!”师曰:“明兄你欠悟在。”明至中夜,方省。
说两个和尚在河边,见到有人撒网捕鱼,其中有些鱼又从网中跳出。一个和尚说:“那鱼真棒,被网住了还能逃出来!”另一个和尚说:“那还不如当初就不要进入网中?”第一个和尚说:“你还没悟出其中真理”。
为什么呢?
进入过网再跳出来的鱼,和没有进过网的鱼是不一样的,因为进去的鱼,能不能跳出来,这是一个未知数,鱼从没有进过网,到进网,再到逃出,这就是从没有到有的过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没有经历过,是没有进入过网中的鱼;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一种经历,是进网到出网这一段过程;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经历之后,逃出渔网之后的另一种鱼生境界。
经历过与没有经历过,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以我有限的人生经历,说这个问题,真是有些力不从心,我只能把自己理解说出来,有许多可笑之处,请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