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外形特征折叠 编辑本段 云层成因鱼鳞云是指云间有规则的、空隙大的大范围云层。出现这种云层是天气将转晴并且有两三天万里晴空的征兆。原因是高空冷空气下沉冲破了连续的云层,从而形成了鱼鳞云。冷空气下沉到地面受热,空气中的水分蒸发,相对湿度降低,气压升高,云层也升高(关键词:云层悬浮在等密度的流体中)从而出现连续晴天。这样的云层一般出现在秋天。 也即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征兆。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成预兆折叠 编辑本段 相应误区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记载
2011年12月25日,湖北武汉天气出现层次清楚的"鱼鳞云"。 2011年12月7日,福州市区天空出现大面积的"鱼鳞云"。 2012年10月31日,广州空中出现"鱼鳞云",后现"火烧云",场面壮观。 2013年5月4日,浙江杭州西湖断桥上空出现了鱼鳞云,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 2013年6月19日,辽宁大连普兰店市大连海湾高级中学上空出现鱼鳞云,场景壮观之极,被戏称作"晾菜花"。 2013年7月,富饶的内蒙古河套平原上空频频出现此奇观。 2013年7月28日,北京天气大晴,天空现"鱼鳞云"。 2013年8月2日,苏州经历长达数日的超高温天气,早晨出现'鱼鳞云',气温有所降低。 2013年9月6日,福州莆田出现"鱼鳞云"。由于莆田仙游县地震频发,这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2014年10月18日,山东泰安出现少量"鱼鳞云",强冷空气即将来袭。 2014年11月16日下午,厦门天空出现"鱼鳞云",云朵场面十分壮观。 2014年12月18日上午,广州天空出现"鱼鳞云"。 2015年10月12日,江西省南昌、宜春、萍乡等多地上空出现形似鱼鳞的白云[1]。 2016年2月17日傍晚,江西景德镇市蔚蓝的天空出现一条条白色的带状云,这些云朵十分有规律地排列着,看上去十分壮观。当天下午,江西省九江、婺源等地上空也出现类似带状云。有专家指出,这种云叫透光高积云,一般存在于高空。[2] 折叠 编辑本段 云状分类
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