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学教授忠告:这个问题现在很严重,不重视语文成绩很难提高

 教育有故事 2021-01-22

语文,是每个学生从小学开始,不得不面对的一门主科。语文怎么学,很多学生和家长经常没有行之有效办法,找不到语文学习的窍门。

语文不像数学这种理科,有时候掌握了公式定理,再多做点题目可能就熟能生巧了。学生觉得语文不好学,主要原因是如果语文成绩不理想,想提高起来非常慢,不会像理科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语文,因为在他们心里觉得“学不学都一样个”,转而将时间花在数学这些科目上。

显然放弃语文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因为不管是从一个人成长还是考试的角度来说,语文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特别是高考想要拿高考,语文必须得拿高分,曾经有人说过,高考语文是区分离最大的科目之一。

那么,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为什么很多人的成绩一直不理想呢?

北京大学教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经谈到了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事情。温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生语文学习上存在的最大问题:读书太少。

温儒敏教授曾经在多个场合提到这个问题,他忠告各位家长:现在中小学生读书少的问题在很多学校里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不重视语文成绩很难提高。

作为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温儒敏为什么要这样说?温教授这样说:

一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课业任务确实比较繁重,很多学生如果成绩不是特别好,课外完成作业已经比较吃力。

二是现在外界诱惑太多,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手机、游戏、网络这些诱惑远远要大过课本。

三是多媒体阅读效果远不如纸质书籍,现在互联网技术越发达,很多学校和家长,给孩子提供了更方便更多的电子书籍阅读、多媒体知识,但对于正在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阅读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无法真正体会书本知识可以带来的思考和领悟。

语文为什么要多读书?其实很多语文成绩好的人都知道,语文学习更多地是要靠理解,通过阅读是可以提高对语文学习的语感,拓宽写作的思路。而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两大版块就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的。

那么,作为中小学生应该怎样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文成绩呢?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说,要鼓励孩子多阅读,不要限制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中小学生可以“海量阅读”、“似懂非懂”地阅读、甚至“不求甚解”地阅读,要不断拓宽阅读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

而作为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的温儒敏,在中小学语文教材改革上,他也是动了心思,他为了鼓励中小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他大胆提出了一个想法,他说:

中小学语文教材应当多选一些传记,现在教育部正组织编写一套新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聘我担任总主编,这套新教材就选了不少名人传记,并鼓励学生多读传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