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申遗成功,有一个人功不可没​…

 太行森林 2021-01-22
说到太极拳,大家可能首先想到河南陈家沟发源的陈氏太极、河北永年发源的杨氏太极、湖北武当山发源的武当太极……其实早期时太极拳并不叫太极拳,而是叫长拳、绵拳、十三势、陈家拳……

 “太极拳”名字的由来——杨露禅 

杨露禅(1799年—1872年),直隶省广平府人,杨氏太极拳创始人。10岁时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学习拳艺。1840年前后,杨露禅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拳艺成后返回家乡永年区设坛教拳,拳械运用高妙,所向无不披靡,乡里高手尽皆慑服。后来因故又被荐往北京,历任大户酱园张家,京师旗营武术教师等。旧社会武行规矩虽大,但争斗也极多,露禅公因每在擂台上与别家武者比武较量,出手即见红,一响必成功,遂被誉为打遍京城'杨无敌',名声大噪。

 “太极拳”名字的由来——王府 

杨露禅晚年时被延请至北京的王府教拳,弟子多为王公大臣、贝勒贵族,出身高第、礼遇有加,但因他们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陈式老架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把拳术中激烈的练法改成了柔和的练法,把快速的改成了缓慢的,把着力的改成了轻灵的,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尽乎完美地践行了王宗岳太极拳理论。

杨露禅所教之拳术,在当时不叫太极拳,而叫作“绵拳”,只教旗人不教汉人,旗营中也是只教近八旗,不教外八旗。那时的旗营分为东八营和西八营,东八营是善扑营,练摔跤,西八营多是提笼架鸟的,体质较差,练绵拳。当时除了端王爷学拳之外,有很多王公子弟也来学拳,使得绵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非同一般。

 “太极拳”名字的由来——翁同龢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大学士观杨露禅精妙的武艺后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相祝贺。”自此,他所创之杨式太极拳名满天下,使太极拳从民间武术登上了华夏武术的大雅殿堂,成为国粹。

杨露禅使太极拳从闭塞的农村走向繁华的京都,创造了太极拳盛世,在中国拳术的改革中树立了里程碑。他首先是太极拳的改革者和先行者,而后才是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为中国太极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如今太极拳申遗成功,一代宗师杨露禅可谓功不可没。

 中国的太极,世界的太极 

12月17日,太极拳历经5次申遗,终于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从此太极。

目前全球有近六亿人练习太极拳,每年有两百多个国家的太极爱好者、团体、组织机构到中国学习和交流太极拳。

而在申遗成功的第二天,太极拳再一次走进郡王府,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北京 顺承郡王府

12月18日,2020中外企业家联合会年会在联合会中国中心——北京顺承郡王府成功举办。

值太极拳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之际,“太极者”文化创始人、太极拳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太极文化传播践行者黄山老师带着太极文化走进郡王府,走进中外企业家联合会,为驻华大使、中外企业家传播中国太极文化,倡导太极健康生活方式。

△年会开始前驻华大使、中外企业家与黄山老师互动、体验、交流太极拳

年会开始后,黄山老师为中外企业家联合会年会晚宴献上了精彩的太极拳表演,使中外嘉宾亲身感受了太极的魅力……


黄山老师本次晚宴演绎的拳法是为了祝贺太极拳申遗成功而精心编排的,融合陈氏、杨氏、武当太极三大门派的风格而成。意在表达“天下太极是一家”,各门派虽外形不同,但万法归宗、唯理一贯;无论是哪派太极拳,去掉外在的表现形式,其内在的本质、核心、拳理是一致的。一脉相承、一通百通;大道万千,殊途同归。

更引申寓意中外企业家在疫情艰难时刻携起手来互通有无,协同发展,跨越时艰,共探新机。

为了使现场中外嘉宾沉浸式体验太极文化,黄山老师特地穿着了最传统的一片式剪裁长袍。长袍马褂的男性造型其实早在清末(1840-1912)就有了,但盛行在民国,当时是一些文人志士的着装。


 小编有感 

太极拳申遗成功既是一个完美的结果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近年来人们对太极拳的争议很大,太极拳的传播传承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各门各派各自为政。

太极拳走向世界,作为太极拳的习练者、传播者、传承人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去传播太极,而非局限在自己的门派。我们应该摒弃门派之见,打破门派壁垒,求同存异,以和为贵,以整体观、全局观来看待、学练、传播、传承太极。没有最好的门派,只有更好的太极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