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分享|他乡的童年-以色列篇

 依撒 2021-01-22

Dec.   2020

他乡的童年

第五集 以色列篇

以色列这一站非常特别,因为这个地方是导演阔别十年又一次踏足的国度。曾经,它是一片冲突之地,有关它的故事充满斗争与生死;近两年,关于它的叙述陡然一变,强调它是Start-up Nation创业之国。

忘掉那原始的没有结果的战争吧,这里是纳斯达克上仅次于美国的创业大国,这里是风险投资、高科技、共享经济与创业者的乐园。怎样的小时候造就了善于创业的一代,我们一起来看看。

阿克发·阿亚洛克高中

Green Start 学院

17岁的阿列克谢是机器人队软件组组长,他的组员也大多这个年龄段,他们在设计的是非常复杂而且还没有在任何国家实现的东西:给机器人设计一个围绕它自转的轮子。

设计完之后自己将它做出来,他们没有和工厂或者成年人合作,整个过程全部是自己独立制作的。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做工程,做电子产品,给机器人编程,也负责项目的公关和商业部分,寻找赞助商。Green Start学院和FIRST机器人大赛教会他们这些东西。

这里的孩子们虽然自称孩子,但是却有着成人般的成熟,不仅是知识量,而是性格。学院的创始人说:“这个地方的孩子们一定会成长为一群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确决定的人,这是学校原本不会教给你的特殊技艺。”

目前他们有14个活跃的创业公司,4个都正在这个基地上。

Leechy是一家创业公司,CEO16岁半,另外有2名15岁的黑客,最小的伙伴13岁。他们正在做的是概念验证,一个自制的光谱仪,可以仅通过指纹辨认出你是否醉酒;另外还有一个软件是关于安全驾驶:当司机犯困的时候,这个软件可以打断睡眠,拯救很多生命。

盖伊拿着的这个机器人可以远程操作的,上部分可以跟底座一起运动,是全部由这个14岁的孩子设计和上色的。

这群孩子还有学业需要顾及,所以有时要在晚上或者更迟的时候做创业公司,这样可以不让创业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学业和分数。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创业不是取代上学,而是和上学一起进行的。

成功的定义

犹太民族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就是教育、教育、教育。而其中犹太妈妈的角色尤为关键,可能与中国妈妈有些相似,都是望子成龙,对下一代严格要求、寄予厚望,不过细细聊起来又有所不同。

纳瓦是最早进去高科技领域的以色列女性之一,也是一位犹太母亲。她的儿子就在Green Start学院的一家创业公司担任CEO,他们参加美国宇航局的比赛,进入了半决赛,再以色列全国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虽然他们可能不会一直做这家公司,也不见得他们的产品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他们学习到了这个过程。

家长们尽可能给孩子们展示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事物,孩子可能不会样样都做,但他们会知道这些可能性都存在,之后可能会专注于其中的一或两件事。

以色列的妈妈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成才,但是在她们身上,可以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更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便可能没有成为传统中的成功,但是只要成为自己就可以。而中国的家长对于“成功”和“快乐”的定义就相对比较窄了。

在以色列,英雄是失败了很多次依然敢去尝试的人,而不会被失败的经历定义自己。就像之前有三个年轻人,通过民间的努力花钱去登月但是失败了,可是他们瞬间成了以色列的英雄。这里永远不会因为你失败的结果而否定你所有曾经的努力。

西蒙·佩雷斯小学

罗什艾因

“教育小丑”萨拉喜欢每天梳着不同的发型来学校,她想看看孩子们的反应,这是开启对话的一种方式。

“教育小丑”的意思是:我是一个人,外表正常,我不戴面具,不化妆,唯一化妆的地方就是鼻子。

她们会经常活动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用这种“玩”的轻松方式和孩子们交流,分享一些让他们感到害羞但是又必须要知道的事情或者让他们放松下来。

“失败”这个词在英语中是很消极的意思,但在希伯来语中,就没有那么消极了,它可以指你在路上绊了一跤、犯了个错误或者不成功。疗愈型小丑其实是一种艺术形式,当人失败时,允许自己表露出所拥有的感情和想法。

以色列文化对待失败的态度是:我失败了,现在我要从中吸取教训,再试一次。以色列文化并不把失败视为结局,所以“教育小丑”的介入是希望当孩子们失败的时候,还能感受到一丝喜悦,想到学校的时候有色彩、幸福、坦诚和师生间的交流。

以色列之所以能成为创业国度,依靠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保持个性。个人主义是以色列社会最尊重的品质。它意味着有很多创造力、很多独特性、找到很多新途径,不墨守传统。

其实未来拥有知识是不够的,世界经济给你工作不是看中你的知识,而是看中你可以用那些知识来做什么。这在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你用企业家的方式去思考。

当然,索尔认为以色列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落后的---很擅长创业但是不太擅长建立大公司。部分原因是以色列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所以没法在更大的市场测试;另外也是因为他们不太尊重权威,喜欢辩论、喜欢试验且没有耐心,这些对创业很有帮助,但对需要很多组织和纪律的大公司没有好处。

以色列擅长从零到一,突然想到的点子就变成创业公司,而中国擅长扩大规模,很小的想法在结构庞大的公司里实施。创业乐土并非创业成功之国,但勇于尝试的精神,带来了未来的各种可能,每个人的想象都是无边界的。

以色列是人均专利最高的 国家之一,众多发明包括U盘、滴灌技术、语音信箱和小番茄;以色列人口中拥有大学学位的比例世界第一,2012年被评为全球受教育程度第二高的国家;以色列面积比北京市还小,却是地球上最大的移民吸收国,60年内吸引了高达人口350倍数量的移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