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新星(第34期)/范恩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高校科幻 2021-01-22

/

范恩正,

笔名金灶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学生,

北京游骑兵wargame战队队员,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解码科技史》编导。

科幻小说《画魂》获第五届文汇之星一等奖,被收录于科幻合集《迷失地球》

科幻短片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赛三等奖。

曾任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编导。

参与三部科幻电影的筹备、拍摄。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科幻小说创作的呢?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

范恩正我是从大一开始科幻小说创作的。小学开始接触到科幻,从事科幻电影创作,接受影视教育,才去艺考。

高校科幻:您都参加过哪些科幻活动?有没有印象深刻的?这些经历对您的创作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影响吗?

范恩正:我参加的科幻活动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是19年的中国科幻大会,当时是去科幻电影创投会和训练营当志愿者。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见到了很多优秀的科幻创作者。对我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高校科幻:《画魂》这篇作品获得了第五届“文汇之星”征文大赛一等奖,广受读者好评,其写作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吧。写作的时候遇到过什么比较大的困难吗?是如何克服的呢?

范恩正:最大的困难可能是没法把脑子里构想的世界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写下来的和脑子构思的总有些出入。当时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当时是靠喝啤酒解决的,半醉半醒的状态能克服一下困难。现在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式。

校科幻:看您的作品行文大多节奏明快,叙事的手法也比较成熟,您在生活中属于什么性格呢?会把自己的性格融入到创作中吗?

范恩正:我的性格比较沉闷忧虑,平时不爱说话。可能因为总是比较忙,朋友和同学普遍认为我是个没有生活的人。我不会把自己的性格融入创作,无论是人物、结构、节奏、角度还是其他方面。因为我自己就不大爱看平铺直叙、死气沉沉的作品。

高校科幻:《画魂》中涉及了一些科幻作品本身的情节,还把朋友的名字加入小说中,这样的“元科幻”玩法是刻意为之吗?有哪些想表达的?

范恩正写的时候没有想太多,就是觉得琦哥的名字非常好,随手就写上了。

高校科幻:现在或未来当创作与读者的喜好出现冲突时,您是愿意遵循自己的思路还是更多考虑读者,向读者的喜好靠拢?

范恩正:我个人觉得文艺创作不大可能照顾到所有人,是给大多数人看的。我肯定会考虑大多数人的喜好。我既是科幻迷也是军迷,喜欢把科幻和军事融合在一起写。

高校科幻:我了解到到您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但是对您的专业又不是很了解,您能给简单介绍一下吗?专业学习对您的创作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影响吗?

范恩正:广播电视编导是门艺术专业,通过艺考升学。主要学习电视、电影创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我的创作是有很大影响的,我觉得艺术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任何艺术创作归根结底都是比拼文化,创作上是可以相互借鉴智慧和思想。尤其是影视这种综合艺术。我写作时,会有一定的机位意识、视听思维、剪辑思维等。

高校科幻:创作科幻小说与科幻剧本,哪一个对于您来说更有难度?对于想要或刚刚开始进行科幻小说或剧本创作的人有什么经验或建议可以分享?

范恩正:我觉得剧本可能更有难度。写剧本某种意义上不是一个人的工作,除了故事层面外,还要考虑视听、转场、剪辑、表演等一些电影的组成部分。文学剧本是要拍出来,以视听的方式给观众看的。
至于建议,我还是新人,除了要耐得住寂寞,真没什么可以分享的。

高校科幻:近期是否有创作计划?还会坚持写作吗?现在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写作节奏上?写作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段还是根据灵感即兴创作呢?如果出现拖延症或者瓶颈期会怎么办?

范恩正我一直在写一部军事题材的科幻长篇,可能写的有点慢。片子方面也一直在做,可能需要一个周期。未来会一直坚持创作。写作时间主要是用空闲时间,空闲时间多就多写些。

如果我一部小说遇见瓶颈期,我会把它放下,去写另一部小说。两者循环着来,总有一个不是瓶颈期吧。如果两个都是瓶颈期,我会暂时放下小说,去写剧本。剧本和小说都是瓶颈期,我会放下手,干段时间拍摄或剪辑。总有一个不会是瓶颈期的吧,等瓶颈期过了再拿起来继续。

高校科幻:与国外科幻创作相比,您觉得中国科幻又处于什么水平?未来发展会怎样?

范恩正我觉得中国科幻正处于上升阶段,未来会越来越好。

高校科幻: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您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范恩正大一刚来上学的时候。对文学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思维、意识、经验、技巧等方面的都有变化。

高校科幻: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您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范恩正我觉得当下途径是有很多的。我今年刚20岁,我不是特别着急发表作品,我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历练自己、沉静自己,去深挖洞、广积粮。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当下找到生活可能是我更需要做的。现在和成熟之后,我都会更青睐传统的纸媒。

高校科幻: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您的写作?您的“理想读者”是谁?

范恩正我一直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文艺创作领域的智慧对我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我很在意市场反应。我的理想读者是喜欢类型文学和类型电影的读者,愿意接受商业化、类型化和新概念的读者。

高校科幻: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您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范恩正我认为媒介即语言,新传播形式的出现势必会对内容产生影响。我觉得经典之所是经典,在于在不同时代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不会被时代遗忘。我认为未来的文学经典依然是写人的、人的文学。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范恩正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对我的支持。



采访 | Mr.Unicorn

文字编辑 | 清皓

排版 | Lynn

审核| 清皓

高校科幻简介

《高校科幻》是由高校科幻爱好者自发起,力推科幻创作与科学普及,为高校科幻社团及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公益平台。

高校科幻定位

打造高校重要科幻阵地。

高校科幻初心

力推科幻创作与科学普及,促进高校科幻社团积极交流,帮助高校科幻科普爱好者展示自我,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幻科普青年才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