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课堂干货 | 刘维佳老师:《从<流浪地球>谈科幻文艺与科技发展》

 高校科幻 2021-01-22

"

星火学院第一季课程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开启啦!在第一季中,我们邀请了:刘维佳、凌晨、丁丁虫、三丰、姜振宇、郭琦、田兴海等七位老师分别担任七个学员班级的班导,同时老师们也为广大科幻迷带来了平均每周一期的直播课堂。

目前课堂已进行到第7期,欢迎大家关注“bilibili高校科幻直播间”,我们每期课堂在B站进行直播,同时也会在公众号进行课堂回顾,将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干货整理。

"


一直以来,科幻电影创作的道路似乎十分漫长,中国观众等待了太久,而《流浪地球》电影则称得上中国本土化科幻电影中的“破圈之作”,其背后的创作逻辑及多元价值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在本期的直播课堂中,刘维佳老师从《流浪地球》谈起,浅析了其中的科技成果,与大家探讨了电影成功的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解释了科学、科普与科幻文艺三方的关系。

相信通过这次课堂能让更多同学明白科幻独特的魅力,并能将科幻与科普、科学等合理的结合起来。



本期课堂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从《流浪地球》谈科幻文艺与科技发展、探讨科学、科普与科幻文艺之间的关系、引申话题“一位伟大的科幻迷”、环节


Part

01

从《流浪地球》谈科幻文艺与科技发展

这次的瘟疫影响特别大,将来回头来看可能是影响历史的事件。我们科幻从业者也应该就我们这个领域思考一下。

中国原创科幻小说在瘟疫这方面的题材表现得不算很好,缺乏那种影响力特别大的力作。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比如《霍乱时期的爱情》、《屋顶上的轻骑兵》。

这次疫情期间影响力特别大的就是毕淑敏的《花冠病毒》,这些作品值得我们科幻人士学习反思。张冉的《大饥之年》也是很优秀的中篇,但他走的路不是跟严肃文学学的,而是跟美国的通俗科幻电影学的,这些很优秀的电影其中就包括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非常真诚地学习世界优秀科幻片,遵从科幻电影自身的规律的一部佳作。它是去年现象级的电影,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之门。

《流浪地球》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让中国真正有了非常纯正、非常优秀的科幻片,这可能是中国原创科幻电影的第一个爆款。如果没有《流浪地球》的存在,将来的很多科幻片可能就没有机会得到投资。



 01
《流浪地球》中的科技成果能否实现?   

对于科幻迷和广大的电影观众来说,他们看电影的爽点不一样,很多的科幻迷和边缘爱好者看见科幻片的第一反应是里面的科技能否实现?这也是普通人接触到科幻后提出的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流浪地球》电影里面特别有独创性、想象力的科技产品并不多,他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现有概念的产品,或者是已经成熟产品放大版。

比方说,吴孟达开的重型卡车时速300公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一个放大版。他们使用的武器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以放大,或者说没有放大。比如“六管加特林速射机枪”是美国越战的时候就在用的武器,电影中把他嫁接到了外骨骼上面,使角色操作起来更有科幻感。

电影里面常见的物品没有概念性的突破,真正核心的科技成果主要是有这么两样:

第一是行星发动机,“至于发动机的力量会不会造成地球的解体”的问题在网络上已有诸多讨论,大刘当时没有做很多细节的解释和描写。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发动机,就不需要流浪地球了,人类可以推动几千个世代飞船。

大刘写个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小说服务,这一点很好的在电影里得到了继承,电影里面一切为视效服务,等会儿我会说到这一点。

另外一个则是重聚变技术,如果真有这个技术,“流浪地球”计划其实也可以不用存在了。人类已经得到了最关键的太阳能力,他们已经不再需要太阳。因为在我们银河系里面,有数百亿个流浪行星,我们的地球并不重要,人类完全可以随便找一个行星,然后再利用这个技术在星球内部生存,像电影里面一样,修建地下城。

电影里面的科技有更好的利用方法,这个电影和这个故事并不是以科技为核心的,既不想讲清楚这个道理也不想用最合理的方法来利用它,而是利用这两种技术来为大刘的故事的艺术张力来服务。

这就涉及到下面这一个问题。

 02
《流浪地球》成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大刘的小说和这个电影都不是以科技想象力为核心的,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这个点子。

点子并不是一个故事、一个电影成功的关键,因为很多人都能做出这样的想象。

实际上,流浪地球上映后,后续的新闻也提到了这个点子都不是大刘首次想象出来的,台湾的黄海也写过类似东西,比大刘要早一些。

但这都不重要,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郭帆导演做到了以下两点:

一,认清了科幻片要想在中国成为爆款的关键是视效大片。


像《那个男人来自地球》等等,这样的小成本文艺类型的科幻片在国内很难成功,这个成功不是说能赚钱,而是说成为一个爆款,做成一番大事业。文艺型的科幻片在中国是不可能做到的,现阶段没有成功的先例。

事实如此,这些年顶级的科幻文艺片《银翼杀手2049》连破亿都没有做到,而去年比较好的西班牙的科幻片《海市蜃楼》,也是挺精致挺优秀的文艺科幻片,表现比《银翼杀手》好一点,但是也只有1.2亿人民币,这样的片子完全不是爆款,很难做出一番事业。

如果我们的导演一开始拿出来的是这样的作品,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依然没有打开。也许不会赔本,还能赚点钱,甚至还能到国外得个奖什么的,但是依然没有打开大门,因为没有走进大众,电影从业者的信心还是没有得到鼓舞,将来依然不会有太多的人投资到类型片里面。

所以郭帆导演就认清了这一点,他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视效上面,把其他能压缩的尽量压缩,甚至吴京都没有拿到片酬,可能把他能找到的每一分钱都投到了视效里。

二,剧本团队反反复复打造了一个起承转合,戏剧张力很足的这么一个故事剧本。

电影剧本与《流浪地球》的原著关系已经不大了,这个很正常,因为流浪地球的原著可以说没有剧情。

而这个电影里面的故事等于郭帆和他们的编剧在原来的背景下,重新编造的一个优秀故事,这个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他们没有这个团队,就算拿到《三体》也没用,最后只能把这事搞砸了。

所以,流浪地球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优秀的编剧团队以及导演认清了当前中国科幻片的规律,并且很好地顺着规律做事,才成就了这么伟大的一个科幻片。

而同时期,同样也是大刘的电影,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的前后影响力是远远不如《流浪地球》的。

原因就在于,宁浩团队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国科幻片的市场规律,也没有很好的遵循观众们的需求,宁浩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电影放映两天以后,宁浩就知道不对了,问他的首席编剧问题出在哪里,他的编剧去电影院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一回事,因为宁浩把这个电影拍成了作者片,他为自己说了太多话,而没有像郭帆一样,为观众考虑,提供了不输于好莱坞准一流科幻片的视效、画面,以及一个精彩的故事。

所以最后就是这样的结果,我说这么多,是想表明,《流浪地球》的成功并不是像一些科幻迷想的那样,这个电影的成功是因为科技或者科幻想象力等方面,而是来自于制作团队扎扎实实的认清现实规律,依照现实规律办事。

Part

02

后续话题:
《流浪地球》并不以科学和科普为核心,

那么科学、科普与科幻文艺是什么关系?


其实,《流浪地球》的原著中科学元素不多,甚至存在雷点;科普成分也不大。

接下来探讨本期分享的核心问题:科幻文艺VS科技发展及科普推广

 01
科幻文学创作VS科学技术    

不少边缘科幻迷对这个话题的认识一直比较混乱,不能区分科学、科普、科幻三种概念。

其实打个比方就可以理解:科学学术著作(相对论、进化论等)对应《三国志》这本史学著作;科普就是《易中天品三国》;科幻对应《三国演义》。

科普中不存在虚构,只是对学术文章做深入浅出的“亲民化”阐释。

与前两者差距最大的是科幻。科幻小说应该学习的榜样是《三国演义》:适当的虚构和艺术夸张,有张力的故事情节,饱满的人物。在满足人民大众审美的前提下,适当的艺术改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三国演义》这类历史小说的大方针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大方向把握正确的情况下,细节可以不过分要求。但现在很多文艺作品走到了反方向:“大事不拘,小事不虚”。比如历史片中人物服饰、装束非常精美,还原度极高,但整体历史格局却是错误的。

早期有部分科幻作者的作品很“神秘主义”“不可知论”,违背了科学精神,也违背了科幻的核心。

 02
科幻中的科学  

科技并不是科幻小说中最核心的东西,也不应该是小说的终极追求。

很多不了解科幻的人对科幻小说好不好的评判标准是“文中描写的一切,在未来能否成为现实”,这是有失偏颇的看法。

科技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是:背景+外因。

近几十年影响力最大的科幻电影中,科技从来不是核心。真正带领科幻走向世界的作品是《星球大战》,不是《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

《星球大战》严格说来是美国西部片的衍生片,影响了众多观众、作者,为后来更多的科幻作品打开市场。

对科幻文艺的认知不能局限在“科技就是唯一”。科幻文艺走的路应当和其他文艺作品一致:人物的刻画,剧情的编织,故事框架的精密等等才是核心。

如果作者只专注科学技术,并不能写出优秀的科幻作品。



 03
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现实中却一直未能实现的科技   

许多科幻小说中出现了无法实现的科技,体现了人们的想象诉求。

比如,科幻片中经常出现“满天的飞车”,带给观众很强的“未来感”,视觉冲击力很强。但这些科技能不能在现实中出现,对于科幻作品并不那么重要。

未能预见互联网及其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是科幻文化的一大遗憾。

这方面前瞻性作品很少,以至于人类面对互联网时,遇见了许多始料未及的状况,这值得科幻界反思。

科幻应该做到的并不是说准未来,而是说遍所有可能性,扩大人类的边界。科幻确实有预测未来的功能,但不应是“精确狙击”,而应该是“饱和轰炸”。

比如科幻写互联网,不应只着眼于改变通讯、交通等等,而应注意到互联网真正打开了信息库的大门,改变了世界信息的格局。互联网对世界更深层次更广阔的影响,也是科幻作品应该考虑的。

但是目前科幻作品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并不够,相比之下,科普作品做得更好。比如《时间简史》。

但我们不能和科普作品比观点。我们应利用自己的优势,用生动的故事、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来阐释观点。这才是科幻界所擅长的。

科幻小说实际是科学时代人类欲望与理想的形象化展示,对科技发展确实有启示价值。

比如《星际迷航》中出现的“智能手机”。曾经,有人认为手机的发展方向是超长待机、外形美观等。但科幻作品中对手机的“预言”是每个人的智能终端,这反而会成为现实。

文理兼修的乔布斯,消化了欲望与技术的双重需求,实现了信息化与人本身的结合,走向科技发展的巅峰。

Part

03

引申话题:

一位伟大的科幻迷


图中这位是一位伟大的科幻迷,埃隆·马斯克。

他是SpaceX、特斯拉汽车及PayPal三家公司的创始人。2020年4月6日,埃隆·马斯克以290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第21位。

马斯克是天才创业冒险家。据说《钢铁侠》是以他的故事为蓝本。扮演电影中的发明家斯塔克的唐尼向导演建议,为演好角色最好能和马斯克聊聊。马斯克所过的就是斯塔克的真实人生。

但由于时机、天赋等限制,他最终并没有成为科幻作家。

作为一名科幻迷,他在现实世界,疯狂追求自己的科幻梦想,他将世界远远甩在身后,伟大与疯狂在他身上碰撞。但这些特质也让他身上少了人情味,妻子患上抑郁症后,他为火箭发射的事业放弃了家庭,选择了离婚。不鼓励大家学习他,但人类中需要这样的人。

知名人士中还有不少科幻迷。奥巴马也是一位资深的科幻迷。他非常喜爱《三体》,亲自为布拉德勃利写了悼词,回忆了自己少年时对科幻小说的狂热热爱。比尔·盖茨也曾是科幻作家的“追星族”。

Q&A

04

刘维佳老师直播精选问答环节
Q1 如何提高自己对科幻文艺的赏析能力?
刘维佳我对科幻的赏析能力来自早年阅读经典文学、严肃文学的经历。从前在图书馆读的英国、法国等地的经典作品,为我打下了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

我想这是因为,科幻小说更接近古典文艺作品,离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相对比较远。这可能也是美国科幻衰落的一部分原因。现代主义还未经受足够的时代考验,对科幻的影响不够大。

现存主流文学与科幻小说之间是存在一些距离的。科幻小说虽然在想象上是前卫的,但在艺术手法上,其实更多是师从严肃文学的。其实也没关系,目前科幻的叙述手法、方式可能无法超越主流文学,但在想象力、前瞻上,可以有更大的舞台。


Q2 克苏鲁神话算科幻吗?
刘维佳算是边缘科幻吧。有一定交集之处。其实交集往往可以造就伟大。比如日本剑戟片,在中国的交集成果是武侠片,在美国交集成为太空歌剧。
Q3 请问科幻与科普如何联动?
刘维佳可以以科幻小说为跳板引入,利用科幻的宣传效应。比如“三体中的物理知识”等等。科幻在科普、科技中其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类比三国演义,使三国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朝代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朝代。科幻也是如此,有重要的宣传意义。

科幻负责把学生们“带进门”,科普、科教负责“走下去”,带领学生们走向真正的科技领域,为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

Q4 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美国科幻作品?
刘维佳黄金时代之前的作品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近些年美国科幻有些徘徊不前,虽然也有优秀作品,但对我们的帮助可能没有那么大。我认为,20世纪的美国科幻更值得看。



感谢刘维佳老师的精彩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