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期星火学院结业仪式顺利举办!

 高校科幻 2021-01-22

Enjoy  your  life

8月31日下午1:30-4:00,高校科幻创作者中心秘书处以网络形式在线举行了首期星火学院结业仪式。秘书处工作人员,星火学院导师及学员结合半年来学院的各项工作,指导交流和个人创作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思考,开展了热情洋溢的交流。

1.

学院半年工作有序进行

在会议开头,星火学院秘书处成员覃施媛围绕学院半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自今年2月底起,首期星火学院正式开班,学院先后举办了十多场学院导师和优秀学员的线上直播分享活动,在科幻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院还组织了“灵感创新大赛”社群活动,锻炼了学员即兴创作和逻辑能力,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创作兴趣,以期催生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星火学院的直播课程受到了中国青年报的青睐,为后续高校科幻平台和中国青年报合作开设“青年科幻”栏目并举办“青少年科幻创作”系列公开课奠定基础。截至8月底,星火学院结业之际,星火学院已帮助和扶持20余位学员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作家报》、《学生·家长·社会》、《超好看》、新华网等杂志平台发表了众多作品,并在中国青年作家报发了七位优秀的科幻新星专访,今后还会陆续展出一部分科幻新星采访,展示出更多青年科幻的新生力量。
此外,高校科幻编委会计划和出版社合作推出一本高校科幻平台推荐的星火学院学员的作品合集,目前已进入定稿阶段。

2.

 学院导师分享心得体会

紧接着是导师发言阶段,三丰老师表示除了星火学院本身的直播活动,他还多次参与了所在班级组织的作品讨论和互评活动,并建议继续采用这种形式展开活动。他寄望高校科幻平台作为中国科幻金字塔的底座,能够继续发挥“草根的力量”;他鼓励学员们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幻创作的热情,保持对科幻本身的兴趣,争取能够打破中国科幻圈长久以来的“公交车理论”。同时,他提到“维持好大家战友的情谊也是很重要的,这能让大家在发展中国科幻的道路上不再孤独”。
刘维佳老师在祝福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科幻现状的忧思,认为科幻不应该仅仅是青年的文学。他希望大家通过建立对于科幻的正确认知,摈弃读科幻的优越感,从而能够长久保持对于科幻的热爱。
田兴海老师肯定了团队工作人员认真靠谱的精神,并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平台取得的成果:其一,在科幻创作方面,平台为中国科幻贡献了一批具有潜力的科幻创作者,自己近期在阅读了“星火杯”的获奖作品时也发现不少佳作,并准备在八光分文化公众号推出一篇获奖作品;其二,平台也贡献了很多独具慧活跃在科幻领眼的科幻评论者,现在活动在科幻领域的评论者也从这次活动中得到了不少滋养;其三,平台也培养了一大批未来科幻产业的产业推动者,他们在这次活动中的经验也会发挥作用。
凌晨老师由班级的命名谈起,提到了与班级成员共同构建的科幻世界观,并希望后续能够向所有学员开放,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她对于尉竹康,徐子英等学员的创作成果表示欣慰,鼓励同学们不畏创作艰辛,敢于反复修改,并希望星火学院能够继续开班,把更多喜欢创作的朋友聚集到一起。
郭琦老师认为高校科幻平台给了大家一个机会,把心中的科幻世界诉诸笔端。他从学员的作品中看到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思,还有对于重构整个世界的想法。他相信随着学员们的不断成长,他们作品中的世界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郭老师坦言自己在这半年来,也从学员和其他导师那里也学习了很多,并且表示自己愿意一直做大家的忠实读者,陪伴大家成长。

3.

星火学子畅谈科幻创作

在听完导师们的分享之后,学员们也开始讲述各自的科幻经历,以及在星火学院的成长。

雷虹学员十分怀念自己学生时代的科幻经历和那群科幻迷朋友们。作为曾经的全国大学生科幻爱好者联谊会成员,他提到,“那个时候,大学生科幻爱好者群体的规模,其实并不比现在的高校科幻平台小。我们天南海北的大学生科幻迷们,办比赛,搞活动,参加线上的笔会、例会,甚至包括线下的,创建大型科普网站,做编辑,写科普文章,写新闻稿件,每个人忙得不亦乐乎......”,然而随着大家完成学业加入工作,曾经的一切仿佛从来没发生过。
追溯往昔的种种,更是为了立足当下,展望科幻的未来。雷虹学员希望高校科幻平台,“星火杯”和星火学院能够继续办下去,不要因为团队核心成员们学业的更替,年龄的变化,找工作、成家立业等现实的问题而突然就消失了。他认为“对于团队来说,传承很重要,这样,团队才会有新鲜的血液继续发展下去。对个人来说,我们每个人对科幻爱好的定位也很重要。”
工作之余,雷虹学员逐渐回归到了科幻创作中,他发现科幻也可以是一种简单的幸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每年稳定发表个几篇不入流的故事,或者每年能够买到自己喜爱的科幻作家的新书,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刘洋学员总结自己在星火学院最主要的收获分为两点,一点是对创作来说必要的社群和正反馈,另一点则是写作水平的提高。
他回顾了自己“混迹”于山大,北师,北邮,川大等幻协和写作组的种种交流和创作经历,借此表明对于创作来说有一个稳定的创作社群的重要性。作为连续两年参与“星火杯”的创作者,刘洋目前最好只获得了终审倒数第二的“好成绩”,他坦言“当看到复审评语的时候,看到好多专业的评委被烂梗搞得哭笑不得的时候,看到好多专业的评委给了批评的评价的时候,心里感觉还是很爽的,毕竟只要有反馈,就是一种正反馈嘛。”

关于高校科幻平台和星火学院,更多的学员给出了评价。疑核学员说到刚开始加入时的感受,“我其实没预料到高校科幻会如此用心。一直以为就是个和其他科幻爱好者群差不多的一个组织,只不过群员都是高校学生。但是后来随着开课、办活动、不断征文和拉正规出版社,我就开始觉得高校科幻是真的为提高学生创作水平和发掘新作者下了血本。”蒋金辉学员认为,“星火学院有一种包容性,既对“科幻经典”求知若渴;也能对“水产科幻”津津乐道,我后来有去看某乎平台上写黄鳝的那位水产老哥的文章……虽然写得一塌糊涂,可是我觉得他个性十足。”谭钢学员也深有体会,“写作这条路,最好还是有一个交流沟通的组织存在,而不是孤独前行,星火学院就是这样的组织的一个理想版”。

4.

星火学院未来动态答疑

针对第二期星火学院的动态,主任委员王喆进行了相关答疑。

a.  星火学院第二期啥时候招新呢?招新学员大概什么样的规模?
回答:12月开始,招生100名。
b.第一期学员如果没有会员证,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期吗?
回答:可以,后面实行先申请-审核-缴费-通过形式。
c.第二期有可能会有线下活动吗?哪些地方会优先考虑?以怎样的形式展开?
回答:可能会有,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以线下讲座和茶话会的形式进行。
d.第二期的导师还是原来的导师吗?怎样进行分班?
回答:第二期导师会以新的导师为主,不再进行分班。管理会更加严格。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分享交流,星火学院已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并对学院的未来报以期待。在2020年年底,高校科幻创作者中心将继续开设新一期星火学院,为中国科幻的繁荣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策划 | Mr.Unicorn
编校 | 何瑞琼
排版 | 圈
审核 | Lynn

少侠且慢,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