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需买房,请不要迷茫!

 楼面 2021-01-22

公众号后台回复 “进群” 即可获取交流群二维码

在中国,有一类买房群体,叫丈母娘刚需,这跟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一样,存在的真切且强烈。

刚需一族,作为中国楼市最真实的购买群体,源源不断的为房地产市场贡献经济,但往往也会因为刚而单纯的特质,成为买房案例中的填坑炮灰,着实令人心疼。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刚需买房。


什么是刚需?

刚性需求是指在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

通俗来说就是,当你感到饥饿,食物就是你的刚需,当下影响你购买食物的,更多的是你的饥饿感,而非价格。

之前在选楼层的文章中,有过简单的关于刚需群体的选房讨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理论,一个能满足稳定生活的房子就是我们的刚性需求。

因此,房产中的刚需人群,就是指为了解决基本居住问题,需要购买自己的首套住房的人。比如:即将结婚的年轻人,准备异地工作且定居的毕业生,城市长期租房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所在地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就是他们的刚需。

你该考虑什么?

虽然我们把刚需的标准定义的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刚需买房=买哪都行。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在一线城市工作,却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子,就考虑着回老家的四五线小城买一套,然后一边背起老家的房贷,一边在工作的城市付着房租,努力想留在一线,可看了看二套高额的首付比例,最终望而却步。

也有人辛辛苦苦在工作的城市买了套房子,却每天回来要在高速上开3个小时的车,精神高度紧张,穿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每天生活两点一线:床—公司—床。

还有刚需买在郊区的,只想着能上车就好,却没料到交通不便,配套也一般,最终落个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可能你会说,生活就是这样,那能事事如你所愿、行你方便?话虽如此,可生活这道开放性的解答题,我还不能做个最优解吗?

一套房子于我们而言有多重意义,它是一个安全的资金沉淀池,也是家庭幸福感的来源之一,更是我们便利生活的保障。

由此,上面所涉及的城市、交通、配套、贷款、户型等桩桩件件如你所需,你就都该考虑。

人们各有所需,所以每个人的最适配也并不一致,刚需买房根据需求的轻重主次,选择最适合你的就好。

而面对各项需求,怎样才算则中最优,我们接下来分别探讨。

怎么择优而选?

 1、关于城市

房地产投资逻辑中,对于全国范围的城市比较是这样的:一线>强二线>二线>三线及以下,首选一线城市的房产,而范围缩小到单个省份,城市的选择排序是这样的:省会>省内陆级市>下属县市,优先选择省会城市。

刚需对于城市的选择,是可以套用这个逻辑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让你抛弃所在城市,刚需的置业首选还是你本身生活和长期发展的城市,这个逻辑的套用,是当你承担不起所在城市的房价,并且有计划未来回到家乡的情况,否则不要退而求其次直接选择买在老家县城,而是尽可能去选择能承受的最优城市,比如家乡省会或者家乡县城所属的地级市。

中国的城市化还在发展过程中,人口在不断往高能级的城市迁移,即使不能留在一线,相信你未来也会选择资源环境还不错的城市,而不是直接返乡,并且最优城市的房产,在保值升值的程度上,也一定大于他之下可选择的城市。

更高阶的城市,意味着城市资源的丰富上升,有更好的医疗、教育、城市生活服务等,流向更好的城市,不仅是你享受这种资源,你的下一代也将拥有享受更好的资源的机会。

 2、关于大小

挑完城市挑房屋大小,在不同的城市面前,刚需房产的大小你也要面临不同的选择。

一线城市房价高,功能间最重要,同片区,89平三房显然比89平两房更能卖得上价。而在二线城市120平做三房都是很正常的。

现代人的居住理念在不断升级,对于房屋的需求,不仅仅是只要有卧室就好,而是需要有书房等功能性房间的配搭。

虽然刚需的住房需求不至于上升到此,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一步到位,选择可以多功能配置的大房子。

可这样的选择仅存在于理想状态下,最终决定我们购买的还是家里的钱包。

中小型城市与一线城市高企的房价不同,房产价格相对便宜可承受,并且在中小城市大家不会受限于寸土寸金的价格,都会选择面积宽敞的大房子,大面积或者三房的户型在这类城市较为主流。

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却不一样。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当中显示,这类城市当中90平米以下的户型价格上涨最快。

大城市房价高,小户型的价格更容易被接受。即使是单间、一室一厅、两房一厅都有其客群,当然要是面积紧凑再加上一个名校学区,那更是“硬通货”了。

为什么一定要让大家搞明白不同城市的房屋大小选择呢?

要知道刚需房产并不意味着永远不换不卖,理想状态是直接一步到位买到大三房,而在大城市,更多的是未来需要换房的改善群体,买不起大户型先买小户型上车,未来置换手中的小房子也更容易出手。

而且重点买得房率高的项目。像深圳宝中的天健时尚空间,遍地小户型,3梯8户,可以说不算很优质的产品,但由于地段好、得房率高,47.4平的小户型,挂盘价可以飙到720万,单价151899元/㎡。

◈ 3、关于配套

房屋的配套分为内部配套和外部配套两部分。

内部配套:物业 绿化 停车场 容积率 运动设施

外部配套:商业 医院 学校 交通 公园

对于刚需买房的人群来说,外部配套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内部配套存在的关键,主要在于提升居住舒适度,刚需在这个阶段对住房的的选择,受内部配套的影响非常小。

而外部配套对刚需的影响就比较大。你居住的交通是否便利、上班通勤时间的长短以及你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总有你非常在乎的因素。

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商业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保障,在不能选择公司步行范围内的住房时,便捷的交通直接影响通勤时间,因此一二线城市沿地铁线买房、无地铁城市在公共交通密集区域买房是刚需的最优解。

一线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紧缺,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不惜花费重金购置学区房,如果是有小孩的家庭,教育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你以为只要买了有配套学位的房子,孩子有学上就够了吗?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名校的学区房为何能一路高歌?

学区房的背后对应了不同水平的教育资源和圈层,一所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孩子的升学率可能会有数十倍之差。

读名校的孩子背后更是一群有能力有资源的精英购房群体,圈层和环境也将影响小孩未来的人脉、格局。

学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刚需购房即使条件有限不能选在最好的学区,但也别小看了学区任意而为,尽可能的选择优质的学区的房子,或者选在优质学校分布较多的区域,为孩子搏一份好机会。

而且地段差不多的两个小区,未来学区的溢价也是千差万别。

例如,同样是前海南板块的网红盘,中海阳光玫瑰园和佳兆业前海广场。

兴海大道以北的中海阳光玫瑰园带南山实验集团荔湾小学学位,以南的佳兆业前海广场带月亮湾小学学位,小学肯定是荔湾小学更好,月亮湾小学相对一般,初中都是深大附中学位。

虽然这两个项目价差现在只是2万/㎡,未来会更大的。


 中海阳光玫瑰园

 4、关于贷款

首先,请记住一点,不要全款买房。

不久前有粉丝咨询,问是把自己的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合适,还是提前还贷合适。我们的建议是不要提前还贷,转成公积金贷款。原因很简单,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要比商业贷款的利率低很多。

贷款的问题,我们这篇文章有详细讲过《没想到,还有那么多的人,完全不懂贷款!(点击查看)。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房贷是我们普通人唯一可以借到的大额低息贷款,能向银行借到这笔钱,请你狠狠地用。

未来我们的收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上涨,还款能力提升,房贷压力也会逐渐减小,但未来人民币却会因为通胀逐渐贬值,未来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此刻贷款买房,尽可能保留住当下更值钱的现金流,当作杠杆去撬动更多的资源。

因此,买房能贷款就贷款,并且能贷多久贷多久。

在贷款方式的选择上:公积金贷款>组合贷(公积金+商业贷款)>商业贷款,优先选择公积金贷款,且等额本息比等额本金更有优势。

但这里需要注意,如果公积金贷款跟总贷款额度差很多 ,不建议为了公积金而提高首付比例。为了享受公积金的低利率牺牲大宗的现金流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例如在深圳,家庭公积金最高可贷100万,这对于高企的房价来说可谓杯水车薪,还是得用组合贷。

以上,献给在刚需买房路上的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