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亮:炊烟是家乡无须修饰的眉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炊烟是家乡无须修饰的眉

      我的娘家在铜陵县安平乡,也叫张家洲,是个江心小洲,四面环绕着长江的支流,恰似一片荷叶被江水深情地拥抱。我所在的村子,极为普通,也很贫穷。每家都是土垒的灶台,一到做饭时间,户户冒烟,柴草烧出来的吹烟,弯弯曲曲飘飘摇摇,在那瓦房或土墙草房顶上浑然天成,浓淡明暗收放自如。宁静致远的村庄,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里;袅袅娜娜的炊烟,总是舞动着我的思绪。炊烟像支毫笔,如影随行,书写我日以继夜不离不弃的怀念。

      现居住的小区,婆家购买的是最高层。我常常凭栏远望,左前方烧开水的人家,平铺直叙的楼顶上细长的烟囱冒出细长的烟,远远不及母亲柴草烧出的炊烟有韵味。

      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坐在土灶底下的小矮凳上,灶膛里旺盛的木柴火照亮我的双眼。而此时,炊烟只在脑海慢慢升起,原始又古朴的炊烟,打开我这个远嫁他乡的游子的记忆,皴染起一层更比一层浓的乡愁,一直浸润到心底。

      特别是腊月里,才进三九天,婆婆就已经准备过年的东西了,腌腊肉,灌香肠。我知道年的脚步真的近了,都已经听到它款款而来的足音了,唯独不见炊烟起,因为用的管道煤气灶,只见油烟起。而在千里之外,老家房顶升起的炊烟总有几天不断。那是母亲早起就开始煮一大铁锅米饭,煮好后放水再煮,一直煮,半夜里添加春天晒干的小麦芽,小火慢慢煨,一般第二天下午就成了粘稠的糖稀了。馋嘴的我用锅铲铲锅四周的结壳糖稀,好甜,味道像极了代销店买的一分钱一粒的糖果。糖稀熬好了,接着炒炒米,把糯米饭晒干后而成的米粒炒到爆发,白白的,脆脆的,然后撒些炒熟的芝麻花生,放在锅里和糖稀一起搅拌,再装到木盆里,用糖锤子锤实压平,倒在门板上,分条切块,喷香的炒米糖就做好了。最劳累的是母亲,最高兴的是我,盼了一年的美食就此呈现眼前。母亲高兴着我的高兴,我却不能体会母亲的劳累,如今仔细思量,着实汗颜。而此期间的炊烟,一缕缕,像雾一样,一直飘过屋顶,飘向高远的天空,慢慢地变成淡淡的云朵。与此同时,年的气氛也渐渐浓烈起来,杀年猪、炖鸡汤、蒸年糕、磨豆腐,都是炊烟衍生而来的美味。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炊烟,千百年来都是家乡的眉,无须修饰,自然地表达古老简朴的心情,舒展遂意,村庄的神情如此生机盎然。

     炊烟在眼睛里画着美丽的弧线,引导着脚步即将行进的轨迹。曾经凡俗的生活,都留存着炊烟的气息,门前高过母亲的梅花树,开紫色花的苦楝树,还有那爬满樱桃树的金银花,依然在,熟悉的童年熟悉的事物,一直都在等待我的归来。我知道那也是母亲心底的期许,孩子快回来!

      按照老家的规矩,出嫁女子正月初二必须由娘家人来接,方可回娘家省亲。可是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不仅仅是水泥路替代了泥泞的土路,很多观念也随着时代变化而更新了。我于每年正月初三一早出发,老公、女儿和儿子,一行四人,拖着幸福带着微笑,登上开往铜陵的动车。下车后几经辗转,终于到了家门口,远远就看见锅屋顶上的炊烟飘荡;心却跳得厉害:视频里无法知道母亲的白发又增添了几根?皱纹又多了几道?母亲腰间系着黑布围裙从锅屋里急步走向我,笑意荡漾在脸上,双手却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抱起外孙:“又长高了好多!”我的心一怔:是呢,好久没见了,小子当然长高了一大截,正如春雨过后的麦苗拔节。而我的母亲,却如深秋的树,伫立在我们离去的门口等待绿叶的归来。老公带着孩子们奔向后院的“动物世界”,猫、狗、鸡、鸭、鹅,我随母亲进了锅屋,系上黑布围裙,再次坐到灶底的小矮凳上,竟然还是我小时候坐过的小矮凳,小学时曾带到学校里坐过。我用火钳夹了一根木柴塞到锅洞里,噼啪的声音宛如久违的天籁,响彻我的耳管,音乐伴舞的烟火顺着烟囱升腾。母亲做了我爱吃的腌腊菜烧肉,香喷喷的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我做了婆家的特色菜山芋粉圆子烧肉,先把肥肉切块熬油,肥肉熬到金黄,捞起油渣,添加酱油、盐和水,烧开,然后倒入山芋粉和匀搓揉成条,放案板上切块,再倒入油渣红烧,熟透后撒些细碎蒜叶,那个才叫香气扑面而来呢!这两道菜一上桌,全家人都赞不绝口,尤其是两个孩子,说都分不清是自己家还是外婆家了。大家都笑了,我看着母亲,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而母亲看着我,则看到了她的曾经。

      几度夕阳红,几度炊烟起。炊烟是思念铺就的路,年就是这条路上凌寒独自开盛开的花朵,美丽着背井离乡的理想,芬芳着三点一线的灵魂。一个人的在外漂泊,总会遭遇些许的无奈,归去,定会被这年味里的炊烟抚慰冲淡,一切回到从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归根的落定感自此迅速生长,满目葱翠,满心欢喜!炊烟恰似家乡的眉,纵使曾经生生不息的繁衍渐行渐远,也不曾让它紧蹙深锁,依旧笑意盈盈的迎接、恋恋不舍的目送。

      临窗而坐,对镜描眉,尽管精致,丝毫看不出自然而然的味道。城市里,见不到记忆里的炊烟。炊烟于我而言,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无需修饰的眉,母亲就是想我念我的眼;一日三餐的炊烟就是一日三秋的思念,离开家乡和母亲的日子犹如麦子的某个时段青黄不接。我知道,这特殊的眉眼之间锁定我一生的情愫,令我刻苦铭心;我品读这眉眼之间传达的深情厚意,千遍也不厌倦!

      心里默念:炊烟是家乡无须修饰的眉!

戴亮,女,是一位企业职员,也是一位快乐的二宝妈。喜欢文学,愿自己在字里行间安放驰骋的灵魂,获得永恒的静美平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