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心:掌心里的温婉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掌心里的温婉

文:宁心

这几天小城的气温越来越低,寒风越来越凛冽,草木随着风寒袭击也越来越萧瑟。在这冰冷的冬天,让女子最欢喜得莫过于冬日的那一抹温暖的阳光了。

冬天容易冻手冻脚,但是现在全球变暖,冬天感觉也没有小时候的那般寒冷了。记忆里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那时候物资匮乏,不像现在的孩子这般幸福。羽绒服,棉衣棉袄棉靴……什么都能买到,那时候孩子们冬天穿的棉衣棉鞋都是靠母亲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

记得有一首歌,里面有句歌词叫,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走得稳呐站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特别的有感触,儿时我们姐妹五个身上穿的棉衣棉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用她那粗糙的磨出老茧的双手和一颗对我们的关爱的心,一针一线满满的都是爱的烙印。

我们小的时候穿的布鞋,棉鞋,无一例外全是妈妈做的。家里五个孩子,这一年四季光是做鞋子,都够妈妈忙活好久。那时可不像现在这般清闲,地里庄稼种得多活当然也多,白天要忙农活,晚上空了才有时间做针线。虽然那时我很小,印象却非常深刻,农村那时刚刚通电,经常停电,母亲总是在一盏煤油灯下为我们纳鞋底,织毛衣常常我们睡一觉醒来,母亲还在做针线活。

记得母亲做布鞋的流程: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母亲把洗得干干净净老小没用的衣服剪成大小不一的碎布,用面糊糊上一层又一层,我们方言叫蔽壳子。趁着大太阳晾干。在按鞋样大小剪下来心灵手巧的母亲用父亲工厂带回来的手套拆了绕成结实的线,在一针一线的纳鞋底。纳完鞋底做鞋面,在把鞋底鞋面缝合一双鞋就做好了。纳鞋底很费劲,需要用到锥子和顶针,母亲的针线活做得非常漂亮,鞋子穿着特别跟脚舒服。也因为如此长期这般操劳,母亲的眼睛都熬坏了。

那时候,我们这里还有个习俗,女孩嫁人前娘家是要做很多鞋压箱底,要送给包括婆家的所有亲戚与娘家的所有亲戚。我们姐妹几个出嫁时,母亲都不知做了多少双。在农村,一个女人勤劳不勤劳,贤不贤惠,仿佛只要看看家里老小脚上穿的鞋就知道了。

母亲的好手艺我们姐妹都没有学会,手工做的布鞋虽然实惠、舒适、轻巧,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各种款式时髦漂亮的皮鞋皮靴让人眼花缭乱。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再去穿,嫌弃太老土。母亲也年过古稀,年纪大了越来越老了,头发白了眼也花了,也不在做鞋了。可是勤劳的老母亲箱子里还有好几双千层底布鞋搁置着。前几天如获似宝的还拿了两双回家。

爱意氤氲,滑过似水流年,穿过光阴的缝隙,在回眸的斑斓光影里,无论何时提起往事母亲总是那么温暖那么美好亲昵,时时刻刻感受着母亲对我们那份浓浓的爱意和甜蜜。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如今我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每每念起这首诗,越来越能懂得母亲的艰辛,做为儿女对父母的愧疚感深有同感和体会。

在民俗信仰中,鞋子历来被视为吉祥物,鞋谐音“谐”,意为和合、协调、成就等,而且鞋都是一对,易于“成双成对”联想在一起。鞋”吉祥寓意“同谐到老”、“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如今虽然已经不在流行婚嫁做布鞋压箱底,更多的是到商店去购置。女子却仍然感觉一针一线手心里滑落的暖意,用爱织就的东西,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

此时,我正气定神闲,穿针引线,为儿子绣鞋垫,一针一线饱沾爱恋,灵动指尖,织梦行云,色彩斑斓,掌心里的温婉,针针线线是梦里的诗篇,祝福满满,爱意绵绵。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期待遥远的儿子深知,无论在天涯何处,妈妈都会为你祝福,那一针一线爱的情愫,绵长的倾注一定会让你行路安稳踏实,一生幸福安度。

责编:丁松    排版:丁智群

作者简介

  华继玲:网名宁心,湖北黄冈人。喜欢诗歌,散文,古诗词。作品散见《楚天都市报》《齐鲁文学》《中华文艺》。作品入选《中华文艺(第二届全国同体创作大赛作品选)》并获得一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