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小龙:行走小市镇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行走小市镇

安徽桐城 谢小龙

  小市,有焦仲卿、刘兰芝故居,是凄美的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也。久有游念,且有孔雀平台丁松显亮兄弟数次邀约,无奈俗事多,身子重,未能成行。适学校送学生去潜山参赛,搭个便车,成行!领导、教师带队,大队人马去天柱山旅游学校,识得路,熟悉考场。我呢!搭车去小市。
  至平坦,下车,换乘去小市。久等,不见班车,此处亦少出租,只好拦一小货车,上。与司机交谈,他知我去孔雀东南飞故地,远道而来,十分热情。师傅颇健谈。孔雀园不小,二期在建,到了,右行里许,小市老街。车停。我问:小市中学在哪?师傅一指,左前方。三层四层楼有几幢。可惜你进不了。门锁了。早已迁了。地址在你上我车时不远的地方。这么回事呀!
  下车,行不远,便是孔雀文化园,汉唐建筑,气派,气势恢宏的很!占地二千亩有吧!正前方,有围栏,几台挖掘机正闹腾得欢呢!风大,天燥,尘土飞扬,思想这偌大影视城,细看,费时不少,走马观花,似又得不偿失。下定决心,从围栏边寻一空隙,插过去,直奔小市老街。


  一里许,见一寺:永镇寺。主体结构多为近年修建,老旧建筑遗存不多,供奉菩萨金刚。并无特殊之处,退出。老同事黄应曾言,有庙处,附近多富裕,这其实是有道理的。可不,一旁,有扩建工程在建。前行,有工地,建桥。摊子铺得不小,砂多石多,钢筋成堆。不去管它。见不远处有一楼阁,钢筋水泥构建。近前,见二字"兴飞",问一人,答曰:望江楼。登楼可望长江?未见答。怕也是一知半解,知之不多,怕外人面前现丑吧。围楼阁转悠,西边见断碑残碣,年代久远的屋瓦,十有八九,此处历史上必有亭台楼阁。寻一进出通道,入,挺开阔,一面墙上有八仙过海壁画,画工粗糙,早已被风雨侵袭剥蚀。有门,锁,上不了二楼,作罢。


  此楼台近旁,一河,河道宽,归家后,微信问及显亮老兄。答曰:皖河。想必孔雀东南飞凄美传说,自此沿河西向越天柱,东去,顺河顺江,传播至九州四方的。小市到了。
  街道不宽。二层楼的楼房居多。眼见一幢破旧民房,门前尚开阔,晃过去。不住人的日子该是很久了。廊上,堆废砖旧瓦柴火,有一自流水塔,不高,水龙头有二,一废,一可用。水箱所处位置有限,一人高,奇的是,它不是当年百姓通用的玻纤水箱,而是将一缸开凿,连接起相关部件而成。这倒是少见得很。取手机,很拍了几张。顺街行,一楼房,体面得很,房亦高大,挂一牌,原来是修桥指挥部借用民房。门前见一老妇人。许是街面落寂已久,来人稀少,老妇人有相谈意。于是问:这房子,做时花钱不少吧?可不是,当年做时,可风光呢。不少人羡慕得不行。可以看看?行!老妇人引路,我随后。房有几进,见得出它当年的辉煌,也显出老妇的干练来。
  行走这小街,关门闭户的多,冷落萧条。时见坍塌平房,废墟也有整理成菜园。更让人唏嘘不已。行走百步,见一破败房屋,推门,开间不小,久不住人,内有杂物成堆,霉味重,退出。斜对面走来一人。问:你是他家亲戚?不是。来街上转转。哦!早搬走了。


  谈几句,知此公是店老板。入店,家伙什不少呢!多是农村动用之物。上面积满灰尘,看得出生意萧条到极点了。本想买包烟,见香烟牌子没几个,断了买包烟的念头。只听老板一声叹:东西卖不动哟!这街上十室九空,农村人城里去了。是的,是的!谈几句,告退。
  出,前行几步,有一标示牌:上街。又几步,见墙上有:前有炕房。炕房,孵化小鸡小鸭所在。看看。前行几十步,房多破落,屋见低矮。且行且观。西南向,有叉路,有幢房,小瓦屋面,低矮处,我手可及。近前,住无人,俯窗,里面黑七马乌,见不真切。炕房吧!
  算了吧。环视不远处有河,河边宽阔,啥河?无问讯处,作罢。又沿街上行,不远,街尽头,回走。
  三岔口处,沿来路,东北行。行百步,修路。见一高墙大院,门脸宽阔,问一老者。老者言:粮站!六几年建的,早荒废了。哦,荒废的日子是久了。早已暗淡了烟火踪迹。粮站大门正对一门,有两石狮,岁月留痕,年代久了。问老者:内里孔雀园。师傳好兴致!这里转转。自桐城来,看看小市,看看孔雀东南飞。这不就是,你看。顺其手指,果然门头上”孔雀东南飞”牌匾。入园。


  不远,见园内植有紫薇枫树不少,杂草丛生,冷落的很。西向,地势略高,有柏若干,苍劲、茁壮,有形。有一墓,墓冢不高,正面有碑,上书: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字,汉隶体,朴拙,飞金。有一香炉,有香烛痕。近旁有一破碎成几块的瓷质香炉,见年月,应该是很精美的。墓前徘徊许久,南行,该是管理处,该是关门歇业许久的气象了。门前、廊下,有柱础,断碑残碣。
  东西向,有一亭,顶早已不见,柱见坍塌,竹林中孤寂冷落,取手机,留影存念。上前,近亭,细打量,亭子历史并不久远,钢筋水泥结构,失之维护,无人过问。不远处有中年夫妇二人,侍弄菜园,递根烟,谈起来。男子告诉我,当年建园,有人管理,游人不少,多少年,青年夫妇来去的也不少喂!这几年,影视城建了,街上人也走得差不多。荒芜了。有唏嘘意。谈会,我慢步园中,见一池,弯月模样,不大,应该很深。脑中一念起:该不是兰芝"举身赴清池"之池塘吧!立于池塘边,面对焦刘之墓,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萦绕脑子里。是兰芝人不够貌美,上不得厅堂?是兰芝生性懒怠,下不了厨房?是兰芝夫妇二人情不投意不合,因而不能执子之手?是兰芝婆母生性恶人容不得善良柔弱的儿媳?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左右这一家三口思想念想?……总之,悲剧发生了,引千百年来多少人悲叹感慨。
  出园,寻一路,回起点。见一中年一青年妇人,问:焦吏巷,在哪?中年妇人答:千百年,不见影了。青年妇人言:千年土地八百主,我们一直在此生活,焦吏不焦吏事,从不想。也是!又取手机,拍照几张,有门牌编号:小市镇001。
  晚归。梦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也……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谢小龙,池州师范毕业,现在桐城望溪学校从事教育工作。


附:投稿及稿酬发放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