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林杯征文】何京燕:脱贫进行时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本文系第二届意林杯(小市-三桥)中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获奖作品

脱贫进行时

小市初中901班 何京燕

  “爷爷,脱贫示范户,什么意思啊?”看着写有五个金色大字的牌匾,我疑惑又担忧地问爷爷,“脱贫了,会不会又要花很多钱为爸爸买药?”

  “放心,你爸爸的药,还是一样的报销。”爷爷用袖口仔细地擦拭着那块牌匾,“没想到,老了,还能脱掉箍在头上几十年的‘穷箍咒’……”

  爷爷生活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所以和他的表妹结了婚——穷对穷,愚对愚,绝对的“门当户对”。

  爷爷现在还经常责怪自己当年的愚蠢,因为他和奶奶“门当户对”的直接后果是,爸爸和姑姑都长得矮小,属于二级残疾。特别是爸爸,年轻时身体还说得过去,但三十岁以后,各种疾病就接踵而至,什么高血压、低血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闹一闹”。不久,肝、肾也相继“请假”和“罢工”,只能靠药物勉强鼓励它们“工作”。祸不单行,爷爷因为劳累和焦虑,胃部出了问题,不得不做手术。

  家里仅有的两个劳动力不仅不能挣钱,还要花钱治病——本来就一贫如洗的我家,雪上加霜,债台高筑。

  就在我家陷入绝境的时候,村里镇里的干部来了,为我家办理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各项手续。爷爷一开始也并不太在意,更不抱什么指望,以为只是一种形式。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错了:村里的两名干部和几名党员几乎每天都要到我家来,帮助我家把住房修缮一新,还专门请来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爷爷、奶奶和妈妈种植药材。爸爸吃的药很贵,但在他们的努力下,几乎全额报销。

  我清楚地记得国庆长假的一个上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几位叔叔笑逐颜开地走进我家,亲切地和爷爷握手,然后将金闪闪的“脱贫示范户”的牌匾双手捧给爷爷,还再三询问爷爷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叔叔们一走,就有了本文开头我的疑惑和担忧。爷爷把牌匾擦得一尘不染后,挂到大门头上,再一次对我说:“孙女儿,你一百二十个放心,叔叔们都说了,脱贫不脱政策,他们正在商量着给我家建新房呢……”

  “敢情,这是脱贫进行时啊!”我开心地笑了。

  指导老师:陈宗平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何京燕,怀宁县小市初中901班学生。

  注:所有赞赏款50%奖励给作者,50%用于意林杯作文比赛奖励基金。感谢您对学生的鼓励!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