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雪艳:没有孝顺的儿子,就没有孝顺的媳妇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没有孝顺的儿子,就没有孝顺的媳妇

山东德州 刘雪艳

  几年前的那个春节除夕,八十岁的张老太太,拄着拐,向她的几个儿子家走去,每年每家50元的赡养费,还得她亲自去讨要才会给。大儿子和媳妇都在院子里站着,却并没有让老娘进来的意思。儿子拿出50元,塞给她,还呵斥了老娘两句。儿媳妇嘟嘟囔囔,数落着婆婆的不是。大意就是,你当初偏心某个兄弟,如今别指望我们,找他去给你养老之类的。老太太在街上边走边哭。
  生了四个儿子,晚年反而没有依靠。儿子和各自的媳妇们互相推诿,总觉得自己吃了亏。这个说,老娘没给我们看孩子,那个说,老娘给你们盖的婚房是新的,我们是旧房子。
  在普通中国人的家庭里,男人是想当然的一家之主。大事一般都是男人说了算。假如一个家庭没有孝顺的儿子,又哪儿指望孝顺的媳妇呢?你自己的亲妈你都不放在眼睛里,没事儿就骂两句,踹几脚,凭啥指望没有血缘关系的媳妇高看你妈一眼呢?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最是难处,诸多媳妇和婆婆互有怨言,明争暗斗。正如有个小故事这么说:一个老太太坐在街头和人聊天,有人问,你家闺女出嫁后过得好吗?老太太喜上眉梢,说:好着呢,嫁过去之后,啥活儿女婿都抢着干了,天天睡到自然醒,也不做饭,婆婆做,想逛街就逛街,想买啥买啥,可享福啦!又问,你家新娶的媳妇如何?老太太不满意地说,可倒霉了,娶了个姑奶奶。也不做家务,让我儿子干,天天睡懒觉,就知道打扮,逛街,不会过日子,花钱如流水。
  天下无不是之亲妈,亲闺女,却有不是之媳妇和婆婆。说起来,烟火人生里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多的是一地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在当事人的心里激起怨怼的火焰。媳妇有怨言,跟谁唠叨,自然是要跟枕边人唠叨的。这个时候,做儿子的立场就非常重要。


  做儿子的,也有看不惯亲妈的时候,偶尔也会跟媳妇唠叨两句。比如你看我妈越来越嘴碎了之类的。假如媳妇随声附和,并且继续深挖下去,做儿子的马上断喝一声,不许说我妈的坏话。媳妇乖乖闭了嘴。有这么几次,日后在婆婆面前,总不敢放肆。我的妈我骂可以,你不能骂,就是亲媳妇也不行,正如我的孩子我打行,邻居敢打就拼命。这是底线,这样的底线,小孩子都懂得固守,不然就是一顿鸡飞狗跳的狠掐。
  那些成家后没有守住底线的男人,就让自己的娘受了苦。自然,这不是说丈夫不能疼爱自己的媳妇,夫妻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媳妇受了委屈,一定要安抚,化解,平衡,不可以愚孝。人人都想要公平,这公平在社会上都不会得到,一家人,谈什么绝对的公平,只有利益面前的互相迁就,宽容和忍让。
  佛说,种善因结善缘得善果。大多数的中国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是爱若珍宝,无私付出的。请给予老去的父母以基本的温饱和关爱。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雪艳,山东德州人,德州作协会员,业余写作,多篇文章发表在报纸副刊和微信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