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辉:​难忘那年大雪飘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难忘那年大雪飘

安徽淮南  邹辉

  年年大雪飘,那年永难忘。

  那是1969年冬天,是我作为知青下放到洞山公社姚北大队四队务农的第二个年头。刚过大雪节气,那鹅毛大雪可就亟不可待地扑天盖地而来,且下起来没有停过。生产队的许多老把式都说从来没有见过下这么大、这么久不停的大雪。往年农村的冬季都是比较闲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大家伙都可以有事没事的挤在牛屋里烤火拉家常。可是69年的这个冬天注定不一样。原因就在于队里夏季就要收到手的庄稼,眼睁睁地看到被一场无情地洪水破堤淹没。所以,为了扼制肆虐的淮河水,当时的市抗洪指挥部下决心利用冬季农闲之际加固淮河大堤。号令我们洞山公社和工农、淮丰两个公社的上万名民工,立即投入到千军万马战风雪,战天斗地修河堤的大潮中去。当时我正在大队宣传队,此时奔赴“千军万马战犹酣”的治淮前沿,不仅是我们宣传队的神圣职责,而且更是我们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书写激情四射的青春诗篇的大好机会。

  雪花飘飘挡不住我们修堤的决心和意志,即使你老天爷故意考验我们,想想看,既然拉开了大战的序幕,就让我们用“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行动,来做最好的回答吧。我十分清楚地记得,每天早晨天刚亮,大家伙就在激昂的东方红乐曲声中,牵着牛,拉着车,扛着锹,抬着筐,打着红旗喊着口号走上了千军万马修河堤的战场。每天的百里长堤,尽管是雪花飘飘不停歇,都是红旗招展人欢马叫、歌声嘹亮喊声震天;每天的百里长堤都是“穆桂英”、“花木兰”和“小老虎”“新农民”战斗队在风雪中你追我赶。三个公社的老少爷们和妇女儿童们,在风雪交加的河堤上谱写出“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交响曲。我们宣传队除了参加修堤外,空余时间得及时地把工地上涌现出来的新气象编成节目进行战地宣传。诗人们总是感慨“登泰山感受它的历史底蕴,看黄河领略它的磅礴气势”,看看我们千军万马战风雪,战天斗地修河堤的气势,那气势远超登泰山看黄河的气势,说他惊天地泣鬼神也不为过啊!就这样经过大家伙日复一日的风雪鏖战,新修的淮河大堤在我们的手里逶迤百里,你说我们怎么能不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无限感慨啊。

  特别记得竣工的那天恰逢全公社贫代会的召开,公社革委会让我们姚北的宣传队和姚南的宣传队到会上助助兴。我当时在宣传队样板戏唱的不错,队里就安排我在贫代会上来一段。“学英雄见行动”我是当仁不让,更何况我刚刚从河堤上征战胜利归来,理应一展歌喉尽抒豪情壮志。冒着鹅毛大雪我们来到了大礼堂,在贫代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中我站在了舞台的中央,我望着一张张可亲的笑脸,仿佛看见董加耕、邢燕子他们在农村书写“身居茅屋,心忧天下”的雄心壮志;眼前又出现了“雪花飘飘不停歇,千军万马修河堤”的壮观场面。于是我唱了杨子荣的《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那段。一句共产党员刚出口,立即赢来代表们暴雨般的掌声,真让我热血沸腾,当我唱到“革命的智慧能胜天”时,丹田里鼓动着的是风雪修河堤的那股豪气,和着掌声伴着高亢的嘎腔在大礼堂久久回荡·····

  那年的冬天,是我作为知青走向社会的起点,那年“雪花飘飘不停歇,千军万马修河堤”的冬天,既是我迈步人生的初步亮相,也是我书写人生的第一份答案。所以不能忘,真的不能忘那年大雪飘啊····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邹辉: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诗、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百余万字发表于全国、省、市各类报刊。出版个人文集《杂拌集》。作品荣获2011年首届,2013年第二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二等奖,2012年中国散文华表奖优秀作品奖。作品入选《散文里的中国》,《淮南情怀》下卷,2014年《中国最美散文100篇》。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