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小龙:桐城有个黄驷(师)岳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桐城有个黄驷(师)岳

 安徽桐城 谢小龙

  黄驷岳,桐城金神黄墩人。国民革命军人。军中行走凡二十余年。有人称其乃抗日名将,未必。然亦国之干城,一响当当可堪重托之革命军人。
  识黄公名讳,不少年头了。其时年青,得暇,常绕老城走动走动。城中文庙常布展,依稀记得有张玉良画展、秦始皇兵马俑列展……频次高,撩人眼目。
  一日,见文庙有书画展,入。一不起眼处,见对联一副,字若拳大,铁划银勾,力透纸背。功底深且厚兮!端庄、大气,字里行间且透出一股子精气神。一时间,觉苍茫天地间一股浩然正气奔涌而来。
  款:黄驷岳。
  适逢一老一少,亦缓步至文庙。老者应六十有余。对同行小年青说:驷岳,老家金神。未及成年,家道中落。赤贫,走投无路,从军。好学不倦,食君禄,忠国事。小年青应道:我真不知道舍。
  观老年,腰板直,吐字,中气足。着装,不俗。眉宇间亦有浩然正气。一足,微瘸;一掌,有明显伤残。我总觉眼前这位老者,枪林弹雨里摸爬过。
  抗战时节,革命军人,守土有责。话虽如此说。但跑的跑,溜的溜,不在少数。也有无能者,战事一开,不是枪炮不如人,技亦不如人,与寇一触即溃。驷岳公不同。他好读好写,练兵不懈,求贤若渴,问计方家。有周亚夫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遗风。了得的很!


  您不说,我咋知?小年青嘟弄了一句。
  前走,胜利街,尽头,西拐。相府后花园。他的司令部就设那厢,偶有乡民亲朋师友至,大壶茶,几大碗烧的炒的,比士兵的伙食好不到哪。无酒。饭毕,总长叹一句:国难时期,我桐乡民尤苦。怠慢众亲朋了。
  黄公,立如松。战守,如钉如楔。真能人。听人说:私下里接济新四军粮饷弹药,有次还私放新四军高官家眷过其防区。让上官生疑,后遂一直不受重用。用人不疑自古难哟!
  这倒有意思。接着听。
  若干年后,几次听孩子二家婆说到黄驷岳。老人家是娘家黄墩的,还有近亲在黄墩,所述不外黄公少小时事,解放了,与家人有了联系。多鸡毛蒜皮事。


  有次,与老家大横山的开心大姐谈及一七六师一团于大横山同日本军人大战事首末,曽问:黄驷岳,曾驻军桐城,司令部设在二中对门相府后花园,不知是否属一七六师序列?答曰:十三游的。本家潘兴,追随黄公,官居团长。后投诚,接受改编。建国后,新疆做副师长。
  前几天,读一则资料: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欲迁昆明,组建西南联大。一部分师生需步行,自陆路去昆明。计教员11人,学生267人,军官4名。黄时为团长,奉张治中令,任领队。
  至4月28日,于昆明唐继尧墓前,黄取出花名册,点名,毕,交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我把你的学生都给带来了。一个都不错,一个都不少,我现在就交给你。
  干练。能耐。
  黄公驷岳,桐地人不应忘记;国人亦当记取。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谢小龙,池州师范毕业,现在桐城望溪学校从事教育工作。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