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结高:牛 爷(三)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牛  爷(三)(中篇小说  ) 

安徽怀宁 刘结高

第七章
  一九八九年又是一个繁忙的五月。这天牛爷照常天刚亮就起床,打开门一看:远山近树、牛栏草垛都埋没在浓浓的晨雾里,视觉空间被严重挤压,让人内心感到逼仄。牛爷自语:“这雾一下,天就热了”。他上完厕所,洗漱完毕,便与老婆说:“春娥,我今天去给二妹家做地,你也去吧。”春娥说:“我今天还要洗被子,要么你把月月带去。”秋月听见后,像一枚弹簧似的从床上弹起来!又蹦又跳:“呵!呵!到二姑家去啰!”
  牛爷牵出那条水牛,扛起木犁,指示老牛:“低头!”老牛温顺地低下头,让小秋月踩上,然后将头抬起,小秋月便熟练地顺着牛脖子爬到牛背上,向春娥摆摆手:“妈妈再见!”春娥淡淡一笑:“月月再见。”
  二妹的晚饭弄得特早,牛爷父女俩到家时天还未全黑。远处牛爷隐约望见门前还晾了许多衣被,家里却不见灯光。便与女儿说:“你妈不知疯到哪去了?这么晚还没回来。是不是在四叔家看电视?今年我家也买部电视好不好?”月月高兴地说“好!”来到门前,牛爷把月月从牛背上放下,将牛送至栏里,一看大门插了锁,但未锁上。便朝四下里喊:“春娥!春娥!”四周静悄悄的不见回音,不祥之兆瞬間裹挟了牛爷,他一下恐慌起来,慌慌张张地跑到四先生家。四先生一家正趴在桌上边吃饭边看电视。牛爷问:“老四!春娥来过吗?”四先生一家见牛爷脸色煞白,说话时声音都变了调,也紧张起来!答道:“没来呀!怎么?她不在家?”牛爷把话哽在喉咙里说不出,眼泪却滚了下来。四先生急慌慌地催着家人:“快!到各家去找找!”说着自己就出门了。
  庄子里像有人扔了一颗炸弹,瞬間炸开了锅!人们又一次挤满了牛爷家三间小屋,但这次都是带着一脸的凝重和疑惑。大家把这几天关于春娥的所有信息都搬了出来,做着各种猜测,屋里像夏夜的蛙田一片聒噪。突然四先生说:“牛爷,看看家里少了什么东西没有?”四先生这一说,大家幡然醒悟,都說:“对!”牛爷迅疾跑到房里一查:小布袋里少了三百元钱;春娥当初带来的那只包和新买的几件衣服也不见了。四先生一擂桌子:“别猜了,一准是跑了!”众人哗然。
  人们各自演说着自己的版本,褒贬不一。这时的牛爷像一坨水牛屎,赖在墙根下,双手抱头,嘤嚶哭泣。口中反复叨唠着:“我对她那样好,为什么她还要走?为什么?为什么?……”他哭着,喊着,用拳头敲自己头!后来竟然放开嗓子嚎啕大哭起来!这嚎声让众口缄默,一个个茫然无措。此时所有的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只能用各自的叹息、流泪,默默地陪着牛爷伤心……
  许久牛爷的哭声才渐渐小下来,转为哼哼唧唧的啜泣。这时还是四先生说话:“长福哥:你别太伤心,你想,你家五百元钱,她只拿三百,说明她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再說,临走前还把家里收收洗洗,说明她对你对这个家是有感情的。这次出走或许是回去看看孩子和母亲。说不准过两天就会回来。如果过几天不回来,你就和老表到湖北去一趟。你现在这个样子会吓着秋月的。”四先生的话得到大家一致赞同,都说:“四先生说得对。牛爷,听四先生的没错,不要恼了,别吓着孩子”。四先生的话似乎真的让牛爷缓释了许多,他站起来向大家哈腰:“我一人无福,连累一屋,大伙白天忙累倒,晚上还跟着操心。好吧,都回去休息吧,我没事。”乡亲们一散去,牛爷的家立马显得空前的寂静,这让牛爷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他拖着双腿到厨房去烧水,坐到灶下,泪水又涌出来,抹不干,源源不断地往外涌……


  晚上牛爷偎着秋月,靠在床头,脑海中回放着三年来春娥的点点滴滴,忍不住又嘤嚶啜泣。
  第二天,两个妹妹、妹婿,“舅兄”、“舅嫂”,和庄里得空的老人都来看牛爷,见牛爷双眼红肿;眼袋下耷;面色憔悴;连胡须都白了,一夜间仿佛老了十岁!众人看了为之心痛。
  牛爷与“舅兄”协商到湖北去一趟,“舅兄”立马答应:“明天就去!”于是牛爷便做启程准备:一、委托四先生在村部开来一纸《证明》;二、将水牛和秋月托付给二妹。第二天,牛爷背上包袱雨伞,与“舅兄”一道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踏上了千里寻亲的征程。
  这是牛爷生平第一次走出省门,好在“舅兄”是位老江湖,坐船乘车,住店吃饭都轻车熟路。他们在麻城县买了一张《湖北省地图》,一查,哪有什么“白泽公社”?他俩都茫然了。细细查来发现麻城县有个白果镇,二人猜測这白果镇可能就是春娥口中的白泽公社。于是二人来到白果镇及其周边,拿着春娥的照片走访了五天,结果一无所获。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不知要寻的人身落何方?万般无奈他们只得拖着疲惫的身心回来了。牛爷不吃不喝蒙头睡了一天一夜。
  一段时日以来,牛爷心力憔悴,寝食不佳,成天耷拉着脑袋不说一句话。人们几次看见他竟把粪桶当水桶挑进厨房里;还牵着牛吃人家庄稼,当人家大喊四五声时他才回过神来。庄里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的为牛爷捏一把汗。
  这天夜里牛爷依然想:这春娥到底是何方人氏?怎么来无影去无踪的?她为什么来又为什么走?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天仙配》里的七仙女。仙女下凡与董永做了百日夫妻,后来为了董永免遭天庭伤害,才被迫满过董永返回天庭。莫非这春娥也是上天派来与我牛爷续前世未了的情缘?续完情缘她就得回去。我牛爷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一条汉子,既然缘份已尽又何苦死死纠结?上庄的心益,下庄的心河,他们一生恐怕连女人的手都未曾摸过,何况我现在还有一个秋月,比他们幸福多了。想到这里牛爷豁然开朗!对!我要好好培养月月,让她成为刘家庄上第一个女大学生!人生一旦有了追求,心中就会燃起希望,脚底下就有了劲道,这人就精神了。
  牛爷忽地有了生机,像一只被暴雨淋透后的公鸡一扑棱翅膀飞到草垛上,抖落一身的雨水,昂起头,朝天空打了个响鸣!我们原来的那个牛爷又回来了!大家都为此而高兴。从此牛爷无论是上山下畈还是到户上做工,水牛都是秋月的坐下骑,一家三口不离不弃。
  改革的大潮不断地推陈出新,人们的认知也日新月异。青年人不再把自己托付给黄土地,他们纷纷放下锄把走向城市,在新的空域建起利益城堡;与牛爷同时代的人也走出田畴,背上挎包到全国各地“跑码头”,赚回来丰厚的利润。辽阔的田野里只有老人、部分妇女和儿童,人欢马叫的农村一夜间萧条了。可牛爷不能走,他要照料秋月,还有水牛。他坚定的固守着自己的一方水土,在属于他的一亩三分地上播撒着日月星辰,收获着自己的一年四季。
  几年下来,牛爷的家境被村里人甩开了几条街。牛爷是当年第一个拆出老宅的,可现在许多人家都建了第二代新房,有的已开始建楼房了。家家都添置了自行车、手表、电视机。而牛爷的家仍然年年“涛声依旧”,唯一现代化的就是那台摇头电扇。但牛爷怡然自得,他看着秋月一天天的长大、懂事,他心里就暖着一炉火,热乎乎的。
  转眼之間秋月上小学了!上村小这天,秋月上上下下一身新:粉色的连衣裙;白色的长袜;白色的凉鞋;背着淡绿色的书包,一对羊角辫上飘着两只红色的蝴蝶結,走在一群孩子中像一朵跳跃的云彩。牛爷挑着新桌凳在队伍后面看着,自信的挺直了腰板。


第八章
  这秋月还真的没让牛爷失望,在学校认真学习,深得老师的喜爱;放学回来还主动做家务,晚上自觉地写作业,她每晚写作业时牛爷都静靜的陪守在桌旁,他觉得看女儿写字比看电视剧有味道。他说:“电视剧都是假的,刁子演,孬子看。”
  因为村小离牛爷家也就一公里左右,所以牛爷不时地拿点新鲜菜蔬、鸡蛋鸭蛋、黄鳝泥鳅之类的与老师们联络情感,借机跟老师说:“我家秋月如果不听话,先生们尽管责罚!古话说:‘先生打人无人保’。”老师们很感动,都说:“牛爷通情达理,是难得的好家长。”有付出才有收获,有奋斗定有辉煌。小秋月的成绩果然不凡,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三名,乐得牛爷见人就夸他女儿聪明乖巧。金灿灿的《奖状》贴满了牛爷家半堵老墙,这些《奖状》以无可抗拒的魔力勾连着每一位来者的眼光,驱使来人近前欣赏。这时牛爷就会得意地靠上去,讲解着每一张《奖狀》的来由。来人无不夸赞,说牛爷幸福的日子不远啰!牛爷心中就灌满了蜜。
  一九九九年,秋月如愿已偿录取了当地的皖山中学。学校离家有十五六里,是一所久负盛名的老牌完中,这让牛爷的脸上又添了几分光彩。上学那天牛爷不仅给秋月一身新装,还特意给自己买了一件白汗衫和一顶白草帽。牛爷一头挑菜米,另一头挑装衣物和书本的木箱,木箱上放了被子、草席、蚊帐、水瓶、脸盆等,一路风尘来到学校。抬头见又高又宽的大门楣上拉着横幅,上面有五个金光大字。一进校门眼便花了,到处都是高楼,一幢接一幢;到处都是人,一堆挨一堆;他迷糊了,不知往哪处走。秋月说:“爸,你先歇歇,我到前面看看。”牛爷将担子放到一棵大梧桐樹荫下,甩把汗,望着满校园川流不息的人,心里惊叹:这学校几大!不像村小学几间房子,一泡尿撒几个来回。孩子们在这里读书,真是前世修来的福。
  秋月看过校门旁的《新生入学须知》,再在《新生栏》里找到了自己所分的班级,便带着父亲来到了“一0四班新生报名处”,再到“新生缴费处”。缴费处窗口前排着长龙,牛爷站了足足一个小时才挨到窗口。费用项目繁多,分门别类三四个人收費:书籍费、学杂费、簿本费、资料费、住宿费、晚自习费、课桌费、保险费、校服费……牛爷这下慌了,一次性就交出了六百多!接下来又是交柴火费、买菜饭票。临走时他塞给秋月十元零花钱,翻开兜底只剩下五毛钱了。这时已到了午饭时间,牛爷用五毛钱在街上买了一个馒头算是一顿中餐。
  晚上,牛爷在床上翻来复去地睡不着:一则,与他朝夕相伴十三年的女儿突然间离开,这心里有说不尽的落寞;二则,担心着女儿在学校是否吃得好,睡得好?会不会受人欺负?她的学习能不能跟上班?三则,这上了中学其费用要大得多,我要想尽办法挣钱。他谋划着:下半年再多看一头猪;大伯一家进城了,明年把他家的几亩田全接过来,另外再压缩一些开支。他想:秋月的开支不能压,女孩子家又是正长身体的时候,吃的穿的一样都不能少。最可行的就是自已把烟酒戒了。对!戒烟戒酒!牛爷说戒就戒,第二天他把剩下的几支烟钉在秋月《奖状》旁,警示自己是抽烟呢还是让秋月读书?
  牛爷就是牛爷,他就凭着一股毅力把烟戒了!并不像四先生,手头紧了就戒,手头松了又抽。反反复复糖果瓜子吃了几蛇皮袋,结果烟瘾还越戒越大。
  烟倒是真戒了,可这酒每天还是要饮几杯,否则干活就没劲。但牛爷却把每天的四两压到了二两,并且早上决不饮酒。牛爷一人揽下了六亩田的农活,而且还养猪、养鸡、养牛;春夏两耕,还要到户上去犁田耖田,白天忙不完的活就晚上加班。常年是白天干农活,晚上背着电瓶下河捕鱼捉虾,抓回来的鱼鳖虾鳝全送到集市上去换钱存进秋月的“学费罐”里,自己连汤也舍不得喝一口。有一次电瓶漏电,差点把小命丢在河里;收割晚稻移桶时,牛爷用麻绳套着打稻机的两个桶耳像牛拉耙一样背着稻桶一步一步往前拱。就在牛爷拼着命挣学费时,秋月却正在一步步朝着反方向滑行。
  初二伊始秋月就渐渐坠落学校周边那些不法商贩的营销陷井。起先他们用“摸奖”的手腕来吸引学生扩大销售:每购二元钱物品便获得一张奖券,拥有十张奖券便可参加一次“摸奖”。奖品自然是店家的商品,大到一杯奶茶,小到一枚橡皮。“摸奖”方式很简单,商家先自己在一些小纸片上写好不同的物品,再将写好的纸片折合,扔进一个铁皮茶叶瓶里,摸奖人将手伸进去取出一枚纸片,然后就可获得纸片上所写的物品。中奖率100%!但从没有人摸到奶茶。为保证“摸奖”方案的有效推进,商家又推出了賒账的新举措,并对引荐新顾客的学生进行回扣“奖励”。接下来他们就引进了老虎机、游戏机,最后开地下录像厅。


  秋月就陷在游戏机里不能自拔。晚上9:30老师查铺结束,全体熄灯就寝,11:00学生酣睡入梦。忽地窗外几声“猫叫”,秋月悄然下床,于是几道黑影飘过墙头,幽灵般消失在黑夜里……
  期中是第一轮还账期限,秋月估计已欠下二百多元了。老板已经催过一次,她知道如果这周不还,下次便是“打手们”上门了。所谓“打手”就是本校几个拿着父母的钱虚掷年华的小痞男生。他們常隐藏在这些小店里抽烟、喝酒、赌博。谁要是拖着老板的钱不还他们就会把你拦在避静处修理你!秋月自然害怕。秋月既不敢偷,更不敢抢,唯一的办法就是榨老爸的油。回家路上秋月想好了说辞。吃过晚饭,秋月说:“爸,学校叫我下周去县里参加数学竞赛”。牛爷一听兴奋至极!说:“好哇!”接着问:“参加竞赛的是不是学习最棒的?”秋月说“那当然,我们班就我一人。”牛爷激动得一连说出四五个“好!好!好!……”秋月却愁着脸说:“好什么呀!还要交钱。”牛爷问:“多少钱?”秋月说:“报名费就要八九十,还要坐车、吃伙食,总的要一百五六十。”牛爷果断的说:“我给你一百八十,你给爸拿个奖回来!”秋月咧着嘴:“好!”
  参加完数学竞赛后,秋月又参加了物理竞赛,还有英语竞赛,乐得牛爷逢人便说:“我家月月又去县里参加竞赛了!”听着的人便说:“刘家庄要出女大学生啰!”牛爷憨笑着:“嘿嘿!不晓得可有那坟山?”
  期终成绩单把秋月吓出一身冷汗!成绩栏里只有政治写了64分,其余科目均在及格线以下,其中数学34分;英語28分!秋月睁圆双眼,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成绩,一怒之下便把成绩单撕得粉粉碎碎,抛向空中。飘出去的是片片纸屑,落下来的是斑斑血泪。她把一箱书全拖到了废品收购站,换了十六元五毛钱,而后默默的收拾行礼,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学校。
  晚上,她辗转反侧。第二天,她去了同学家。就在这天下午,年轻的班主任骑着自行车找到了秋月家。这时的牛爷正在田里拣稗子,听说班主任来了心中窃喜!想着:“一定是秋月竞赛获奖了。”三下两下洗去腿上污泥,匆匆忙忙跑回家。远远地就跟主任打招呼,把主任迎进家里,随手抓起一件衣服擦桌子、凳子,请主任坐。然后就从房里端出一瓢鸡蛋进了厨房。班主任见了,立马拽住他,说:“大叔,别忙。坐下来我们说说话。”牛爷这才忸怩地坐下来。班主任先问了牛爷的家庭情况,再介绍了秋月本学期在校的表现和期末的考试成绩。牛爷听了如同五雷轰顶!脑袋嗡一声便一片空白。班主任见牛爷脸色惨白,嘴唇不停地颤抖,整个身子都在抽搐,后面的话他就不敢说了。他看着眼前这位憨实的农民,再看着这个家,仿佛时光倒回到七十年代。他突然觉得他失职了,作为秋月两年的班主任,竟然不知道她家如此贫寒。他甚至觉得秋月的滑坡是自己的责任,他感觉他现在不是坐在学生家里,而是坐在被告席上。他内疚地抓住牛爷的手,深情地说:“大叔,秋月成绩下滑是我的责任,我对不住你,对不住秋月。”牛爷这才缓过神来,说:“老师说哪里话,是我家孩子不争气。要说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我一个孩子都管不好,何况老师面对的是五六十个孩子。我的责任,我的责任……”
  班主任要走,牛爷送至门口。班主任回头又抓住牛爷手说:“大叔,秋月回来你好好说,千万不能发脾气,现在孩子都娇气,如果弄出什么事来,后悔就晚了。”牛爷心头一颤,觉得主任提醒得好,便连连点头。牛爷送走班主任再回来,发现桌上茶杯底下压了二百元钱,他抓起钱撵出來,叹口气又回屋了。


第九章
  牛爷坐在桌边,蜷缩着身子,右手捂着胸口,他感觉心里在滴血。他怎么也想不到秋月会变成这样,还学会了撒谎。他又是擂桌子又是揪头发。这时秋月回来了,看见父亲这般光景吓了一跳,忙问:“爸,怎么啦?”牛爷不看她也不理她,几分钟后才说:
  “班主任来过”。秋月惊悚地叫道:“啊——”
  然后深深的低下头。
  十几分钟的沉默后,秋月怯怯的说:“爸,我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你打我吧!”牛爷提高了嗓门:“打你有用吗?能把成绩打回来吗?”又是一阵沉默。秋月说:“爸,现在学费很贵,就是我考取了我家也念不起。我与同学约好了,下半年就去浙江打工”。牛爷忽地将桌上茶杯“啪”地摔在地上,然后“呯”地一声把自己关进房里。秋月痴痴地望着房门。
  晚上家里没有生火,也没有亮灯,父女俩把各自关在房里。半夜牛爷悄悄起身,把耳朵贴在女儿房门上,听见里面有抽泣声。
  天亮牛爷便到四先生家吐苦水。四先生听后十分惊愕,说:“你现在怎么打算?”牛爷说:“我想让她继续念书。老话说:“养儿不读书,不如牛马猪。只要她念,没钱我卖血、卖肝!”牛爷的话让四先生震惊!他激动地说:“好!秋月的工作我来做。”牛爷说:“那就拜托了。不过我还有个想法,如果秋月同意再念,我想把她转到你校。”四先生思索片刻,觉得这个想法不无道理,便说:“行。”牛爷又说:“能不能给她弄个留级?”四先生挠挠头,感到为难。随即又说:“好,我来想办法。”牛爷高兴地回去了。
  吃过早饭,四先生把秋月叫到家里。秋月历来尊重四先生,因为她每次拿《奖状》回来,四先生都奖励她本子和笔。她小学所有稿纸都是四先生给的。四先生语重心长地跟她讲了读书的重要性,讲了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了“秋月”这名字的来历,秋月听着听着,突然哇地暴出喷泉般的哭声来!哭了好久。而后抹干眼泪说:“四叔,我对不住我爸,我听你的,我要重新站起来,好好读书!”四先生摸摸秋月头,高兴地说:“这就好”!
  牛爷买了两瓶酒,一条烟去感激四先生,四先生无论如何不收,后来牛爷发火,要将两瓶酒砸了,四先生无奈只好收下。后来,四先生将这礼分成两份,一份送给学校主办学籍的王老;另一份送给了秋月的新班主任。
  政策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在四先生的不懈努力下,秋月的转学和“病休”都办妥了。
  新学期秋月如期进了四先生的学校。四先生的两个孩子分别上了大学和高中,师娘也在学校食堂谋了一份差事,他們在学校有个小家,工作时间都住在学校。秋月吃住都在四先生家里,这使秋月在老师和同学们心中多了一些份量,秋月的学费也得到了相应的减免,还享受了一定的困难补助,老师们都很关心和同情秋月。


  两年后秋月果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重点高中,这让牛爷乐不可支!上了县重高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门槛,这后一只脚就得拼命迈了。牛爷决定放弃一切营生,到学校旁租间小屋,陪着女儿一同冲刺!
  后来秋月终于圆了牛爷的梦,被外省的一所师范大学录取,现在在夏门某中学任教。
  2015年,政府将牛爷三间土坯房拆除,在原地基上建了三间红瓦房;还接通了自来水;两个妹妹送来冰箱彩电;女儿为其装了太阳能,安了抽水马桶;村里把水泥路修到了牛爷门前。
  牛爷现在每月享受着六百元“五保”补贴,而且,用电用水,吃药看病全由政府买单。另外,他手中还有六亩多农田,现在田不种了,全部转给种粮大户,牛爷每年能获得近两千元田租还外加政府农田补贴。牛爷不种田,但仍然养牛。每年腊月他宰两头牛,牛肉虽每斤比市场高出了5元,可仍然不到半天就抢购一空。
  因为牛爷的牛吃的是天然草,喝的是天然水,现杀现卖,没半点掺假。有人问牛爷:“养牛赚了不少吧?”牛爷“嘿嘿”的笑:“也就几千块钱,反正比养猪划算。”
  这天牛爷身着加长羽絨服,脚穿黑色牛皮棉鞋,来小镇上割肉。肉店前一群老人成天围在这里谈天说地,见牛爷一身穿戴,都说:“牛爷好有福呀!”牛爷“哈哈”大笑:“我有福,你们谁没有福?依我看,我们十四亿中国人都有福!不但赶上了好时代,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个好领导。你们看,美国无论经济、军事,还是科技都号称世界一流,可出了个‘特离谱’总统,人民照样遭殃!一场新冠肺炎,几个月内就死了几十万人,国内乱成一锅粥,还像疯狗一样咬我们!”牛爷的话引来一片喝彩!大家热烈鼓掌,都說:“牛爷讲得好!”
附:
刘结高:牛 爷(一)
刘结高:牛 爷(二)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刘结高,怀宁县黃墩镇人。1954年出生。1972年秀山高中毕业后,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过农民,拉过板车,做过三年木匠。1978年考入怀宁师范,2014年退休。退休前任原三桥二中物理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