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如此直截了当震撼话语的是法国先锋女作家:杜拉斯。 生猛的杜小姐 杜拉斯真正享誉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女作家,是她晚年写了一部带有强烈自传性质的小说《情人》。多年过去了,少女时代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依旧历历在目。跟《百年孤独》那种世界级经典一样,《情人》一开头,即把读者的心给勾住了。 《情人》开头 好的作品开头就赢了。如此动人的表白,简直比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还动人。 1984年《情人》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而此时距离她少女时代,那段惊世骇俗的爱情,已经过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电影《情人》宣传照 1991年,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把这部小说搬上银屏,由梁家辉和珍·玛琪主演。 同小说一样,电影唯美压抑又大胆热烈,宣扬着爱情的新定义: 没有道德束缚的近乎纯洁的欲望,才是爱最核心的本质。 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对的人邂逅、相知、相恋是刻骨铭心的悲哀。因为在那样的时间和空间里,除了爱,什么也给不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爱才变得纯粹,窒息。 《情人》的男主东尼比简大12岁,他有钱但懦弱,英雄又奴性,“她的英雄气概,是我,他的奴性,是他父亲的金钱”。 电影《情人》剧照 他不敢反抗父亲,背叛家族,在财富和现实面前,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战后多年过去了,物是人已非,杜拉斯已经经历过几次结婚、离婚和生子,出版了一些不好不坏的作品《毁灭》《她说》《无耻之徒》《广岛之恋》《琴声如诉》《写作》等。 而他从在西贡办私立学校,已经成为当地富婆的杜拉斯母亲那里得知,她已经开始写作,成了作家…… 于是,他带着他的女人来到巴黎,然后怯生生地拨通了她的电话:“是我”。 仅这两个字,仅这一个声音,便能勾起55年前的那段闪电雷鸣。 电影《情人》剧照 他的声音依旧胆小,和过去一样,并且颤抖。 他对她说:“是我。你好。” 爱是什么? 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 记得拜伦的《春逝》吗?
还记得《廊桥遗梦》的那个家庭主妇与西部牛仔摄影师那触电般爱情的惊鸿一瞥吗?也许人的一生——绝对的爱情,有且只有一次。 《廊桥遗梦》剧照:撩人的摄影师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越南的胡志明市),父母是法国小学校长,母亲是小学的老师,他们都背井离乡来到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 母亲是个好强的人,当年之所以能从“优秀的种族”法国,来到印度支那那个“低贱的种族”,是为了发财,然后融入上流社会。 在杜拉斯7岁那年,父亲去世,成了这个本就不富裕家庭的转折点——因为他们家更穷了。 幼年丧父,贫穷破碎的家庭,也在她潜意识中埋下了“恋父”的种子。 童年的杜拉斯,已经是个美人胚子 15岁时,她被送去西贡公立的中学读书。 16岁遇到中国男人李云泰(越南名字“黄水黎”),而他就是小说《情人》中华侨富商独子东尼的原型。 李云泰的父亲是印度支那的房地产开发商,靠给当地人盖房子暴富,据说在当地拥有5000套豪宅。 2年后,18岁的杜拉斯回到法国,20岁在巴黎大学读书,攻读法律和政治经济学。 青年杜拉斯 1936年,出生于律师世家的男朋友罗贝尔·泰昂姆入伍,杜拉斯拿到了政治经济和法律学士文凭,在管理殖民地的信息处找到工作。 3年后,25岁的杜拉斯与罗贝尔结婚。 杜拉斯与罗贝尔 婚后第二年,她对美男子迪奥尼·马斯科洛一见钟情,“他是个美男子,非常美的男子。”如杜拉斯所愿,婚后第四年,她婚内与马斯科洛公开相恋了。 也许对她而言,只有这样,生活才足够刺激。也许是因为太清醒了,她需要找些东西来麻痹自己,打法寂寞。 过度地酒精,有时候让她成日成日地昏睡,不洗头也不换衣服,眼睛总是半睁半闭,她的身材肿胀地不再优雅,像一个落魄地流浪汉。 晚年的杜拉斯 她在《物质系列》中写酒精,把它美化文艺得要死:
虽然杜拉斯可以用文字给自己的嗜酒自圆其说,但酒精麻痹击垮她的神经,却是改变不了的。 过度饮酒除了让身材浮肿,更要命的是,她神经经常错乱:
好多次,小情人以为杜拉斯活不过当晚,他最后送杜拉斯去了医院。 但是杜拉斯却拒绝用任何方式来戒酒,她找各种理由让小情人接她出去,“为了酒,宁愿死”。 而在不嗜酒的时候,杜拉斯是个优秀的裁缝和厨师。 她和小情人住在山顶上,生活隐士而田园。她的闺蜜芒梭回忆道:
芒梭也惊叹她的厨艺:
杜拉斯的最后一部作品《这就是一切》,跟她的晚年一样“超脱于世”: “我的眼前一片空虚……除了空虚什么都没有……我们不是两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孤单单。” 1996年3月,在爱与欲里肆意飞扬了一生的杜拉斯去世,享年82岁。这个最后的情人陪了她16年,扮演她的情人、朋友、司机、护士、打字员、垃圾桶……直至终老。他在杜拉斯去世后也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我的情人杜拉斯》。 ![]() 晚年杜拉斯与杨·安德烈 虽然杜拉斯一生的高光时刻是创作了《情人》,但在她生命的尽头,她却坚持认为《大西洋底来的人》是她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这部电影由杜拉斯导演,42分钟的电影里,只有杨一个演员,然后就是杜拉斯的配音。电影完成于1981年,是他们在一起后的第二年。 1982年,杜拉斯给杨的信中写道: “我们彼此相爱,没有孩子,没有未来,你是个同性恋,而我们彼此相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