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在故宫深处的“老人院”,被誉为小紫禁城,旺季也极少有人去

 北京范儿 2021-01-22

在故宫,经常会听到东六宫、西六宫,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这两处是皇帝妃嫔的住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故宫还有外东路和外西路的说法,其实这两处宫殿群是专门为前朝皇帝的妃子安排的住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藏在故宫外东路的“老人院”——宁寿宫建筑群。

宁寿宫建筑群的主人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乾隆皇帝,宁寿宫宫殿群是乾隆皇帝在退位前开始修建的,历时5年的时间建成。那么乾隆为什么要煞费苦心、花费重金修建这么一处宫殿群呢?这话还要从一次起誓说起。

据说乾隆皇帝从小就深受皇爷爷康熙皇帝的喜爱,甚至教养在康熙皇帝的跟前,从小的耳濡目染,这让乾隆皇帝对康熙皇帝极为推崇,一生都致力于向自己的皇爷爷看齐。康熙皇帝8岁登基,在位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乾隆皇帝登基的时候,就立下誓言,说自己在位的时间决不超过康熙皇帝。其实乾隆说这话的时候,无非是像康熙皇帝致敬,完全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因为他继位的时候已经25岁,那个时候年过50就是长寿了,哪怕高寿的康熙,也不过活了69岁,这已经极其罕见了。结果连乾隆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够活到87岁。眼看自己已经在位60年,乾隆皇帝为了履行承诺,宣布禅让,退居太上皇。既然已经不是皇帝了,就理应把后宫让给新皇帝,自己住到故宫的“老人院”去。向来喜欢奢靡的乾隆皇帝,打算重修一座宫殿群,在那里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这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宁寿宫宫殿群。

宁寿宫宫殿群,可以说就是一座缩小版的故宫,它的布局完全是按照故宫仿建的,比如前庭后宫、东中西三路、御花园、戏楼一应俱全,号称宫中之宫。宁寿宫的前朝建筑有门口的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分别对应故宫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其中皇极殿正是太上皇处理政务、接见朝臣、举行庆典的地方。宁寿宫的后部又分为中、西、东三路。中路有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和已毁的北三所,西路就是宁寿宫版的御花园,俗称乾隆花园,主要建筑有倦勤斋、古华轩、遂初堂、符望阁等,景观的别致程度完全碾压御花园。东路主要建筑有扮戏楼、畅音阁、阅是楼、寻沿书屋、庆寿堂、景福宫、梵华楼、佛日楼,其中最值得说的就是畅音阁,它是故宫中最大的戏楼,共有上中下三层,放眼全国也堪称之最。

可惜的是,直到乾隆皇帝驾崩,他也没在宁寿宫住过一天。因为过于贪恋皇权,在退居太上皇的那三年,乾隆皇帝依然是大权在握,不愿意为新皇腾位置。后来,真正入住宁寿宫的人是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的时候,慈禧太后就是从宁寿宫仓皇跑路的,临走前还让小太监把珍妃推入了井下,那口珍妃井就在宁寿宫宫殿群的最北端,也是宁寿宫宫殿群最后一处景点,出了珍妃井之后,就是故宫的出门神武门。

宁寿宫宫殿群内设有钟表馆和珍宝馆,因为需要单独售票,哪怕是在故宫的旺季,游览的人也十分有限,尤其是在将宁寿宫宫殿群放在游览路线的最后一站。此时,天色已经渐晚,坐在乾隆花园的长廊上,感受着周围古建筑带给你的宁静,才不虚故宫之行。

1

END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