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算做自由职业之前,强烈建议你看下这篇文章

 小猫倩倩 2021-01-22

    喵~时间过得好快呀,又到周四啦。

    可能是大家通常在年后换工作的缘故,最近好多喵粉来问我关于职业转换的问题。其中被问得最多的是“你当时为什么要辞职”“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做自由职业,应该从哪里开始?”

    翻看了一下历史文章,距离我上一次写“自由职业”相关问题已经过去了两年。这期间,我的心态、经历的事情都发生了不少变化。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当时没有写到的一些东西,还有我自己经历过这些变化之后新的想法~

    1

    两个重要的心理准备

    每次有小伙伴和喵说“我想做自由职业”,理由通常都是不用上班打卡、没有老板约束、收入高。这些都是事实,压力更大了也是事实。
     
    我不赞同贸然辞职,也不是说“一定不支持大家做自由职业”。我只是把自己经历过的真实感受告诉大家,各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决策~
     
    1

    收入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 


    离职之后,我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是收入焦虑。

    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是现金流准备,还是存款准备,但依然会有担心。别看离职前工资只占收入的20%,但是它带来的确定性和安全感却是“有一单没一单”的高收入所无法比拟的。
     
    其实从选择做自由职业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陷入“收入焦虑”,总是觉得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明天就要抱着破棉被睡桥洞了。这种焦虑一直延伸到了离职4个月以后,我签约了百度问答,每个月有固定的4k多的稿酬。从那一刻起,我的心才稍稍放下一些
     
    手百问答到期之后,今日头条的运营老师找到我,又签了一年。头条号真的对创作者非常友好,加上青云计划,我每个月税后有大几千的稳定收入。
     
    虽然两年签约带来的稿酬比起其他项目带来的收入不算特别多,但它们为我内心的“安全感”做出了巨大贡献。
     
    头条签约到期以后,我自己的创业项目带来的收入已经为我攒了足够的存款。到2020年,我的理财收入已经超过我离职时的年工资了。不仅如此,刘丞在微软工作了一年也渐渐稳定下来,省着点花的话,他一个人的收入可以覆盖掉我们俩全部的开支。
     
    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摆脱“温饱”层面的收入焦虑。
     

    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赚得多了反而更焦虑呢?我认为这种焦虑主要源于“不确定性”一开始做自由职业也好,后来选择创业也好,它都没办法提供固定工资“每个月一定会给你这么多钱”的安全感。你可以根据固定工资计划好自己的开销,而“不确定”的情况下,总有一种“这个月花超了,下个月就没钱了”的危机感。
     
    这也是我想给“辞职做自由职业者”的小伙伴第一个劝告——一定要做好面对“不确定性”的心理准备。你看我,外在条件都准备好了,什么存款啦,收入来源啦,balabala的,但还是会有焦虑。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一个很容易有不安全感的人,最好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做基础。类似于前面签约百度、头条,后来的理财收入一样,它可能占比不算多,但起到的是一种“让内心更平静”的作用,内心平静了才能够专注于做更重要的事。
     
    如果你已经结婚的话,有一个收入稳定的另一半也会减缓不少来自“不确定性”的压力。所以当刘丞提议,创业初期我公司需要帮忙,要不直接入职我公司的时候,被我果断拒绝了。

     
    2

    时常出现的自我怀疑 


    和焦虑时常相伴而生的是自我怀疑。

    特别是当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我时常会有“我这样做是不是真的错了?”“我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是不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其实根本做不好”这样的想法。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要不然放弃算了”。
     
    全职做自媒体的那段时间,每天从睁眼到闭眼想的都是今天写什么、阅读量怎么样。阅读量稍有下滑,我的心就跟着提到了嗓子眼,想着“我是不是写的不好,大家为什么不爱看”;哪天掉粉比较多,我就会想“为什么他们要取关我,是不是不喜欢我”。
     
    而我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接广告的价格是跟着阅读量波动的,特别是当有广告主指出来“你这个阅读量不稳定啊,价格便宜点呗”的时候,简直心灵暴击。
     
    每一个创作者都经历过“才思枯竭”的阶段,我也不例外。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表达欲非常旺盛,恨不得一天写N篇,把自己过去十几二十年想说的话都一次性告诉大家。经过这样一段短暂的“爆发期”之后,就会陷入瓶颈期——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无话可说。
     
    这个阶段,风格也比较固定了,会有读者评论“写来写去都一样”“没什么新意”“没意思,取关了”。每当这种评论出现,哪怕只是100条评论里面出那么一条,都会让我陷入“我是不是其实不适合写作”“我是不是像他们说的一样,江郎才尽了”的自我怀疑。
     
    我也有朋友是做其他类型的自由职业的,并不都是自媒体。但当大家面对自己短期内难以突破的一个境况时,“自我怀疑”的情绪却是相同的。

     
    3

    我的解决办法:信息降噪 


    收入焦虑也好,自我怀疑也好,都是因为已经走过了那个阶段,所以才在这里跟大家分享那个时刻偏向于负面的感受。而真正面临这些问题的那段时间(各位可以回溯历史文章列表),我写的文章是很正能量的。
     
    因为在真正经历这些的时候,我的状态是非常脆弱的,心理能量很低,听不得一点质疑的声音。从我宣告离职的那一刻就有不少评论说“走着瞧,你早晚会后悔”,有一批人在等着看我笑话。如果在自己真正处于负面的时刻展现自己的脆弱,别人可能只是随口一说,我就心态崩了。一旦心态崩了,做事情是很难做好的,失败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加强自我怀疑。
     
    这是我常用的一种“渡过难关”的方式——我把它叫做“降噪”。就是在自己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时,让与这件事无关的信息统统当做噪声屏蔽掉,不给任何人破坏它的机会,这样就会只专注于眼前了。
     
    “降噪”是我想分享给大家的一种增加自信,或者是让心情好起来的很有效的方法。
     
    如果我一整天心情都特别down,只有某个时刻是开心的,我就会把这一刻的开心发一条朋友圈。这是为了给自己加油打气,同时也避免收获一些负面的言语进一步让情绪变糟糕。

     

    2

    最重要的是心理资源


    很多同学都认为,做一件事,正确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你看,我2017-2018年写的文章都是各种方法论。如何学习、如何读书、如何专注、怎么理财这一类的。
     
    类似地,很多同学也会认为,做自由职业,重要的事弄清楚是“做什么更赚钱”——写作更赚钱、当摄影师更赚钱,还是做视频更赚钱。
     
    但是后来,我自己经历了越来越多的事情,发现“方法论”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你有心去找,各种图书、知乎和Google,有大量的、免费的、唾手可得的资源等你搜索;想要人手把手教,也有各种机构的网课。只要你下定决心开始做,知道“如何做”并不难。
     
    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我认为是心理资源。包括前面讲的如何面对两大敌人——焦虑和自我怀疑,这是面对负面心态的能力。正面的有做一件事的源动力,坚持和耐心,从零开始学习的勇气。

     
    我们有个小伙伴,是我第一期写作训练营的学员。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新媒体,也没有一个好学校的title可以做涨粉的背书,2018年年底才刚开始从零开始学习这些知识。他主要的学习途径就是报各种网课、看各种书(不像我一天动辄上高价课想着偷师高手走捷径)。刚开始的时候他写的非常一般,通常一个人坚持一段时间看不到反馈就放弃了,但是他很有毅力,一直坚持自己看书、学习,花了很大力气去钻研,现在成了一个文字和视频领域都很厉害的博主。
     
    我们业务最近刚刚开始涉及视频领域,感到困难重重,各种琐事都在请教他。两年前他还刚刚入门,是我写作课的学员,如今在视频领域他已是我的老师
     
    我其实是那种“三分钟热度”的人,三分钟做出成果了有反馈就很容易继续下去,三分钟看不见结果就放弃。而且我还很容易丧,心情不好就不工作。他一直在鼓励我,给我加油打气,push我往前走,还各种现身说法讲他之前走过哪些弯路,后来都怎么解决的。
     
    在“坚持”还有“对探索新事物的耐心”这两点上,相比于他,我真的自愧不如。我擅长的是盘活手里的资源(主要是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完成一件事,还有把自己已有的东西整合成产品或服务卖给别人),以及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能力。我喜欢看到当下回报,同时也很容易急躁,经常一烦就不搞了扔到一边,心情好了再捡回来。
     
    刘丞说我探索新领域的过程就像猫抓毛线球,抓了半天都没找到线头,就生气了丢在一边。过几天不甘心又把它捡起来再抓一抓,还没找到线头,又扔了。又不甘心,周而复始,直到有一天找到线头了,骨碌碌抽出来一条线,越拽越长,就沿着正轨走下去了。

     
    我觉得吧,咱们都是普通人,很难会有人像张一鸣、黄峥那种看到高于常人的机会、并且“开创一个新时代”的魄力。那我们也不用给自己那么高的预期,不用想着预判趋势正确才能成功什么的,因为真的做不到。
     
    我们只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好了。虽然大家都在说内卷,但我始终相信,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
     
    比较容易做自由职业的选项,诸如文字和视频自媒体,自由摄影师,包括有些同学做通过互联网的咨询服务,只要你不是刚通网,平日经常看看公众号刷刷b站微博知乎,总能看到这些信息。你只要看到哪个人做得好,恰好又是你感兴趣的领域,然后着手切入就行了。
     
    具体到“怎么做”,真的特别简单。就是上网查一查,看看有没有相关书籍或者网课,如果是网课社群这类的,你就可以以此为起点接触到一个从业者,了解到更多信息,然后下去自己学就完事了。
     
    最难解决的还是心理资源方面的问题。诸如——我要不要辞职?我学这个有用吗?我做不好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会不会是智商税?是不是骗人的?学完没回报怎么办?坚持不下去怎么办?上完课真的能赚钱吗?看完书能赚钱吗?什么时候能体现在收入的变化上?
     
    以及真的下定决心开始做之后,当面对焦虑和自我怀疑,能否坚定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它们吞噬。
     
    我个人认为,有良好的心理资源,小到做自由职业自给自足,大到创业经营一家成规模的公司,事业上都不会太差。

     
    那怎么丰富自己的心理资源呢?
     
    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有三点。其一是超出你认知的理论,如果你认为它是对的,那就要真正相信它,而不是表面接受其实存疑比如你看到书里写的什么穷人思维,什么要投资自己,都接受也都认同了,但是花钱买课的时候还是顾虑“没回报怎么办”,其实就还是不相信啊。不买当然立省100%,既不会被割韭菜也不会被收智商税,但是就别再纠结“我为啥没进步”这种事了,风险和收益都同时存在的么。
     
    我自己在买课的过程中也是交过很多“智商税”的,有的大几千甚至上万的课,听完了感觉一言难尽。但没办法么,这就是沉没成本。也有招过“特别能讲,但是实干不行”的人,付出去的工资也算是沉没成本。但不接受“有沉没成本”的风险,也会错过一些真正对我有帮助的人和知识呀。
     
    其二是多和别人交流,要打心底里允许、承认别人某方面比自己好。你要相信,一个人如果他做出了厉害的业绩或者是成果,他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如果总是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虽然在心里说服了自己“他没啥大不了的,我其实比他厉害”,一时心里暗爽,但其实对于自己的成长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为学习的第一步是要承认自己不足,自我优越感很容易让人停在原地。
     
    其三是不怕失败。其实前面说的“自我怀疑”和“焦虑”某种意义来说都算是“害怕失败”的表现。这个问题就比较宏大了,解释不清楚,三言两语很容易显得像喊口号,改天新开一篇来写吧。

    祝大家都能从事自己心仪的工作~

    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帮喵点个“在看”,可以动动小手让更多人看到喵~感恩~

    微信现在的推送不再按照时间顺序展示,而是根据互动量出现。为了防止喵粉们和小猫走丢,快来把【小猫倩倩】公众号“设为星标” 吧~(已经设置过的同学就不用重复操作啦)~

    赶快跟着动图设置一下吧👇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01 | 作为一个健身废柴,我是怎么坚持这项运动一整年的?

    02 | 我的2020年度复盘:这一年,对于「成长」有了新的理解

    03 | 考试之前,强烈建议你看下这篇~

    04 | 总是止步不前?也许并不是你的能力出了问题

    05 | (完结篇)记录考前焦虑是怎样被治愈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