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活寄生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鉴益堂 2021-01-22

独活寄生汤

一、古方简介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9g,桑寄生6g,杜仲6g,牛膝6g,细辛6g,秦艽6g,茯苓6g,桂心6g,防风6g,川芎6g,人参6g,当归6g,芍药6g,干地黄6g,甘草6g。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痹证。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二、临床新用

(一)内科疾病

1.支气管哮喘

【案例】某男,42岁。患者受凉后咳嗽吐风泡痰,轻度喘气,此后受凉则发,且逐渐加重。此次复发,微恶风寒,咳嗽吐风泡痰,气喘,呼吸困难,喉中闻水鸣声,张口抬肩,动则喘剧,倚息难卧。以支气管哮喘(内源性)、阻塞性肺气肿人院,经10日抗感染、祛痰、支气管解痉等西药治疗,效不佳。患者端坐呼吸,咳嗽喘气,吐风泡痰,张口抬肩,喉中闻水鸡声,大汗淋漓,双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干燥,胸呈桶状,肋骨平行,肋间隙增宽,双肺可闻哮鸣音,肝在右肋下扪及,剑突下5cm,质中硬。白细胞8.9x10'/L,中性粒细胞占69%,淋巴细胞占21%,酸性粒细胞占1%。胸透:双肺呈中度肺气肿征。中医诊断为寒哮,证属风寒外束,肺气失宣,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治宜补肝滋肾,益气活血,疏风祛寒,标本同治。拟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细辛6g,牛膝、甘草各10g,秦艽、防水、肉桂各12g,独活、桑寄生、川芎、当归、白芍、茯苓、杜仲、党参、地龙各15g,熟地、黄芪各20g。2剂,水煎服。

二诊:咳嗽气喘、大汗淋漓明显缓解,能平卧,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继服前方2剂,咳嗽哮喘平息,唇转红,已能下床活动。再守原方,每2日1剂,临床治愈出院[萧泽民.独活寄生汤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陕西中医,1990,(7):318]。

【按语】支气管哮喘,现代医学认为属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用中医方法来调节脾肺肝肾的机能,使其紊乱或低下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阴平阳泌,则诸病悉愈。但在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此病时,一定注意有无热象,如有明显热象,必须待火降热清后才能使用。

2.慢性肾炎

【案例】某女,31岁,已婚。患慢性肾炎5年余,坚持中西药物治疗,症状虽有减轻,但尿蛋白波动于(++~++++)之间,平时除感腰膝酸软、畏寒喜温、头晕乏力外,或见轻度面浮肢肿。诊见:面浮少华,身体消瘦,双下肢轻度水肿,按之凹陷,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细弱。尿蛋白(+++])。此乃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水湿停聚所致,治拟搜风祛湿利水,滋补肝肾。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独活、杜仲、怀牛膝、当归、白芍、防风各10g,泽泻、茯苓、党参各12g,桑寄生15g,川芎6g,细辛3g,肉桂2g,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浮肿消退,精神好转,余症亦减,尿蛋白(+)。守方治疗2个月,诸症全除,体重增加,尿蛋白(-),病遂告愈。1年后复查肾功能,亦属正常[杨志伟.成方活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2):92]。

【按语】独活寄生汤,是孙思邈为冷痹缓弱,腰痛挛脚者而制订。后世医家多用于痹证日久,正虚邪实者,以其确有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之效。本例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范畴。因既呈腰膝酸软、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肝肾气血不足之象,又显面浮肢肿等水湿停聚之证,试用独活寄生汤治之,药中病机,数载沉疴,不期而愈。

3.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案例】某女,62岁,2001年2月16日初诊。患者有糖尿病史10年余,近1个月来腰膝酸软,手足麻木不仁,犹如虫行,酸胀不适,肢体末端尤甚,下肢明显重于上肢,时有疼痛,遇寒痛甚,人夜后明显加重。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肝肾阴虚,气虚络阻,治宜滋补肝肾,n祛风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桑寄生30g,鸡血藤25g,独活、茯苓、木瓜、党参各15g,秦艽、当归、川芎、生地各10g,赤芍12g,肉桂6g,细辛3g。每日1剂,水煎服。张二诊:服7剂后,诸症减轻,上方去防风,加威灵仙15g,党参加量为30g,加减治疗2个月余,诸症基本消失。后改服养血荣筋丸及壮腰健肾丸,调理月余痊愈[王秀芝.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北京中医杂志,2003,(2):36]。

【按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血痹、不仁范畴。其病机为糖尿病(消渴)久治不愈,使正气虚衰,脉络空虚,正虚邪凑,外邪乘虚入中经络,使脉络痹阻所致。本例患者病程日久,年过6旬,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外邪入侵,脉络痹阻。方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以使气血足而外邪祛,肝肾强而病痛愈。

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案例】某女,48岁。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半年余,由于服用激素面部虚胖,激素停药后周身乏力,纳差,双下肢酸痛沉重,两足跟疼痛,双上肢肘关节以下麻木疼痛,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弱。查血小板36×10°/L。属中医肝肾亏损、气血不足之痹证,治宜补气血益肝肾、祛风止痛之法。处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寄生30g,太子参、熟地各20g,独活、秦艽、川芎、当归、牛膝、炙甘草各10g,赤芍、桂枝各12g,细辛、防风各6g,每日1剂,水煎服。圣射)二诊:患者服药15剂后,在县医院查血小板63x10'/L,诸症基本消失。予以人参归脾丸及杞菊地黄丸巩固疗效,治疗2个月后查血小板恢复至正常范围。后随访已工作[王秀芝.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北京中医杂志,2003,(2):36]。

【按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疑难之症。医者不拘泥于西医病名,按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拟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使临床症状得愈,而其原发减少的血小板也随之上升至正常范围。在临床中,凡遇有血小板减少,伴肢体麻木疼痛、双足跟酸痛、舌淡苔白、脉细弱者,余均用本方加减治疗,而每获良效。

5.雷诺病

【案例】某女,14岁,2000年1月18日初诊。双足疼痛6天,6天前因居住潮湿,致双足疼痛难忍,不能行走,恶寒喜温,昼轻夜重,某医院曾以脉管炎论治无效。刻诊:面色苍白,双足从足背至小趾肤色青紫,呈对称分布,肤温低,局部无肿胀,舌淡苔白,脉沉弦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体温35.6℃,冷水试验与握拳试验均阳性,双足跖趾关节透视正常,曾在外院行双下肢血流检查结果正常。经皮肤科检查后,确诊为雷诺病。证属寒邪阻络,治以温经散寒止痛。方拟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独活、桑寄生、党参、牛膝各15g,秦艽、肉桂、木瓜各10g,防风、甘草各6g,细辛3g。每日1剂。 小木,员起二诊:服药3剂,病情大减,双足青紫转为潮红,肤温较前为高,并能下床活动。再进7剂,双足疼痛消除,皮色正常体温升到36.5℃,随访1年未复发[胡方波.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举隅.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3,5(7):59]。

【按语】雷诺病属中医寒痹范畴。本例年仅14岁,肾气不足,又久居湿地,寒湿之邪循经入络,阻塞气血运行,遂成本病。方中独活、秦艽、防风、木瓜祛风湿、止痹痛,细辛散阴经之寒、且能止痛,牛膝、桑寄生补肝兼能祛风湿,党参、甘草补益正气,肉桂温通血脉,祛风散寒。诸药协力,使寒邪祛,气血充,则此病痊愈。

(二)骨科疾病

1.颈椎综合征

【案例】某男,53岁,干部。患者常落枕,颈部酸痛不适2年余,两上肢痛麻已半年,且渐剧,方药无效。诊见: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均受限,两侧颈肩部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X片示:颈椎生理弯曲反张,第5、6椎体前后缘均有明显骨质增生,第6椎体前下缘骨刺断裂且与椎体前下缘形成假关节,第6椎体棘突后有项韧带钙化影。诊断:颈椎综合征(神经根型)。拟独活寄生汤,去肉桂、杜仲、牛膝、茯苓,加葛根、丹参、红花、桂枝,3剂。施以旋转复位方法矫正偏歪之棘突,每日按摩1次。:二诊:诸症悉减,活动自如。再进上方4剂后痊愈,随精6年,未见复发[王德隆.独活寄生汤在骨科临床上的运用.1中医临床与保健,1991,(2):24]。

【按语】颈椎综合征常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多属外伤劳损及肝肾气血不足,兼风寒湿痹及瘀血等所致。症见颈肩臂掣引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甚至肌肉萎缩。治宜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为主,佐以活血化瘀,疏风通络。用独活寄生汤,去牛膝、茯苓、肉佳、杜仲,加黄芪、葛根、丹参、红花、桂枝、全蝎、娱蚣等药。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案例】某男,49岁,2001年8月17日初诊。患者腰痛、难以弯曲半年余,牵掣右下肢疼痛。经拍腰椎CT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牵引治疗,并口服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显。来诊时症见:腰膝酸软,难以屈伸及侧弯,于活动时腰痛加重,牵引右下肢疼痛,双足跟酸痛不适,纳可,眠安,二便调,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肝肾亏损,络脉痹阻,治宜补肾壮腰,疏风定痛。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桑寄生30g,独活、川断、杜仲、牛膝、威灵仙、木瓜、当归、生地黄、白芍各15g,秦艽、肉桂、人参各10g,防风、川芎各6g,细辛3g。每日1剂,水煎服。

夏二诊:服药4剂后,患者诸症明显减轻。又继续服用5剂后来诊,患者已弯腰自如,能干些轻微体力活动,遂以壮腰健肾丸治疗半月巩固疗效,随访半年后无复发[王秀芝: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北京中医杂志,2003,(2):36]。

【按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范畴,病变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主要原因是中年以上多有腰椎退行性变和骨质疏松症,腰椎纤维环变薄等变化,而致腰椎间盘易脱出,中药以补肾活络为主,改善本病而造成的局部软组织和神经根缺血,减少突出物质压迫神经根,造成的无菌性炎症及粘连,增强机体调节能力。本例患者正值中年,肝肾亏虚,络脉痹阻,治以独活寄生汤加味使肾充络脉通而获效。

3.隐性脊椎裂

【案例】某女,49岁,因腰痛前来就诊。自诉5.年前因背负过重之物,腰部闪挫,开始尚能忍受,以后日渐加重,遇劳累后腰痛尤甚,痛处不移,时轻时重。经某医院确诊为隐性脊椎裂,曾服用西药抗生素和镇痛类药,无明显效果。2日前又因劳累诱发,腰部痛而沉重,弯腰或转侧肢体及咳嗽、排便时疼痛加剧。诊见:面色不华,语言低怯,脊椎活动受限,腰椎至骶骨处压痛较甚,局部皮肤无红肿、灼热现象,舌淡,苔薄白腻,脉沉弦细。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0、血沉均正常,X线腰椎摄片示L3、L4骨质增生,骶椎隐性裂。脉症合参,乃为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寒湿邪气侵袭,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发为痹证而疼痛。诊为痹证,证属肝肾亏虚兼寒湿型,治宜滋补肝肾,温经散寒,除湿通络。处方:独活、桑寄生、秦艽、茯苓、杜仲、续断各15g,防风、牛膝、当归、赤芍各12g,川芎10g,炒薏苡仁30g,细辛5g,桂枝6g。3剂,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2次温服。

二诊:上药3剂服尽,疼痛大减。效不更方,嘱其原方继服4剂,以巩固疗效,后疼痛除,步态自如。随访2年,未见复发[邓兰芝.独活寄生汤加减临床应用举隅.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0):24]。

【按语】上述病案,为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认为属痹证范围。此乃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气乘虚而入,流注经络,营卫凝涩,闭阻不通所致。“初痛在经,久痛入络”,疼痛迁延日久,正气无力抗邪,致使病情发展,故疼痛日趋加重。气血亏虚,故面色不华,语言低怯。气虚湿盛,然湿性重着黏滞,寒邪收引凝滞,故腰部沉重而痛剧。故选用独活寄生汤,其方主治风寒湿痹,肝肾两虚,气血不足。方中独活、防风、秦艽、细辛、桂枝,祛风散寒除湿,宣痹止痛;党参、茯苓、甘草、当归、川芎、芍药、杜仲、牛膝、桑寄生,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和营卫。加用续断以增强补肝肾、壮筋骨,炒薏苡仁以助祛除筋骨之湿邪。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效。

(三)妇科疾病

1.原发性痛经

【案例】某女,26岁。月经期全身关节疼痛,经期腹痛7年。7年前经期淋雨受寒后,每逢月经前1~4日,即感周身关节酸痛,小腹隐痛,经期加重,畏寒喜暖,舌暗淡,苔薄白,脉沉弦略细。脉症合参,系经期体虚,寒湿内侵,经脉、胞络受阻所致。故拟用温经散寒,和血通络止痛法。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桑寄生15g,白芍12g,独活、桂枝、防风、当归、川芎、延胡索、牛膝、炙甘草各10g,秦艽6g,细辛3g,嘱经前1周开始服用。

二诊:服药7剂,全身关节酸痛未作,月经期间腹痛亦减。为巩固疗效,每于月经前服用上方,连服2个月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张秀梅.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痛经.吉林中医药,1991,(4):34]。

【按语】痛经一证,病因复杂,上述两例均为虚中挟实之证。在治疗痹证时,意外地治愈了患者所患多年之痛经,从而证明独活寄生汤不仅可用于痹证的治疗,也可用于因寒湿阻络所致之痛经。该方具有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养血活血、补益肝肾、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一方能疗多疾。

2.带下病

【案例】某女,28岁。患者曾于产后感受外邪,发为痹证,经治已愈,尔后终年累月,下流白物,时多时少,缠绵不断,迁延2载,每遇外邪或过累,则带下更甚。诊见:面色晦暗,头晕,腰酸腿软,气短心悸,小腹发凉,带下量多,清稀无味,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邪气羁留。治宜温补肝肾,补血益气,扶正祛邪,利湿止带。方用独活寄生汤化裁,处方:独活、桑寄生、熟地、杜仲、牛膝、党参、茯苓各15g,当归、白芍、川芎、肉桂心、细辛、甘草各10g,菟丝子、旱莲草、鹿角霜、黑芥穗各12g。

二诊:服3剂,带下骤减,余症好转。上方加淮山药、巴戟天各15g,继投7剂,诸症尽失。继予丸剂以善后,追访2年未复发[朴元才.独活寄生汤治疗带下病.新中医,1991,(12):41]。

【按语】此类带下病,皆缘体质素虚,邪气伤及肝肾,损及气血,复因肝肾之虚,气血之亏,肾失封藏,任带二脉失于固约所致。独活寄生汤具有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之功效,方证合拍,故获良效。

(四)皮肤科疾病

1.黄褐斑

【案例】某女,30岁,2000年10月初诊。面颊部生黑斑2年,予以西药内服外用无效,遂来诊。诊见:面颊部黑斑呈蝶形分布,前额口周均可见,黑斑表面平滑,无鳞屑,亦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平素关节疼痛,双上肢有麻木感,腰酸乏力。舌苔薄白,脉沉细弱。诊为黄褐斑。辨证为肝肾两亏,瘀血阻滞,治拟补益肝肾、活血祛瘀。投以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桑寄生30g,杜仲、川断、牛膝、熟地各20g,独活、秦艽、防风、当归各10g,白芍15g,细辛2g,川芎、炙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连服5剂后,关节疼痛、上肢麻木均消失,脸部黑斑稍变浅,继服20余剂而愈[钟翠琼.独活寄生汤新用举隅.江苏中医药,2002,23(2):41]。

【按语】黄褐斑是一种发于颜面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特点是呈蝴蝶状,常对称分布于颊部,斑片形状不一,边缘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中医称此为黧黑斑等。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肝郁、脾虚、肾亏是发病之因,气机不畅、气血瘀滞、颜面失于濡养为致病之机。气血不能润泽面肤,则面若蒙尘,血滞于颜面故发斑。本例黄褐斑,历时2年,已成肝肾两亏,气血两虚,瘀血阻滞之证,又患者关节疼痛、肢体麻木,故兼风湿阻络之证,选用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方中独活、秦艽补肝肾、祛风湿;桑寄生、杜仲、川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防风、细辛祛风止痛;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养血活血;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益肝肾、活血祛瘀之效,药后肝肾得补、气血流畅,则面斑自除;风湿去,则痹痛止。

2.雀斑

【案例】某女,41岁,2000年8月初诊。继发性闭经1年,面部渐生淡褐色至暗褐色斑点,小如针尖,大如芝麻,遂来就诊。诊见:面色萎黄无光泽,面部遍生斑点,口唇瘀黑,舌苔薄白,脉沉细。诊为雀斑,继发性闭经。辨证为肾虚宫寒,气血瘀滞,治拟温肾暖官,活血化瘀。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桑寄生30g,杜仲、牛膝各20g,当归15g,仙灵脾、仙茅、秦艽、防风、独活各10g,川芎8g,肉桂4g,细辛2g,吴茱萸、炙甘草各5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2剂后,无任何不适。继服10剂,面色稍红润,面部斑点开始减少变浅,月经未潮。继服30余剂,月经来潮,面部斑点基本消退,面色红润。嘱再服1个月,月经按期来潮,雀斑消退而愈[钟翠琼.独活寄生汤新用举隅.江苏中医药,2002,23(2):41]。

【按语】雀斑是一种发于颜面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其损害特征为淡褐色或暗褐色斑点,针头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数目多少不一,对称发生,多见于面部特别是鼻梁部及颧部等处。其中医病机与黄褐斑相同。本例辨证为肾虚宫寒、气滞血瘀,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方中桑寄生、杜仲、牛膝补益肝肾;独活、秦艽除风湿疗痹痛;防风、细辛祛风除斑;当归、川芎活血通经;仙灵脾、仙茅、肉桂、吴茱萸温肾暖宫;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起温肾暖宫、活血祛瘀之效,故收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