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中高风险区是如何划分的?会采取哪些防控措施?中高风险区域居民又该怎样应对?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一问 二问 落实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处置相关准备。 在做好低风险地区相关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划定防控区域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组织开展传播风险评估,以最小防控单元(如学校以班级、楼房以单元、工厂以工作间、工作场所以办公室、农村以户为最小单元)划定防控区域。适度限制一定范围内的聚集性活动。 2、启动强化监测。出现感染来源不明病例时,确定在一定区域范围的医疗机构,有传播风险的场所、单位和社区开展重点人群的强化监测。时限为自疫情发现开始,持续至末例病例报告后 14 天。 3、开展终末消毒。对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及其他可能受污染的交通工具和重点场所等环境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 在落实中风险地区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扩大防控区域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组织开展传播风险评估,以学校、楼房、工厂、工作场所、自然村为最小单元划定防控区域。 2、全面排查。组织开展入户全面排查,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者,及时送定点医疗机构排查和诊治。 3、限制人群聚集性活动。限制或停止一定范围内的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关闭相关场所。 4、区域管控。果断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管控措施,必要时可采取区域封锁,限制人员进出。在最后一例病例确诊后 14 天区域内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时,可解除封锁。 5、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建立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做好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隔离管理等准备与部署。 三问 切实做到以下七点: ★ 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和要求,服从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人员落实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自己的有关情况。 ★ 主动做好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建议早晚测量体温。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眼睛红肿、肌痛和腹泻等不舒服症状第一时间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石家庄发布(shijiazhuangfabu) 运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来源丨河北卫生健康 编辑丨王恩 责编|陈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