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耍赖的要不得 2021-01-23

纪时制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比如我们现在一般使用公历纪年,一年分12个月,一个月分别为28天、30天或31天不等。向上还有世纪,为100年,向下每天又分为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钟。我们在使用时一般常用到时间点和时间段,时间点就是具体某个时间,比如某年某月某天某时某分;而时间段是指一个时间区间,比如一场比赛从几点到几点,共历时几时几分。这一套的纪时制度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可以说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不能离开这种对时间的规定的。

那么,在古代,人们是采用什么样的纪时制度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二。

二分法

最简单的时间分段是'日出而作'的昼,和'日入而息'的夜了,古代法定的'昼'比日出到日入的时间段要长一些,这是因为将'晨昏蒙影'的过渡阶段也算做昼的缘故。如《晋书》中说'夫天之昼夜以日出没为分,人之昼夜以昏明为限,日未出二刻半(合36分钟)而明,日入二刻半而昏。故损夜之五刻以益昼,是以春(分)秋(分)昼五十五刻'昼夜的起点是随着日出日入而变的,所以是浮动的。

东汉张衡的漏壶,就是昼夜分为两个壶的,其漏箭上应刻有日出入点及百刻制的刻线。古代在'昼漏上水'之前的数刻,会击晓鼓,启关,放行人;在'夜漏上水'之后数刻,会击暮鼓,闭关,禁行人。这两次鼓声,是关卡的启闭信号,也叫做'关鼓'。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带箭刻的漏壶

五分法

《素问》中说'一日一夜五分之',也就是说昼夜各有五分,昼五分后来为'辰刻制'所取代,夜五分的'更点制'则一直流传到民国。

一,昼五分制(辰刻制)

在《史记》和《汉书》中都记载了'魏鲜决八风法',列举了昼间的六个时刻点:旦、食、日昳、晡、下晡、日入,这个六个时刻点将昼分成了五个时段。《隋书》说'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朝也叫做旦,禺也叫做昼。

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和一致的习惯莫如白天的吃饭时间,所以其名称也被用来计时。《白虎通》记载了古代帝王一日四顿饭的名称,分别是'朝食、昼食、晡食、暮食',不吃早饭叫做'废朝食',朝食又叫做'平旦食'。《淮南子 时则训》中的'蚤食'是指两餐制中的早餐,而'晏食'是四餐制中的昼食。《鬻子》说的'日中饱食'指的是三餐制中的午餐。普通百姓一般吃两餐,上午干活,到食时吃一顿,下午'下晡食'再吃一顿,后世又叫做'吃下午'。在50年代的北京,一些食堂在休息日只开两餐,开饭时间基本相当于'蚤食'和'下晡食'。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昼五分制及三种吃饭时间

表示整个时间段的用语叫做'终',如'朝终'、'终日'、'终年'等。在白昼报时,除早晚各一次的'关鼓'外,还有在'禺'段中的'下鼓'和在'晡'段中的'晡鼓',从汉朝一直到祖冲之父子时期,都规定在晓关鼓后十三刻(合3小时7.2分钟)击'下鼓',在暮关鼓前十三刻击'晡鼓'。到梁末改制,下鼓改到禺中点,晡鼓改到晡中点,到隋唐以后,下鼓、晡鼓在城市中似乎已不再实施,但是宋代的军中仍然存在晡鼓的制度。

我们今天常说的'下班''下课'等词中'下'的用法,很可能就是源自'下鼓'这个词的用法。

'日中'时也会击鼓,叫做午鼓,也叫做市鼓。古来日中为市,要击鼓以集众,唐代'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正午报时制度,流传很久,直到民国年间,南京还在狮子山鸣'午炮'。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天津鼓楼老照片

'关鼓'在各代略有不同,《史记》中说'关法,鸡鸣而出客',唐代于'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槌,辨色而止'。唐代贞观年间规定,每年九月一日以后,五更三点放鼓契,行冬令时间;到第二年四月一日以后,改在五更二点放鼓契,行夏令时间。鼓契是指挥击鼓的符契,《宋史》中记载有两种'一曰放鼓,一曰止鼓,制以木,刻字于上'。

唐代'日暮,鼓八百而门闭',五代梁'夜漏上水一刻,击漏鼓以闭',暮鼓晚于起更或夜漏上水约半更。

关鼓的槌数:唐代晓鼓三千,暮鼓八百。

晨昏击钟,《坚瓠八集》载'天下晨昏钟声之数,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节气,又有七十二候,正得其数。但声之缓急节奏,各处不同。吾苏(苏州)歌曰:紧十八,慢十八,中间十八徐徐发,两度凑成一百八。杭州歌曰:前发三十六,后发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声急,通共一百八声息。越州歌曰:紧十八,慢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另外,天津鼓楼的晨昏击钟也是一百八声,是城门早晚启闭的时刻。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昼五分制时刻图

二,夜五分制(更点制)

《隋书》说'夜有甲、乙、丙、丁、戊'《汉书 西域传》杜钦曰'斥候士,五分夜,击刁斗自守'《后汉书》卷二十六'卫士甲乙徼相传甲夜毕,传乙夜,相传尽五夜。卫士传言五更,未明三刻后《鸡鸣》',《鸡鸣》是卫士在殿前报时唱的歌曲,《宋史 律例志》中记载了景德四年定的《鸡唱》词及其使用的时日。报时人员叫做'更人'、'守更人'或'鸡人',也有称作'持更人'、'支更人'的。

更的起点在'夜漏上水',即'昏',叫做'起更'或'初更'。更的止点在'夜漏尽',即'旦'或'明',叫做'更尽'或'止更'。在正常情况下,夜间改更要击鼓,五更也叫做'五鼓',因为每更又分为五点,总称'更点',一夜共25点。改点要击钟或钲,要掣筹计点数,也要唱筹数已有多少根,点也叫做筹或唱。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夜五分制的通常更点图

宋以后,更点的报时方式略有变化。如明代在一更一点和一更二点都不报更,到一更三点初才报,早晨五更三点初就止更了。朱载堉(1536-1611)说,明代更点,全夜只有21点。杨升庵(1488-1559)说宋代民间已有首尾只二十一点的更点。到了清代,更点又有了不同,清代采用的是西方传来的时分秒制,一昼夜共96刻,一刻也就是15分钟(即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刻钟),起更于日入后八刻,即120分钟。止更于日出前九刻,即135分钟。

夜晚报时使用的工具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汉代时,京师卫士沿街口头叫嚷,传呼五夜。到了唐朝,马周奏请'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当时俗称鼕鼕鼓,又叫做街鼓,铺鼓。宋朝'京师街衢,置鼓小楼之上,以警昏晓'京师有两楼对峙,谓之钟鼓楼,上有太史局生,测验刻漏。街鼓听命于钟鼓楼发布的'衙鼓',衙鼓的鼓点是有乐谱的,在宋代乐苑中叫做《衙鼓格图》。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古代打更人

明代更点只有21点,其报时方式是在一更二点末放'定更炮',即头炮,随起一更三点,钟鼓各一声。改更或转更放第二炮,随起三更一点,钟鼓如前,直到五更三点尽,停钟鼓,放'明炮'而止。清代天津市内报更,冬季有官兵分地段守夜,谓之下夜。保甲夜分段设'民更',击大锣;地保'支更',击柝(即梆子)和小锣。

十分法和百分法

《左传》昭五,有'十时'。清初天文学家梅文鼎(1633-1721)说,舟师记时'不分昼夜,夜五更,昼五更,合十二辰为十更',并加按语'按此十更记程,而百刻之分,不论冬夏长短,与记里鼓之意略同。'十更制的更只是计量时间长短的单位,并无固定的基准点。

自漏壶漏箭问世,即有'百刻'制,刻是刻在箭身上的线格,必须同时间,如'日出'等联系起来,才可表示钟点。如昼漏上水,在日出前二刻半,夜漏上水,在日入后二刻半。由于纬度不同,昼夜长短有异,就算是同一地点的昼夜也随着季节变化,因此只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更换箭身刻度不同的漏箭,叫做'改箭'。全年应有多少支不同刻度的漏箭,是由朝廷法令规定的。

如汉武帝规定,按冬至夏至相隔180多天,昼漏长短差20刻,平均9天左右差一刻,因此9天一改箭,全年共41支漏箭。汉和帝改《夏历》,全年共用48支漏箭。沈括的熙宁浮漏(1068年),全年只用一支漏箭,但箭身开槽,嵌入'更点博牍',全年21支不同的博牍。

这些法定漏刻及改箭日期,会在当时颁行的官历中加注,指导全国使用。现存的《宋宝祐四年(1256)会天历》,在一些日期下注有昼夜漏刻数,皆指从该日起应当改用的新漏箭上的刻度,一直用到其后某日再注另一漏刻数为止。

一昼夜分百刻,各历法均相同,但每刻再如何细分,则各历有些分歧。早期历法有每刻10分及每刻100分的,有些历法所用'日法'特殊,所推导出每刻的分数也是不整齐的。最后为了配合十二辰,官方和民间都通用每刻60分。清代官方废除了百刻制,但在民间仍有使用百刻制的。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刻数与分钟换算表

十二分法-十二辰

十二辰是有着固定时刻点的纪时制度,即以太阳南中作为'午时的正中点',均分一昼夜为十二等份,每个时辰合2个小时。'午正'可以用圭表或赤道式日晷来测定,十二时辰名称为: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平明寅),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禺中巳),日中午(日南午),日昳未,晡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每辰的起点叫做'某时初'或'某初',正中点叫做'某时正'或'某正''某半'。在浑仪的时圈上和漏壶的漏箭上都刻有十二辰。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十二辰对照表

每个时辰的小数也是按十二进制的,也就是一个小分为10分钟,并各有专名。后世各带历法中,计算交食的'加时',就常用此制。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十二辰与二十四时的小分名称对照

二十四分法-二十四时制

二十四时的名称和顺序,同罗盘上的'二十四山',也称'二十四至'或'二十四到',是由八干、四维和十二辰组成的,简称'维辰',这种纪时制度在魏晋南北朝的天象记录中是常见的,但到了唐代就只用于选择葬地了。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时圈与日晷对照图

随着二十四时制在唐代退出天象纪录后,每辰的'十二小分'制也被百刻制取代了。'刻'是计量单位,必须与某一时刻点并用,才能表示钟点。十二辰的起点、正中点都是固定的,用圭表和日晷可以校核'午正',与百刻制结合,可从每辰的起点或正中点开始顺序纪录流逝的刻数。

由于百刻不能被十二整除,难以结合在一起,所以曾有过三种解决方式:

一是改一昼夜的总刻数,有过120刻、96刻、108刻三种方式;二是十二时辰不等份,例如寅申巳亥四时各9刻,其余八时各8刻,总数100刻;三是每刻的分数采用3或6的倍数,通行最广的是每刻60分制。十二辰分百刻,每刻60分,每辰占8刻20分,时初、时正各占4刻10分。于是又出现了大刻60分,小刻10分,两种名称。

明末西方的'时分秒'制传入中国,到清初定位官方制度,每天二十四小时,共96刻,每时60分,或4刻,每刻15分,每分60秒。清代历书预报的食日,见于《续清朝文献通考》,都是用西方制度。十二辰的古名,也按半辰法同时分秒制结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纪时制度

清代时分秒制与十二辰对照

北京古观象台上的清代仪器上,刻的就是时分秒制,不过兼用十二辰的名称罢了,在民间,直到晚清西洋钟表通行之后,时分秒制才渐渐为常人所熟悉。

数千年来,流行最广泛的纪时制应该就是二分法和五分法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为大家所使用,就是现在,我们也经常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古人的这种纪时制度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