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学》 春之卷 ▎炊烟 李传英(山东) 现在,我获得了温暖,自由和没有极限的蓝 缎带缠绕的往事隔开 用芨芨草的眼睛 寻找合适的词汇,用以赞美和怀念 沿着田垄,羊肠小道走出来 然后带走陈旧的时间 陈旧的人 干枯过的事物就此停下来 回归到袅袅的炊烟 灰烬和高的不可触摸的远 ▎炊烟 左新国 (江苏) 这一柔软飘逸意象 总是触动一缕缕乡愁 从年少眸子里升起 落在中年绵长的梦里 江滩,一声汽笛鸣响 乡愁,被拉得越来越远 游子,脚踏东西南北 身临,天涯海角 一个个梦想,伴随一条条 钢铁大道贯通,圆满 而今,带着疲惫的身心 返回故乡,那缕熟稔的 炊烟,随同母亲的离去 再也寻不到,看不见了 ▎炊烟 闫茂坦(山东) 在心头挥之不去的 依旧是那一缕炊烟 迎来送往,徘徊不前 那里没有海市蜃楼 没有风花雪月 那里,只住着我的童年 多少次梦回故里 总是被现实打回原形 混得不好不坏 是自欺欺人的理由 每一次抬起脚来 还是无法摆脱当下的羁绊 那就把她安放在记忆里 让那些思念抽丝剥茧 透过时光的迷雾 飘落到今天,和游子 做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炊烟 张向东(山东) 白色骏马追赶远方的期盼 把山峦连接 托起蓬勃的朝阳 布谷鸟伴随你的缥缈 唱着连绵的希望把山谷填满 灶台前的母亲,或忧郁或匆忙 生活的炊烟养育了儿女 也熏花了她的双眼 乘风而逝的骏马 把消失的时光追还 托住草丛里的夕阳 再看一眼母亲的笑脸 ▎炊烟 王武臣(山东) 风裹挟着浪漫 带来了一个季节的清凉 炊烟袅袅攀升 走在时光的漫漫长河里 期待着一场 和世间万物的不期而遇 它路过花园,拾过故事 感知着周围一切唾手可得的美丽 树芽急切的想看到外面的景象 鸟儿在枝头纵情温暖歌唱 冰封的河水打破束缚在缓缓流淌 它俯视一株动人的花朵 如同一首扣人心弦的歌 醉了心,醉了岁月 带来了芬芳 慢慢地 烟散了,化了,没了 此时的太阳比往日更亮 此时的花朵比昨天更艳 时间的钟仍在滴答作响 提醒我们,炊烟攀升的方向 ▎炊烟 张球(广西) 好像所有的缥缈之物 都能引人入胜 比如炊烟 我尝试用母亲的怀乡情来缅怀 用一些旧时光还原 那怕一点相似的音容笑貌 那袅袅腾起的炊烟 一定装了足够多的记忆与乡愁 儿女情长也一定深而长 一定有人从岀处远走 从远方回望 那一缕虚无的空 ▎炊烟 田德清(湖北) 儿时清晨,山冲冒一缕炊烟 牛背上的我便饥肠辘辘地 垂涎。炊烟告诉我 母亲为我煮下菜糊糊早餐 成家后,不见炊烟 我大早上班,很少归家吃饭 晚间,酒酣耳热归来 妻怨:家成了你的夜店 那年旧宅拆了 三列三层楼房原址新建 妻儿高兴!母亲郁郁寡欢 天然气灶台老人用不习惯 而今,楼顶再无烟囱 更无袅袅而升的炊烟 母亲前年谢世而去 炊烟,成为永远的纪念 ▎炊烟 李宝祥(浙江) 远眺,农家小院 炊烟袅袅升 晚风拂过,嗅着烟囱里 冒出的烤玉米,腊肉香 茫茫夜色里,还有 高梁酒的醇厚与浓烈 天空繁星,点点 地上灯光,闪闪 山村夜色撩人心 置身此中。酒不醉人 人自醉 大雪覆羽,暖了人间 ▎炊烟 王国良(黑龙江) 密林深处的老家 炊烟也老了,扛起天空的 时候,驼背又压矮了几寸 就像留守山村的老人 早就把挺拔植入了白桦林红松岭 植入了儿女越走越远的背影 每一缕炊烟,还是那么白 像雪,像冷风中哈出的一团团雾气 像狗皮帽子掖不住的霜花 一缕缕又是那么柔软 像一支支柔肠百转的狼毫笔 蘸着一场大雪研开的墨香 给打工路上的孩子写一封家书 蓝天辽阔,是一张免费的信纸 可以写下无尽的叮嘱和唠叨 落款处,再盖一枚落日的邮戳 ▎炊烟 路垚(江苏) 炉火燃烧着岁月的辛酸 升腾的炊烟,留下 一道道沧桑的痕 映射着母亲惆怅的脸 叽喳的戏闹声早已远去 忧伤的鸟儿每天翘望 母亲独守着老屋泪伤 只为那叶落的相约 缕缕炊烟从母亲心口升起 吐着一个又一个圈 告别泪流的心 带着思念和呼唤飘向远方 孤寂撕痛着母亲的心 窗花成唯一绽放的笑脸 陪伴着母亲度过一个个严冬 母亲的手无论寒暑春秋 始终用力扯动着风匣 拉近着思念的距离 让希望的炊烟不断 ▎炊烟 林水火(福建) 炊烟升起 触动 老黄牛返乡的心 起早摸黑 风来雨去 一页页 乡里乡外的事 连接 灶台底部温馨 接过奶奶的衣钵 清瘦母亲 白昼与黑夜 一张张 手工渔网 请进柴米盐酱醋茶 演绎 老大老二的书包 深深浅浅炊烟 会呼吸的岁月 早已 融入我的生命 骨子里炊烟 穿越了 阳光下的童年 梦里奔跑 翻腾厚厚乡愁 醒来 朝向母亲的微笑 炊烟 早已化作女儿路上书香 ▎炊烟 席迎春(陕西) 小时候 家家用的老式灶台 炊烟从锅洞口冒出 炊烟在灶房熏香了 挂在灶房的腊肉 熏香了日子 熏香了年味 又见炊烟 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早上炊烟早早升起 迎着朝霞 吃着土豆糊汤 烧着干柴禾 寓意着 土豆糊汤疙瘩火 除了神仙就是我 如果说 在饥馑年代 揭不开锅 没有吃的 那就叫断炊烟 炊烟承载着对美好日子的向往 炊烟承载着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炊烟 沈冬秀(云南) 袅袅,悠远 灶塘里开出的花 丝丝缕缕 温暖尘世和人间生趣 是人烟浩穰里的那一缕 是往事如烟里的那一缕 是雨井烟垣里的那一缕 更是 唤我乳名声中 悠长的那一缕 悠长地穿过经年春夏 抵达天涯。在我的厨房 与油盐酱醋 厮守。在拂晓唤醒 在夕阳下私语 某年某月某日 曾被深情呼唤过的情绪 在一些月圆月缺的夜晚 熏湿眼睛。慰藉了 人生的苦旅 ▎炊烟 谢富云(安徽) 化作祥云 借一缕清风 扶摇直上 化作 祥和 爬上山岗 把大地洒满吉祥 ▎炊烟 王月(辽宁) 我爱春来起早, 爬上梁岗,天低云暖。 远眺, 小镇那蜿蜒的街道, 人流、车辆三三两两, 乡间那错落有序的红瓦房, 一点炊烟又升起。 我爱春来起早, 晨光熹微,鸡鸣耳畔, 极目小镇,炊烟巷陌, 静谧,安详。 那幸福的人, 醉倒在温柔的故里。 ▎炊烟 高山(山东) 那种袅袅炊烟 已经离我很遥远 那种感觉让人涩涩心酸 儿时,房顶上的炊烟就是母亲的召唤 兄弟姐妹抢着拿碗、端盘… 一家人围着幸福 咀嚼着香甜 时不时传出一阵嘻笑 直冲云天 母亲嗔溺地说:吃饭,不许多言! 兄弟姐妹抹着眼、捂着嘴、互相窥觑 大眼瞪着小眼 我们欢笑时流出的眼泪 如今却挂在了我的腮边 ▎炊烟 蒋炳峰(安徽) 袅袅的炊烟 引诱了多少文人的情思 拨动了多少放学孩童的味蕾 大铁锅里的大豆稻谷和高粱 祖母拽动风箱 炊烟把香味拉得更加绵长 炊烟和灶洞里的火焰相连 祖母烧豆秸麦秸还是稻秸 祖父能从炊烟中做出判断 爱的默契在炊烟中和谐 故乡的炊烟点燃在心上 饱含温度和热气 那里有家和亲人的味道 一首首群员的投稿 不正是往锅灶里添的柴禾吗 编辑淘米洗濯 众人添柴火焰高 当代诗歌地理春卷的炊烟呀 已冉冉升起 ▎炊烟 田世仲(湖北) 每次回到老屋 我都会在烤火的那间屋 点燃柴火 让它宣示我回家的讯息 有了炊烟 老屋就有了人气 我在炊烟里看到了逝去的父母的微笑 它把我一次次拽进故乡 烧水泡茶煮饭 给父母烧纸敬香 炊烟的手很长 把我送到遥远的城市 炊烟的手好短 一直把我搂在故乡的胸膛 ▎炊烟 张纯洁(安徽) 一把灶火又一把灶火 煮着一阵酸楚一阵甜蜜的日子 把几代人的情感煮成野菜味道 村头那些柴草垛 忠实地守着千家万户的灶门 于是,沉淀的炊烟 一层一层贴在灶房墙上 后来一丝丝爬满庄户人的脸膛 涂成后生读不懂的夜色 一个黄昏 荷锄的背影追赶炊烟 再未能回返 时常望着天际间的彩云发呆 是不是老家的炊烟又迷失路途 ▎炊烟 南佳(湖北) 以自然曲线袅袅升起 随风摇曳生姿 在天地相接处晕染出柔美的痕迹 远远地,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 听到了乳名声声的呼唤 炊烟是乡村的独特信号 内蕴外人无法解析的神秘符文 劳作的农人和嬉戏的稚儿知晓 生活的艰辛,家的温暖 如今,故乡的土房被小楼取代 炊烟已慢慢消散 我把它的影像镌刻在记忆深处 包括轨迹,形状,颜色和内涵 在他乡的静夜里,细细品味 慢慢怀念 ▎炊烟 曹德华(安徽) 炊烟在屋顶 矮下去 连着母亲 围着围裙的妻 一次次点开灶火 升起淡淡的烟 喊远方的母亲 饭已做好,菜也炒好 全似母亲做的味道 可总是不见母亲身影 是不是母亲对这样的烟很陌生 只识柴禾的噼啪,呛人的泪流 屋顶的每日书写 ▎炊烟 林成君(青海) 这一条鞭子直抽向天空 飘摇,够不着更高的尊严 而栖落,或者弥散 也够不着慈母的人间 便习习而来抽痛我的乡愁 并助纣于云的肆虐 化泪 涤荡所有的碎碎念 炊烟 炊烟 昏鸦 还在窗外 晚雨翻出去年的怨言 ▎炊烟 徐炳书(福建) 在故乡苍茫天空 想念炊烟,带着海水咸味 烧饼焦味,踩着节拍独舞 时而兴奋 时而低沉 带着声响,一个个撞击 握着拳头在空中冲撞 高举,又慢慢收回 是童年、少年缩成的背影 是外溪石坝下飞出浪花 是祖母为失去丈夫悲恸的一团音响 在摇滚,低徊 带着火的心跳,狂烧 在屋顶和四周扑来扑去 化作流岚,泻了一地乡愁 扼住咽喉 全然是痛 搂住天空 却虚无缥缈 不成火,像一场雪的堆积 从血管喷出,成伤 拽住炊烟飘散尾巴 把记忆咬成碎片 当酒喝下 ▎炊烟 廖润(甘肃) 霓虹衣遮挡住炊烟的大都市 劫走了黑发如云的青春 送来白发 如飘落而来的故乡 ——那羽毛般光洁的炊烟 摇起童年的背影 盘旋在村口 灶膛父亲砍来的木柴 烧焦他一生勤劳的双手 咕噜咕噜拉动着他做的风箱 母亲的一锅面条 热腾腾地捎着母亲的香 抢着从烟囱里跑出来 ——香!成了孩儿们回家的哨子 衰老的老院 腐朽的锁子 和老院老去的白云 还有父亲和母亲的炊烟 捎着他们一起打坐 深夜 夜深 我朝拜故乡的雪花方向 合掌 ——炊烟是否已经涅槃? ▎炊烟 刘文邦(山东) 一层一层地垒 一层一层地抬高 借风,提升自己的身价 风弯下来,你便弯下腰身 随风起舞,你有时迷失了自己 有时,炊烟 这烟囱的灵魂 借着云雾,借着香气 直冲云霄 做一次响当当的汉子 阳光,更暖了一些 亲情,更近了一些 风,更柔了一些 ▎远去的炊烟 李晓东(黑龙江) 远去的炊烟,弯月旁的凝望 遥远的记忆,化作思念的斜阳 故乡的风,吹不尽天边的芬芳 小时的无邪,甜蜜了岁月沧桑 四十年离别,忘不了炊烟缭绕的故乡 物资匮乏的年代,烟里是饭菜的馨香 炊烟弥漫整个村庄,直直地飘向天上 融入空中的云,雨落在故乡的海洋 故乡海的波光,淹没了曾经的碱场 记忆进入湖底,水下的炊烟情深一往 白云飘过故乡,带走物欲和记挂的灼伤 留下故人欢聚一堂,和相思的情意绵长 远去的炊烟,浪迹天涯的万千情长 带着醉意将你眺望,直到圆月升起在东方 ▎北方冬季的炊烟 李媛(云南) 清晨,不知哪个方向的风 吹拂断断续续的炊烟歪斜攀升 缭绕着丝缕清淡的热气 大片干冷空气沾染了星星点点湿暖 这孤寂炊烟,赋予单调寒冷冬季 些许生机。苦于严寒折磨的行人 远远望见这些伴风舞蹈的炊烟 心窝莫名升腾一层暖意 点燃炊烟的女人们 在灶台忙碌着,遐想着 她们的天空最有故事 在寂寥难耐的冬季 仍能觅到自己独享的那份快乐 难忘一座小村落 一些参差稀薄的炊烟 一些从枯枝罅隙映射出来的霞光 一些在雪地上滑爬犁的孩童 ▎炊烟 郭丽武(山东) 炊烟从树梢升起, 院子溢满了饭香。 饥肠辘辘的玩童, 口水打湿了衣裳。 看着狼吞虎咽的吃相, 爹娘怜惜地劝着: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儿时的炊烟, 远去的岁月村庄, 已凝成甘露, 藏在了我的心上。 真想再回到那个小院, 看看记挂的爹娘, 再续一把柴草, 把灶底的炉火烧旺。 ▎炊烟 练丽丹(福建) 炊烟 曾躺在故乡的怀里 与故乡抱一起的 还有母亲的温暖 童年的天真 躺久了 真怕被岁月抹去 为了不弄丢它们 我把我的炊烟 轻轻折叠好 小心装进我的行囊 无暇顾及时 请不要偷偷地冒出啊 不要 我的炊烟 一定要等到夜里 等我把心倒空了一切 再把你丝丝抽出 缠绕成线团 炊烟就这样 攥在我的手心里 继续袅袅升腾 酝酿比童年更美的故事 ▎炊烟 陈悦亮(吉林) 炊烟是故乡的一道风景 总是袅袅娜娜 舒缓的韵律 把酸甜苦辣 奏成云淡风轻 炊烟的一头连着母亲的思念 一头系着我的乡愁 记得故乡的炊烟 常带着些烧马粪味 ▎炊烟 韩惊鸣(山西) 住在乡下的父亲哮喘多年 害怕煤烟以及柴火的刺激 所以多年不下厨房 每天清晨他都到野外劳作 当他在地头远远望见炊烟升起 就知道母亲开始准备早饭 去年村里煤改气 不让烧煤,也不让燃柴 炊烟从此就消失了 父亲的哮喘好了许多 但他望不见炊烟的时候 似乎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备选《齐鲁文学》春之卷 图:春之卷 主持:王建军 审核:曾小霞 校稿:闫茂坦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