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全球动力电池厂商排名,中国4家企业闯入前10!

 猎芯网 2021-01-23

近日,外媒公布了2016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厂商排名,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此次有四家中国本土企业闯入TOP10,它们分别是比亚迪、北京普莱德、万向和中航锂电。全球动力电池老大松下,仍旧以绝大优势盘踞榜首,老大位置仍无人能撼动。

据盖世汽车分析,影响该排名的因素主要有几个:首先,搭载车型销量大,排名上升。比如比亚迪、特斯拉;其次,相关车型搭载的容量大。虽然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但是销量最大的还是唐、秦这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电池容量跟特斯拉的纯电动车型相比就很吃亏。以下为外媒发布的2016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厂商排名情况:


第一名:Panasonic (松下)

受益于特斯拉相关车型的畅销,松下(Panasonic)依旧占据动力电池榜首,产量达3088MWh。此前,松下曾以38.6亿美元投资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不出意外,接下来几年松下将继续保持世界动力电池头牌地位。而且,特斯拉Model3车型即将推出,特斯拉对电池的需求将成倍增长,预计将会为松下带来新一波大订单。

第二名:BYD(比亚迪)

继去年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名,上半年比亚迪继续蝉联。今年1至6月累计销量43244辆,领先第二名特斯拉10000多辆,2016上半年比亚迪整体产量为1540MWh,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寡头。不过,松下电池产量仍是比亚迪的2倍,要想赶上松下的产量,比亚迪还得奋起直追啊!

第三名:AESC(汽车能源供应公司

AESC是日产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的合资公司——汽车能源供应公司(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公司从2010年开始量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主要市场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将来也会进入中国市场。AESC电池主要搭载在日产聆风上,上半年全球销量第三。由于聆风的电池容量并不大,续航里程逐渐失去竞争力,在北美的电动车销量有所下滑,没有前几年的统治力。

第四名:LG Chem(LG 化学)

LG化学是由跨国集团LG公司于2003年7月14日,在中国投资兴建的大型生产性企业。主要从事尖端信息电子材料TFT-LCD用偏光板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用二次充电电池的生产制造。LG化学的偏光板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二次充电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LG的电池搭载车型非常多,上到宝马,下到江淮,无奈销量实在不如人意。虽然电池技术水平业界公认,不过受制于本土市场太小,国外市场对本土品牌也有保护政策,多重因素导致了LG电池产量下滑。

第五名:BPP(北京普莱德)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新能源电池系统方案供应商,由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电池关键材料)、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电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汽车)和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共同出资。

普莱德今年上半年的产量大涨,全球排名第五,上半年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产量。普莱德电池主要应用与北汽部分电动车,其它还有国内市场非常火热的电动客车、储能等。

第六名:Samsung(三星)

2016年对于三星的电池业务来说是灾难性的一年,拥有世界超一流技术和品牌的三星,2016上半年动力电池产量竟然屈居第六。究其原因,受国内颁布的相关动力电池补贴政策(地方保护政策)影响,三星和LG等国外厂商未能进入补贴名单,对其在华的电池业务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格局,三星于今年4月份启动了三星SDI西安项目,计划5年内分阶段投资约6亿美元,与安庆环新集团、西安高科集团共同合作在西安高新区建设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目前,该项目已竣工,预计明年投产。除此之外,今年7月份,三星还以约30亿元人民币购买5226万股比亚迪A股,将持有此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股份总额的1.92%。

第七名:Wanxiang(万向)

万向集团创建于1969年,是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中唯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制造和销售汽车零部件为主业,以年均递增25.89%的速度发展。在国内,与一汽、二汽、上汽、广汽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60%以上。在国外,万向在美国、英国、德国等10个国家拥有近30家公司,40多家工厂,海外员工超过万人,是通用、大众、福特、克莱斯勒等国际主流汽车厂配套合作伙伴,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12%。

自从收购了美国A123系统公司后,万向的电池水平和出货量均有不错的表现,产品主要被应用在上汽等品牌新能源汽车上,随着上海“地方政策”的实施,万向的电池销量大涨。

第八名:SK Group(SK集团)

SK集团是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主要以能源化工、信息通信为两大支柱产业,旗下有两家公司进入全球五百强行列。

2013年,SK集团与北汽集团、北京电控公司三方共同组建的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合同在京签约,新公司预计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根据协议,该公司到2017年生产规模将扩大到为2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包。2016年,SK集团旗下的SK创新宣布,从2017年开始将为奔驰电动汽车供应车载电池。目前,SK创新向起亚汽车与北汽集团供应车载电池。

第九名:Mitsubishi/GSYuasa(日本)

2012年,日本汤浅集团(GS Yuasa Corp)与三菱汽车公司合资成立的日本Lithium Energy公司,用于提升锂电子电池产能,据悉,该电池早期产品主要用于三菱汽车公司的i-MiEV车型中。(排行榜内位列第九名的“Mitsubishi/GS Yuasa”应该是“Lithium Energy Japan”)该公司后期产品主要应用在三菱系列新能源汽车上,其中欧蓝德PHEV在欧洲非常受欢迎。

第十名:Air Lithium(现为中航锂电/CALB)

中航锂电是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共同投资组建,成飞集成控股的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及生产,是国内领先的大容量、高倍率、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专业制造公司。Air Lithium天空能源为中航锂电的前身

受益于国内利好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中航锂电主要应用在电动客车、电力储能、轨道交通、矿用装备等领域,其在国内的电动客车领域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作为一家有军工背景的公司,飞机、潜艇等也能看到中航锂电的身影。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5全年及2016上半年全球主要动力电池企业产量统计——从下图对比可以看出,2016上半年产量整体高于2015上半年,几乎所有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


据不完全统计,仅上半年我国就有54家锂离子电池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了扩产计划,投资金额累计约1160亿元,比亚迪、宁德新能源、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国内动力电池领军企业投资额均在30亿元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发布的四批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共57家企业入围,其中动力蓄电池企业就占56家,而电池系统仅有一家。可以说,车补政策是国内电池行业飞速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