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死去的皇帝们,能从陵墓里跳出来,如果他们听到这个消息,—— 昨天,人类历史上第一例换头手术,成功了。 万岁,万万岁,成为一种可能。 疯狂的事情,自然由疯子般的人来做。 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韦罗,就是这个疯子。他在去年5月时就宣称,今年底要做一例换头。 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韦罗 大家不信,以为是疯言疯语。 不想,疯子是个实干家。 此次手术,花费了18小时时间。实施地点,中国。 查以前新闻,按卡纳韦罗的宣称,这次手术的具体地点,在哈尔滨。 来自中国的任小平教授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的进行。 不过,手术是在遗体上成功实施的。 对,不是活人! 此前,专家们分析换头手术,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神经连接,二是控制血量。大脑血量占全体血量的三分之一,控制全身血量和安全循环比较难。 此次在遗体上成功进行的换头,解决的是第一个难题。 如果再攻克第二个难题,即实现活体头颅移植手术,卡纳韦罗说:“这将改变一切。” 它,改变的是生命的长度,改变的是时间。 如果有什么疾病解决不了,就换一次头。 如果一次不够,就再换一次。 这场景,是不是和科幻小说《三体》里的内容很相像?那个主角云天明,就是冷冻大脑后,重新复活。 非常有意思的是,《三体》的编审、重庆女作家杜某逝世后,家人选择按照云天明的经历一样,冷冻其遗体,期待50年后的人类科技能将其复活。 对换头,大家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伦理问题。换头之后,我是谁?如果有了孩子,孩子是谁的? 社会问题。换头之后,社会角色如何界定? 这上面的顾虑,都是基于一个前提,换头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即身体和头颅分别属于两个人。 换头之后,一个人的身体和另一个人的头颅被舍弃,而留下的组成一个新的、完整的人。 这种情况下,确实存在着是头指挥身体,还是身体延续头颅的问题。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 把换头和克隆相结合,用自己的细胞克隆身体,再换上自己的头颅。 不仅没有排异反应,也没有伦理和社会问题,更不用等待捐赠者。 如果那样,穿越太空,时间不再是问题,大不了,多换几具身体,就像现在多转几次机。 这几具身体,都是自己细胞克隆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等于实现了永生。 不仅是换头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人机结合,也将使人类无限接近永生的目标。 前几天,大家看完《功守道》,观感大多是“有钱真好”,想打赢谁都行。 换头术的出现,大家的想法,会不会也是“有钱真好”?想换头就换,想活多久就多久。 换头,肯定不是普通人做得了的。 不过,有一个人一直在痴痴地等这个技术成功。 他是俄罗斯的计算机工程师,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Valery Spiridonov)。 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 由于患有基因遗传疾病,斯皮里多诺夫脖子以下都处于瘫痪状态。 一辈子在轮椅上度过?不甘心!他早决定,准备接受全球首起头部移植手术。 斯皮里多诺夫还要等多久,才能成为世界上首位云天明? 让我们静候那一刻吧。 换头简史: 1908年,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一名外科医生就通过手术移植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头双头狗,其将一只狗的头嫁接到另一只狗的脖子上; 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以及中国的外科医生合作完成了狗头移植的手术,最终这只狗成功存活了29天。 1970年,美国神经手术医生Robert White想知道不同的身体与头能够连接。 他把一只猴子头安到另一只断头的猴子身体上,当第一只猕猴醒来时,还企图去咬工作人员手指,这让所有研究人员欢呼雀跃。 今年,卡纳维罗和任晓平团队最新发表的实验成果中,团队合作进行了“白鼠换头术”,将一只小白鼠的头安到另一只大白鼠的背上,形成“双头鼠”,同时用机器将另一只大白鼠的血液输入“双头鼠”体内,维持其生命。实验结果表明,14只双头老鼠平均存活36小时。 双头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