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推广!黑心导游的坐牢公式,强迫游客花1万多元=获刑6个月+罚2000元

 箫十三郎 2021-01-23

这起案子的宣判,给全国开了一个方子,如何治理黑心导游,可以照此抓药。

去年12月,云南一导游,强迫8名游客消费15156元。今年6月10日,云南景洪法院宣判,对被告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导游当庭道歉,认真悔罪。

他的罪名,《刑法》中的强迫交易罪。

强迫游客花1万多元=获刑6个月+罚2000元。

这个黑心导游的简明坐牢公式,值得各地借鉴。

按照这个先例,再抓几名用各种手段,强迫游客购物的导游,国内旅游市场中最乱的旅游强迫购物和低价团,基本就能治理好了。

感叹这剂良方好的同时,我们还要问一句:这剂良方,为什么才被发现,为什么会被云南率先发现?

旅游市场之所以频频出现宰客、天价商品,黑心导游之所以敢强迫购物、辱骂游客,低价团甚至零元团之所以能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

这种保护主义认为:游客游客,都是外地游过来的客,宰一下,欺负一下,没什么,都是本地人捞着好处,外地人受损失,只要搞得不太过分,都可以容忍。

云南过去的旅游市场,就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在2014年、2015年、2016年,云南旅游的投诉数量,夺了全国三连冠。

改变,在2017年发生。

主管旅游的副省长私服暗访,亲身体验问题,随后出台史上最严旅改,出台22条规定,其中就有严禁变相安排诱导购物、严惩欺诈销售。

在改变的同时,云南把2017年旅游市场的增长目标,定到了2000亿。(云南副省长一张脸,去年真的卖了2000亿!!!

云南说到了,也做到了。2017年云南旅游总收入达到6900亿,比2016年增长2100多亿,增幅达46%。

尽管史上最严,尽管效果明显,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去年8月,一名网名冷雨的大学生,在昆明旅游无故被打。国家旅游局对此发声,责令云南查明真相,打击犯罪,保障游客权益。

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2018年,云南旅游的目标,又瞄到了8800亿以上,又是一个接近2000亿的目标,增幅27%。

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在长远计算下,狭隘的地方保护被抛弃。

对违法违规行为,云南今年的整治原则是,依法依规、从重从快、顶格处理。

获刑+罚款,这剂旅游市场的治黑良药,正是这条原则之下,被找到和炼制。

良药苦口,良药治病。

中国有100万左右的导游,平均10000人中只有7个。但是,游客却可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动动小手,把这剂良方分享出去,让更多游客和导游看到,没病防病,有病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