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杠头: 十三郎,你哪一年的? 十三郎: 干嘛?看茅台酒啊,年头越长越值钱? 我是90后。 杨杠头: 你要是90后,我就未成年。看到上面的图没——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十三郎: 这话没毛病。我同意,你表示反对呗?来,咱俩杠一下。 杨杠头: 这话就是扯。把骂和物质压力联系到一起,是一个伪命题。没有生活压力,就骂不得?有生活压力,就随便骂? 这个图,成功激起那些有压力的中年人的共鸣,比如说,你十三郎。 十三郎: 你别分析发图的目的,你就说年轻人爱辞职对不对? 2017年春季,智联招聘做过一个统计,正在办理离职手续和在找工作的90后,超过70%。 90年容易辞职,这是不争的事实,你没法杠。 杨杠头: 别看表相。辞职是因为挨骂了? 辞职和骂,成不成为因果关系,这是才咱俩杠的主题。 年轻人辞职,原因有很多。你骂得不对,90后当然不吃这套,不受这个屈,可能辞职。但如果你骂的对,90后也可能不辞职。 一骂就辞职,不成立。 同样,对于中年人,怎么骂也不走,也不成立。 十三郎: 看清楚一点,图里说的是,“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意思是,哪怕你骂的是对的,可以骂,也要小声一点,给年轻人留些面子。 他们要觉得没面子,辞职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杨杠头: 停,同样提醒你看一下面的文字,“他们会立刻辞职”,这说的非常绝对。 说的绝对,就会错误。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犯了错误,都得批评,都得责骂,都得用一个声音来责骂,是大声就全都大声,是小声就全都小声。 不批评,就不长记性,就会继续犯错。 与其留一个继续犯错的员工,不如骂他一顿,能改就留下好好干,不能改就走人。 一个会继续犯错的,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辞职了,对企业来说是大好事。 十三郎: 90后刚刚参加工作,必然犯错啊。70后、80后,不都是这样,在犯错中成长。 你骂走了一个,是不是还得招一个? 也许骂走几个之后,能留下来一个。 但是,为什么不好好讲话,争取教育好一个,没准成本更低一点? 杨杠头: 有的人,能教育出来,有的人,教育不出来。 不说年轻人了。 你属于有车有房有娃的中年人,有人骂你,你能忍不? 十三郎: 给我下套? 想用我之矛,攻我之盾? 告诉你,我——真不忍。 因为,我争取不犯错,让别人骂不着。 杨杠头: 你觉得没犯错就没错了? 你又不是法官。 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有道理。找个茬子,骂你一通,你能怎滴? 总之,骂不骂,不在是否有房有车有娃,而在是否有理。 十三郎: 你是站在骂方来看。 我站在被骂方来看,有房有车有娃,真有压力,真能增加忍耐力啊。 虽然说是往死里骂,有些绝对。 但对于被骂的人来说,被骂就不好受,就觉得骂人的人,是在往死里骂自己。 杨杠头: 别转移话题,就问你一句,骂你,辞职不辞职? 十三郎: 骂的对,当然就改了。不是辞职不辞职,而是被不被辞的事儿。 骂的不对呢,中年人比年轻人狡猾。年轻人拍屁股走人,重新开始。中年人呢,一种是假装点头,表示屈服和接受,其实心里不然,或者暗找下家,或者消极怠工,一种是默默无语,非暴力不合作。 实在是逼急了,就兔子咬人呗。辞职之前,先大闹一场,把丢失的面子找回来。 杨杠头: 恭喜你,和我一伙了! 【趣图配杠精】是话题体,正方和反方,由两个杠精十三郎和杨杠头来完成。公理婆理,都听一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