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单田芳大师去世,写文悼念的人特别多,尽管心里十分佩服单老,但觉得想着单老的已经那么多,就不凑什么热闹了。 但是,翻着手机,抖音、西瓜、腾讯等平台的视频,不断冲进眼底,逗着你看,一个问题突然冒了出来—— 网络时代,如果单田芳正当盛年,他会怎么玩? 在评书上,单老深耕60多年,录制、播出100多部、15000多集作品。 单老的成功之处,不用细讲,这几天,讲的已经太多。 我们应该研究的,是如何复制单老的成功,或者说,研究如何让评书适应新的时代。 个人认为,单老的成功,可以归结于两点,继承和创新。 继承,不说了,大家都明白。 创新,单老是这样说的:我在四万多人的体育场说书,这叫“欺师灭祖”。 这里的欺,是超越的意思。 这里的灭,是战胜的意思。 评书还是评书,但在单田芳那儿,从茶社讲到剧场,从剧场讲到体育场,从体育场讲到电台,从电台讲到电视台。 平台变,内容也变。 老故事,在他那里,讲出新内容,讲出新魅力。 欺之有道,灭之有方,这才是单田芳的成功之处。 评书,想要继续活下去,或者继续火起来,都要像单老一样敢欺、敢灭。 都说现代人的注意力短,娱乐碎片化,仿佛动则上百集的评书就死路一条。 但又如何解释几百万字的玄幻和宫斗小说大热呢? 如何解释网络音频、视频的高歌猛进呢? 客观地讲,单田芳的成功里面,还有平台——电台、电视台的因素。 电台和电视台的高覆盖率,强力助推了单老一把。 当听众、观众逐渐放弃电台和电视台的时候,不是评书不行了,而是评书该随听众和观众,换一个平台的时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