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面,说孙权。(1,9岁死爹,18岁死哥,悲惨少年如何开启光辉人生?;2,18岁继承遗产突遇外人背叛家人造反,享多大的福,遭多大的罪) 皖城,是扬州庐江郡的郡府所在。孙权200年平定李术叛乱时,将皖城给屠了。 屠城一事,比较血腥。曹操在194年征徐州,报杀父之仇时,屠过城,导致“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直接引发友人陈宫等人的叛变。司马懿在238年平定辽东叛乱时,也屠过襄平城。 唯有刘备,没有屠过城。从这一点看,刘备对百姓和民心更注重一些。 庐江郡之所以最为动荡,是因为孙家在199年才攻下。当时,孙策在皖城还得到两个美女,大乔和小乔,大乔自己留着,小乔给了周瑜。 200年时,周瑜和张昭一样,毫不犹豫站到孙权身边,一文一武,左膀右臂。 张昭支持孙权,用的招数是亲自扶孙权上马,用扶马、孙权在上、自己在下这种方式,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立场,引导众人。 周瑜和孙策同岁,比孙权大7年。孙权当时的职位只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属下、宾客对他的礼节都比较简单,但周瑜却用对等君王的大礼来对待孙权。 那么,周瑜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如此之正,除了和孙策的深情厚谊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有。 有一次,周瑜对鲁肃说:君王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君王。现在我的主公孙权亲信贤人,选用智士,(值得投靠)我听说古代哲人的预言,接承天命,替代刘氏的,必定起于东南!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造建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正在东南。 有人说,这不是迷信吗? 在当时,这不是迷信,而儒家学说之一——谶纬之学,属于儒家神学。 周瑜相信这种学说,相信东南有龙气,从他当时看,这个龙气在孙家,在孙权。 有信仰,就有力量。摆正位置,摆正心态,进退、得失都无悲无喜。 孙权接受周瑜建议,广招贤才,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做大事,要有足够长的人才梯队。 到202年,一场危机降临。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后,实力大增,要求孙权送人质到许都。 按正理,孙权是东汉朝廷任命的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应该听朝廷的命令,哪怕明明知道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202年,孙权还没有生儿子,如果送人质,人选是他的亲弟弟和母亲。 不管送谁,只要乖乖听话送了人质,以后肯定束手束脚。但如果不送,就要承受违抗朝廷命令的罪名,曹操还有可能借此攻打江东。 孙权和谋士张昭等人开会商议,大家犹豫不决。 孙权本意不想送,会后和周瑜单独去见母亲吴夫人。周瑜这时说了心里话:现在送人质,会受制于人。可以再观察一下形势,如果曹操真能拯救天下,我们再送不迟。 说白了,周瑜的办法就是一个字,拖。 拖字决,不是不办,也不是办。这招,得到孙权和他母亲的赞许,孙权最后没送。 不向曹操低头,这给6年后的赤壁之战,打下伏笔。 从200年到202年,孙权一刻未歇,他带兵讨定区域内各种不服势力,张昭则在后方留守。 203年,局势稳定之后,孙权兴兵攻打江夏郡的黄祖,一是报杀父之仇,二是扩展势力。 此次战役,孙权虽然大,但他的部将凌操被黄祖手下甘宁射杀。 204年,孙权再次出兵打江夏,这时后院起火。 在前一年,孙权的舅舅丹阳太守吴景去世,孙权让虚岁20的弟弟孙翊接任丹阳太守。 孙翊和孙策性格相似,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他的一位手下被多次处罚后,怀恨在心,借孙权出兵江夏,谋划害孙翊。 这天,孙翊接见丹阳郡的县令和县长,准备会后宴请大家。会前,孙翊让老婆徐氏算一卦。徐氏起卦,卦象凶,劝老公不要宴请了。孙翊没听。 宴会后,孙翊喝醉了,空手送客,被手下刺杀而死。 孙翊遇害后,庐江太守孙河前去调查,指责孙翊的属下妫览和戴员保护不周,又被妫览和戴员杀害。 妫览和戴员一不做,二不休,进入将军府,尽掠孙翊妾室,逼迫徐氏。徐氏知道他俩是杀父凶手,假意安抚,私下和孙翊的亲信定下计谋,成功杀掉妫览和戴员,用其首级祭孙翊。 孙权回到军后,将妫览和戴员灭族。 亲弟和宗亲重臣被杀的同时,丹阳、豫章、庐陵三郡的少数民族,山越也起事。205年,孙权没有对外战事,应该在各地灭火。 206年,黄祖派兵攻击豫章郡的柴桑,被周瑜击退。黄祖的部将甘宁归降东吴,周瑜和吕蒙向孙权推荐了甘宁,甘宁被孙权重用。 208年春天,孙权再次讨伐黄祖,周瑜为前锋。 这一次,江夏郡终于被攻破,黄祖被斩,孙权将其首级献祭亡父孙坚。 杀父之仇得报,孙权的高兴仅仅维持半年。 时间转到秋天,北方来信。给孙权写信的,是刚刚自任大汉丞相的曹操,他在信里说:“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孙权喜欢打猎,尤其喜欢亲自和野兽搏击,曹操投其所好——一起打猎玩玩。 孙权知道,又到了生死关头,是战,是降,必选其一。 强敌到了家门口,再想拖,是拖不了了。 《三国的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