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菟郡》小说

 箫十三郎 2021-01-23

《玄菟郡》小说,1-153章

《玄菟郡》小说,第154章,合肥怀古

155章,养成兵势

列于帐下,萧冲等太学师生一并听魏军将领向太傅汇报军情。

东吴诸葛恪用了三年时间,收服丹阳郡10万余名山民,将其中4万壮丁训练为军士。这些军士勇猛彪悍,彼此多为亲戚,一人被困,他人拼死相助。诸葛恪带着他们,借着水军掩护,夏季在南淝河南岸立下一座新城,城中屯粮丰厚,足供兵士三年之用。大门前跑来这样一只恶犬,扬州魏军自然要除之而后快,多次与之交战,多次失败。

太傅听完,不说意见,把太学师生留下,命诸将退下休息。

“军情,你们都听到了。说一说你们的看法。”司马懿眯着眼睛,缓缓说道。

韩龙和其他先生交换眼神,把目光投到萧冲、雪鹰、马清涛、薄海四位组长身上。

萧冲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说:“大人,我认为当下应该固守不出。”

“哦,为什么?”太傅闭上眼睛。

“我军兵势未成,而敌军兵势未弱,得等。”萧冲说。

“等到什么时候?”

“河水一退,就是我军兵势养成之时。”

司马懿睁开眼,点头,看着雪鹰说:“你也这样想?”

“吴国水军是其优势,河水一退,大船必退,大船一退,吴城就是没爪的老虎。”雪鹰说。

“这么等下去,不怕吴国来援军?”司马懿看着马清涛说。

马清涛答:“吴军来犯,并非一时兴起,如果支援,应该早来了,乘胜而进,正好拿下合肥这个要地。之所以没来,说明吴国对占领合肥仍无把握。现在已经入秋,水势渐小,来援军的可能性更小了。”

司马懿看了看薄海,问:“山民彪悍不畏死,有什么好办法?”

“强者只服强者。彪悍之徒,只服更加彪悍之徒。以暴制暴,别无他法。”薄海说。

司马懿打了个哈哈,说:“不错。你们虽然年少,但有些见识,没让我失望。东北苦寒之地,能出你们这些英才,委实很好,不枉老夫和毌丘刺史的期待,不枉四位先生四年教授。光一个我大魏第一剑客,就让你们这些娃娃,跻身不凡之列。”听到这话,韩龙微微低头行礼。

“既然你们说战机未到,那我就听你们的。不过,你们帮我件事。”司马懿说。太学师生一起出列,站到前面领命。司马懿说:“等是得等,但不能干等。你们这三天,打探一下吴军军情。”

“领命。”萧冲等人齐声回答。

东吴水军,沿南淝河上的新湖里摆开阵势,结成水寨。站在合肥城城楼之上,能看清吴军有10艘楼船、15艘斗舰,中小型的蒙冲、斥候、小艇有100来十艘。水寨里,大小舰船错落,各色战旗猎猎,大阵之中又有小阵,水底暗布航道、陷阱。论水军,吴国天下第一。

十多米高的楼船,环抱粗的桅杆,桅杆顶上,建有望斗,望斗内的哨兵,将合肥城的动向,看得一清二楚。魏国太傅领两万大军杀到,早有人报告给诸葛恪。

诸葛恪,40岁,和父亲诸葛瑾一样长脸,两只冒光的眼睛,透出逼人的气势。此刻,他正坐在水寨中最大的楼船上,盘算着两军形势。合肥城,是魏吴必争之地,大帝攻过数次,均无功而返。诸葛恪看来,败在战略。合肥城,城坚池固,必须攻城打援,久久用功,才能夺下。新训的丹阳军,战斗力惊人,正好攻坚,拿下合肥,则等于打开通往大魏心腹的通道。

在他的算盘中,只要这边诸葛新城一筑成,大帝即会大喜,会再派数万精兵支援自己,上游的陆逊大将军也会在武昌和襄樊分别展开攻势,摆出袭击许昌的样子,吸引大魏注意力,让其不敢和不能派兵支援合肥。

但是,他的算盘全部落空。建业那边没有派来一兵一卒,据说,是有善于望气的人说,今年不利于出兵。武昌那边同样一片安宁,据说,陆大将军旧疾复发,正卧床休养。

诸葛恪知道,这都是借口。丹阳山民,是吴国少数民族,惯于造反,他却全部将其安抚,还从中训练4万猛士,这个实力,直接越过国内几大家族。如果再让他攻下合肥,诸葛家,就会升到吴国数一数二的位置。这当然让一些人不愿意看到。年过60的大帝,越来越迷信,只要一提神鬼气运,就信。而陆大将军那里,诸葛恪知道是大将军不喜欢自己,认为他对上盛气凌人,对下粗鲁蔑视,这种为人处事,迟早给自己带来祸端。率重兵进攻合肥,陆大将军肯定认为他诸葛恪必然不会成功。既然不会成功,大将军自然不想趟这浑水,找个借口,不出兵罢了。

诸葛恪恨吴国那些势利小人,这些小人不希望他胜利。他在新湖边建新城的计划,已经筹备数年,此刻他最期望的,是魏国司马懿向自己发动进攻。一场大胜,足以让那些恶人闭嘴。

司马那老狐狸,现在会主动进攻吗?他认为不会。老狐狸磨死过蜀国丞相、自己的亲叔诸葛亮,击败过本国大司马朱然,没有必胜把握,他不会轻举妄动。

那么,现在他怎么办?四万吴军,对四万魏军,人数相当,但输赢从来不是加减法。诸葛恪被自己造的局,难住了。

他在楼船上,走来走去之时,玄菟太学师生从军营悄然出发,骑马奔向南淝河上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