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R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微小残留病变

 蓝调闲人 2021-01-23

 字幕内容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称作CLL,是免疫系统的癌症。

让我们首先讨论那些转变成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免疫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细胞类型组成的很好的防御性系统,(这些细胞)组织起来,在检测和消除细菌病毒以及其他身体不想要的侵入物中,发挥非常特殊的作用。

这其中有一类被称为B淋巴细胞的关键免疫细胞,是在骨髓中被制造出来的。(它们在骨髓被造出来后),从骨髓去到脾脏和淋巴结,在那里成熟并开始制造抗体。B淋巴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对免疫功效至关重要。在健康的身体中,正常细胞具有标准的生长和死亡周期,它们不会永远活下去。

当癌症发生时,癌细胞可以劫持这个循环,让细胞不受控制地分生,并且不受控制,实际上变成不死的细胞。当骨髓中的异常细胞开始不受控制地分裂,并甚至排挤健康细胞时,就会发生白血病。

哪些细胞发生了改变决定了白血病的具体类型,以及白血病发生速度的快慢。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影响B淋巴细胞群,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发展缓慢,有时需要几年才会变得严重,这与发展得更快的急性白血病形成鲜明对比。

当您首次被诊断出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来时,您的医生会确定您是否需要立即开始治疗,还是慢慢观察病情的发展,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立即开始治疗的。

如果您确实需要治疗,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年龄和健康状况,可以用几种不同类别的药物来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您的医疗团队将权衡您每次治疗的益处和风险,根据您的健康疾病状况和个人喜好做出最佳的共同决定,目的是评估治疗的有效性,特别是您是否要参加临床试验。

您的医生可能会选择检测微小残留病变的情况,也就是minimal residual disease,简称“MRD”。

您好,我是医生Prime,我今天帮助你了解MRD以及它如何影响你的治疗。

谢谢Prime医生,我有几个问题要问。

什么是MRD?

MRD是最低可检测到的病变指标。目前使用的测试方法,是检测10,000个白细胞是否有一个癌变的白细胞(译者注:最新基于二代测序的方法,已提高到一百万个白细胞中有1个癌细胞)。

那如何得做MRD检测?

可以通过抽血、或者骨髓穿刺,来检测MRD值。您的医生会要求先做简单的血液检查。如果您的血检结果是MRD阴性,意味着您的血液中没有可检测到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那他/她可能会要求做进行更具侵入性的骨髓穿刺,这是一种更灵敏的检测方法,因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主要是在骨髓中形成。如果该测试返回MRD阴性,则您没有可测量得到的病变。

为什么我要做这么多的检测,为什么不直接从骨髓穿刺开始?

骨髓穿刺更具侵入性,根据您的治疗情况,要在多个治疗阶段进行MRD检测。首先测试您的血液,确保您可以避免做不必要的骨髓穿刺手术。

如果在某一次测试中得出是MRD阳性,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您的血检或骨髓穿刺得到MRD阳性的结果,这意味着您体内仍然可以检测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你的医生会和你谈这件事。我们将考虑您的MRD状态以前的治疗和疾病特征,并确定是否需要改变治疗方案,什么是最好的选择。

MRD的情况,对预后意味着什么?

一些研究表明,在治疗中达到MRD阴性状态的患者可能对其慢性淋巴细胞白细病会有更长的有效控制,与那些没有达到MRD阴性的人相比,达到MRD阴性的人的总的生存率更高。

那么,在哪里可以进行MRD的检测呢?

Seq-MRDTM

Seq-MRDTM是基于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患者进行T细胞受体(TCR)或B细胞受体(BCR)高通量测序,从而高准确和高灵敏地对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患者体内微小残留病(MRD)进行检测服务的产品。能帮助临床医生预测长期疗效、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缓解状态以及检测早期复发。

相比传统的MRD检测方法,Seq-MRDTM检测最低可达到100倍的灵敏度,即Seq-MRDTM能在100万个健康细胞中检测出隐藏的一个癌细胞。传统MRD检测一般用骨髓样本,但因这种检测技术灵敏度受限,无法在肿瘤负荷较低的血液样中检测到MRD,而Seq-MRDTM检测使用骨髓和外周血样本均可,使用血液样本可以达到无创检测。

2018年9月28日,FDA批准了第一个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来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剩余的低水平癌细胞(MRD)的检测方法。

宣传单页


艾沐蒽生物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与国际同步的免疫组---T细胞受(TCR)和B细胞受体(BCR)高通量测序企业。专注于免疫诊断(ImmunoDiagnostics)发展方向。致力于将TCR和BCR测序技术应用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免疫介导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