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缘航天,翔龙精神——书法家王承明先生立体榜书作品搭载神舟九号飞船翱翔太空

 兰清竹韵 2021-01-23
 由于所学专业和工作的原因,王承明先生经常会接触到兵工行业的最新信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中国航天领域的一个项目,征集一幅“龙”的书画作品,由航天员带到天宫一号,丰富航天员们的业余生活。其要求是:中国的传统作品、中国的传统文化(龙元素)、体现出传统的美学、作品要有新意。此时,王承明便发挥了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以及书法艺术的双重优势,将作品的初稿锁定在心中。

在航天城展示神九搭载物入围作品《飞龙在天》

王承明先生了解到,中国航天有着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这正符合中国龙图腾的团结凝聚、造福人类、奋发开拓和与天和谐的精神。同时,在中国航天领域的许多工作者也经常以飞龙自喻,誓要令神舟飞船翱翔太空。于是,王承明先生便用自己独创的立体榜书技法书写了一个大大的龙字,来投稿参选。相关领导在看到书法作品后大加喜爱,最终作品《龙》被选定搭载神舟九号飞船翱翔太空。
2012年6月,正是龙年,中国神舟九号飞船搭载着王承明的立体榜书顺利升空,飞赴天宫一号空间站,共遨游太空一十三天。
在神舟九号翱翔太空的日子里,正是因为有了王承明《龙》等一系列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存在,才让航天员过得更加充实和坦然。神舟九号飞船升空后距离地球三百多公里,但在看到这些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时候,宇航员们会感觉到自己与祖国的联系并没有中断,自己是代表中国来遨游太空、探索未来的。
与中国航天结缘,并与多名中国航天员交流之后,王承明先生体会到中国航天员所特有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在此后的书法创作上,加有了神龙飞天、一以贯之的气势,也更加契合了中国的航天精神。立体榜书作品《龙》本身就具有龙的神韵,从龙首的蓄势待发,到龙身的圆转如意,最后到龙尾的苍劲有力。
王承明的书法从传统文化而生,却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它既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也有着现代工程师的理性思考,这也是王承明书法的独特所在。
(编辑:刘孟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