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新年礼:成长有方法,一年抵三年

 陈辞令 2021-12-15

2021的钟声宣告着2020正式成为历史。

回首2020,疫情给经济按下了暂停键,移动互联网却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加速键,一大批新的趋势向我们奔涌而来:

 
  • 自由职业兴起,零工经济崛起;
  • 大量服务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
  • 在线教育加速发展,教育向科技化变革
  • 有形产品的利润无限趋近于0,无形产品的利润趋向于无穷大;
  • 直播时代彻底到来,无直播,不卖货。
  • 工薪阶级将会越来越穷,你必须早日成为一个价值主体。

这些趋势,都在指向同一个信号:知识资本在加速崛起,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因此,2021伊始,我要请你思考一个问题:2021,我该如何加速成长?

今天,我为你精挑细选了8个快速成长心法,助你2021一臂之力。


 1 

先选题再解题

人生基本上就选题和解题两件事:先选题,再解题。

最好的人生当然是在每一个关键节点,既选对题,又解好题。

如果你只是解题高手,却不是选题高手,那就可惜了。因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你解对了题,但选错了题,而且你还不知道自己选错了题。正如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本可以。

人这一生,其实是由无数选择构成的。大的选择比如去哪个城市读书、学习什么专业、和谁结婚、在哪个地方安家等等;小的选择比如我今天看哪本书、听哪门课等等。

选择水平不同的人,哪怕起点差不多,最终的人生高度也会是截然不同的。会做选择的人,在人生这场“选择马拉松”中,会一步一步甩开大多数人。

但大多数人都在过一种随意选择的人生。

什么是随意选择?答案是遇到什么,选择什么。


  • 你现在工作时流的泪,都是当初选公司时脑子进的水; 

  • 你现在婚姻不幸福,都是因为当初选对象时太随意;

  • 你现在学习时觉得脑子不好用,都是因为当初选专业时没有用脑子。

随意选择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那么,如何才能做出好的选择?

非常简单,提高标准。

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应该是你能选择的最好的那一个,你所放弃的都不如你所选择的。

  • 你在选择看哪部电影时,你要提高标准,你可以先从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开始看。

  • 你在选择看什么书的时候,你要提高标准,要看评分,看风评,看作者背景,看出版社。

  • 你在选择听哪门课时,你要提高标准,要看有多少人买过这门课,看评价怎么样,看授课老师过去的作品怎么样。

凡事提高标准,是跑赢人生的关键。

 2 

断舍离

凡有选择,必有放弃。

断舍离核心的两点就是放弃和排序,意思分别是通过放弃找到最核心的选择,通过排序找到推进一件事的最佳顺序。

断舍离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放弃。不管是人生还是事业,你不可能啥都要。大舍,是为了大得。什么都想做的人,什么都做不了。

断舍离的第二步是排序。

为什么要排序?

  • 一是因为你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完美。

  • 二是因为并非事事都会决定成败,所以你也没必要事事做到完美。

所以,先排序,再做事。

每当你觉得特别忙的时候,你要定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被繁忙的工作“杀死”了,你可以通过以下三步做优先排序。

  • 第一步:写下你的25个目标。

  • 第二步:认真排序,选出你最迫切想实现的前5个目标。

  • 第三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在后20个目标上耗费精力,除非你已经成功完成前5个目标。

 3

学会借势,让你事半功倍

一个人就算能力再强,力量还是小,所以在做选择时一定要学会借势。

位置决定命运,你要把自己放在拥有巨大势能的位置上,借势而起。

一个人的一生,框架大于勤奋。

所谓框架,就是你所处的地方。

在每个人的职业选择中,最重要的也是框架。

如果你在一个下行的行业做一个勤奋的人,就会事倍功半;而如果你在一个上升的行业,即使是一个不那么勤奋的人,也能事半功倍。

所有成长,均需借势;所谓借势,就是全面优化框架。

  • 第一,优化城市框架,借城市资源的势。
  • 第二,优化职业框架,借产业发展的势。
  • 第三,选对公司也是优化框架,借公司资源的势。
  • 第四,跟对老板也是优化框架,借老板扶持的势。
  • 第五,优化社交框架,借圈子的势

一切能让你汲取营养的,你都可以借势,都能成为你的框架。

 4

金钱并非唯一的成本

你得到一样东西,必然要付出成本。

如果你这辈子想得到足够多,那么你必然得是一个很会支付成本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说,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成本支付高手。

什么样的人是成本支付高手?答案是最懂性价比的人。

一提到成本,很多人立马想到的就是钱。钱只是成本的一种,钱不等于全部成本。

我想告诉你:钱不是唯一的成本,时间、决策、情感、机会、信任、心情等,都是成本。

若要成为一个成本支付高手,你就不能只盯着钱看。

 5

用变量区隔竞争

人生是一场解题之旅,在解每一道题时,你都要有更多的资源,才能把题解得更好,而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一群人的解题之旅,就是这群人互相竞争之旅。

永远有新入局者搅动现有格局,现有格局里的每一个竞争者也从来不想保持现状,每一个都试图做点事情,从而让自己往前排走,挑战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商业因此而精彩。

一成不变的东西最没有生命力,商业发展如此,个人发展也是如此。

变化靠什么推动?答案是变量。

变量服务于少数人,即最早发掘它的那批人。一旦所有人都开始关注变量了,它的变化红利就基本上被瓜分得差不多了,这就是为什么说“能找到变量的人赢”。

越是被看得见的变化,越不是致命的变化;越是能被看得到的对手,就越不是真正的危险。

如果只盯着常量,就永远找不到变量。

如何找到变量?

  • 开辟新的战场。
  • 找到新的战场,重新选择竞争对手。
  • 拓展品类,重新定义竞争方式。

个人的发展也是不断寻找变量的过程,这个变量最有效的时候,一定是你先找到并且先玩起来的时候。因此,对于寻找变量这件事,你应该是“永远在路上”。

 6

人才,是能交付结果的人

什么是人才?人才不是有苦劳的人,而是有功劳的人。

前者比较注重“我做了多少事情”,后者更着重“我拿到多少结果”。所以,人才就是能交付结果的人。

很多人认为自己做事效率高,比如:

  • 我今天上午打了100个销售电话;
  • 我这周完成了20家企业客户的拜访;
  • 我每天听三节写作课,日更2000字;我今年读了100本书;
  • 我每天工作15小时,学习到晚上12点。

这些事是应该做的吗?做是应该的,不做也是应该的,只有拿不到结果是不应该的。

既然结果是最重要的,那么你更应该问的是:

  • 我今天的销售额是多少?
  • 我这个月搞定了几家客户?
  • 我这个月写作水平提升了多少?
  • 我这个月读书、学习的成果是什么?我掌握了多少知识?
  • 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如果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那么你在做这些事时越高效就会越懒惰。你不关心真正的目标,最终只不过是自我感动。

 7

用迭代思维看清当下、看到未来

凡事先开局,不开局,就永远不得终局。

开局可以不好,但要开,因为凡事靠迭代。

什么是迭代?

我给你一个接地气的定义。

迭代就是,你想去远方,但你不可能一步迈过去;你想去山顶,但你不可能一步登上去。你需要无数步,每一步都可以被称为一次迭代,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每一次迭代都是为了逼近目标。

迭代思维是早就被我们使用过的思维方式。但很不幸,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我们把这种思维扔掉了。

我们开始心急,总想一步迈到远方,一步登到山顶。很可惜,我们做不到,所以很多人开始迷茫,不停地换工作,却都不如意,很多人到30岁就给自己下了一个定论:唉,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迭代思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太多人看不清两件事。

  • 一是看不清自己当下的位置,总是给自己设定与当下能力不匹配的目标,然后反复被现实打击,直到自我怀疑。

  • 二是看不清事情的演化规律,总是给自己设定一个不合理的推进计划,让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屡屡受挫。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要用迭代思维来看清当下、看到未来。

 8

让个人品牌溢价

每个人都是产品,所以要用经营企业的方式经营个人成长。

品牌可以让一个产品有远超其成本的价格,这就是品牌溢价。

个人也是如此,如果你的个人品牌足够好,你一样有品牌溢价,可以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更有竞争力还不够,它还会帮助你切实地把竞争力变现。

个人品牌人人都有,无论你打不打造,个人品牌都会形成,那么我们何不把它塑造得更好一点?

怎么塑造个人品牌?方法很简单,把个人品牌当作一种思维模型即可。

你做任何事情、经营任何关系、解决任何问题,甚至在任何场合进行自我表达,都可以用个人品牌的思维审视自己:我这种做法对个人品牌而言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如果是加分项,那我就去做;如果是减分项,我就尽量不那样做。

最后的话

人生所有美好的结果,都是靠你刻意行动得来的。

高手都在刻意成长,成长是一种不自然的“运动”。

快速成长的背后,都有一套方法论的支撑。

2021,愿你学会成长再成长!

PS:如果你看到了这里,恭喜你,你一定是一个渴望自我提升的人。小令也为你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