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气囊炎如何治疗怎么办 鸡气囊炎用什么效果好 肉鸡气囊炎治疗方案

 昵称73090983 2021-01-23

气囊炎其实不算是一个病,只是一个病症。这个病症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由此病症可以继发很多疾病混合感染.由于气囊没有血管药物很难到达、难以治疗。很多养殖户听到此病有种谈虎变色的意思,今天小编告诉大家如何根治气囊炎混合感染!


如何理解气囊炎这个疾病?

“气囊炎”表示的是一个病症,而非病因。我们所看到的气囊发炎,有泡沫,有纤维素性渗出,有黄色干酪样物质,都是机体发病后表现出来的病变,是最终的结果。而不是这个病的原因。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A:我的鸡得了气囊炎了,你有什么好药能治?

B:我这里有专治气囊炎的特效药,你拿去用吧,效果特别好。

我认为,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对待疾病不够谨慎。囊炎是个综合性的疾病,能够引起气囊炎的病因非常多,非常复杂。比如:流感病毒,传支病毒,腺病毒,支原体,大肠杆菌,鼻气管炎鸟杆菌,霉菌毒素等等。

最后出现了气囊炎的病变,多数是继发感染,或是多病因混合感染。在过去,鸡病发生都比较单一,单一的病症都有特定的病原。比如:病毒性疾病,新城疫是副黏病毒,禽流感是正粘病毒,传支是冠状病毒,传喉是疱疹病毒等等。

细菌性疾病,大肠杆菌就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就是沙门氏菌。一般情况下,气囊炎都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当我们看到了鸡的气囊有泡沫、有炎症出现时,第一判断,就是支原体感染。所以,过去,我们对待气囊炎也比较简单,只要使用针对支原体的药就可以了。比如:红霉素,强力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等。最多就是再加上大肠杆菌的药,防止合并感染。而现在,家禽的疾病越来越复杂,我们几乎见不到单一的病症。只要是鸡群有了病,就是多病因混合感染,尤其是气囊炎这个病,更是如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气囊康进行治疗。所以,对待气囊炎,一定要认真分析鸡群的发病特点,尽可能找到发病原因,治疗时,即能对症,又能对因,才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此时,也许有人会问:你说了半天,引起气囊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你能说清楚吗?

气囊炎的第一个发病诱因就是温差:

特别是昼夜温差,对鸡影响大。当温度超过3摄氏度就会出现冷应激,超过5摄氏度就会出现感冒症状

温差造成冷应激,冷应激导致鸡发生感冒。发生感冒后,控制不及时,继发感染就会快速形成。

气囊炎形成的第二个诱因就是通风:

这个也是夏季为什么发病率低的原因。气囊炎和通风关系非常大。夏季外界温度高,需要通过风速来降温,如果没有风速,鸡会出现热应激死亡,这死亡多半是闷死,就是通风不良造成的。在春夏交接,或者类似最近的天气,温度不是太高,这个时候风速过大也会造成一个冷应激。

风速会造成鸡体感温度下降3~5摄氏度,这个时候也会形成冷应激,一旦有冷应激,就会有感冒。归根结底,都是温差问题。

通风还会造成一种情况,起来气囊炎症状,这个会被多数人忽视,就是负压过大。当排风量大,进风口不足,负压过大,肺部水肿。负压过高的鸡舍,很容易出现肺水肿,发展成肺炎。一旦形成肺炎,很快就会形成胸气囊发炎。

气囊炎发生还有一个原因:温度过高。

温度高,鸡张嘴呼吸的数量过多,这也是低温育雏的好处。鸡舍温度过高,鸡张嘴呼吸,它的呼吸道感染机率会增加。正常空气通过鼻腔,进入气管,鼻腔主要是过滤空气,缓和温润进入气管的空气,从而减少对气管,肺的刺激。鸡张嘴呼吸,空气不经过鼻腔,空气中的粉尘,病源更容易进入肺部。肺部有利于病源繁殖,异物粉尘进入肺,很难被排出,容易形成肺炎,从而诱发气囊炎的发生。

这是气囊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温差,通风负压,鸡舍温度过高。

临床症状

病鸡以甩鼻、咳嗽、呼噜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且逐渐蔓延发展眼睛变形,眼结膜发炎、流泪,甚至肿胀导致失明。前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中后期多为混合感染,大批死亡。病程较长,治疗不及时或延误病情者死淘率较高,且治疗不彻底,在继发心包炎、肝周炎后死亡率更高,发病中后期或病重鸡群,鸡群精神沉郁、采食量不升或明显减少,排黄白或黄绿色稀粪,鸡群生长缓慢,闭眼、打蔫鸡不断出现,死亡率增加。有的重症扒在地上口微张喘气“蹦高”死了并且多在凌晨2点到5点比较多。

解剖症状

主要表现为喉头和气管轻微充血、出血、气管内有少量粘液或一层黄色干酪样物附着,严重病例可造成支气管堵塞;肺部气囊混浊、增厚、有黄色或黄白色块儿状干酪样物附着,肺脏充血、瘀血,严重病例导致坏死;腹气囊也会出现混浊、增厚,腹腔常有大量小气泡或干酪物块;发病中后期会造成“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及“气囊炎”。

经典案例

山东杨姐,养着合同鸡5000羽,在14天做完法氏囊疫苗后出现了呼吸道情况,咳嗽、呼噜,张口呼吸,解剖后腹腔里有黄色干酪物,包心包肝,拉白痢,每天伤亡20多只,自己买的药用了没什么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