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ITURE 联合创始人兼 CTO 付强:2 年融资近亿美元,如何追求产品的极限?|TGO 专访

 TGO鲲鹏会 2021-01-23


嘉宾介绍:付强,FITURE 联合创始人 & CTO、TGO 鲲鹏会(成都)学员。2007 年加入谷歌,2009 年加入亚马逊从工程师升至高级研发经理,2013 年加入雅虎担任高级研发经理,2015 年出任腾讯广告平台部 T4 总监,2019 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兼 CTO,创办了科技健身服务公司 FITURE。

付强是一个极度较真儿的人。

在 GTLC 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 · 成都站开幕的前 2 天,他在凌晨两点回复了组委会的邮件。邮件里,付强提交了第三版演讲 PPT,在细节上做了一些调整。两天后他带来了主题演讲《如何打造软硬件结合的极致用户体验》,被全场 37.1% 的听众给出好评,认为该演讲带来的“收获最大”。

在大会开始前的那一周里,付强的“睡前活动”颇为固定——对演讲内容进行精修,几乎每天都是如此。有时他调整的只是一些细节问题,但他恰恰是一个不会放过细节的人。比如,他主动联系大会组委会,要求将 PPT 模板中的浅色背景替换为深色背景,只是因为在照片或直播画面中,黑色背景的展示效果更好。

付强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即进入谷歌担任工程师,此后相继任职于亚马逊、雅虎、腾讯,做过多年的技术管理。2019 年,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了 FITURE,担任公司 CTO,在家庭科技健身这条赛道上,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创业,付强给出的答案是“为了跳出消费主义的圈子”,他说到无论是职场晋升还是个人消费方面,停留得太久会自然会滑向攀比状态,所以很希望做出一些改变,“跳出去”。

对于背后的深层原因,他解释道,“个人的成就感应该是去享受拼搏的过程,并为最后的拼搏和付出负责,所以必须去做一些真正基于内需的事情。”

如果说这些是个人层面的追求,那么在技术和产品层面,他也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软硬件结合,让科学和艺术实现交融,打造出有着极致用户体验的产品。

创业:当好创意遇到了好时机

对于创业这件事,每个人的理解和动机都不相同。

杰夫里·提蒙斯在《创业创造》里提到: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对于付强而言,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是自己创业的一个目的,而选择健身行业则是他的兴趣使然。在大学时期,付强就加入了校园健美队,代表清华参加过健美比赛,此外他还是田径、游泳的狂热爱好者。

除了热爱健身,追逐技术是他的另一个特点。在离开腾讯以后,他加入过自动驾驶的团队,也因此十分看好 AI 等技术的发展前景。当爱好和专业碰撞在一起,付强萌生了将二者结合的念头。

但家庭科技健身这个概念,在国内才刚开始兴起,还比较“小众”,它指的是用比较前沿的一些技术,比如 AI 互动等方式,来辅助和激励用户进行健身,最后聚焦到家庭使用的场景。

由于这个领域比较新颖,国内尚未出现比较成熟的品牌,相比之下国外的行业发展要蓬勃许多,也涌现出了众多大牌选手。除了明星公司 Peloton,Equinox 和 SoulCycle 等也相继上线了家庭产品线。

对于同一片土地,有人会看到荒漠,有人则看到了生机。对于付强而言,他和 FITURE 的合伙人都是后者。

在社会的发展之下,健身已经成为了一项刚需。但在认知和践行之间还有一个巨大的鸿沟,一方面健身行业开始成为资本不断加码的市场,另一方面人们的健康问题却不断恶化,前段时间就曝出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高达 99%,对于许多人而言,健身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个“虚拟”概念。

如何让健身变得更加容易和卓有成效,甚至变成一个日常进行的活动,是付强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他看来,人们“懒”于健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健身这件事情,对人产生的“价值感”不够。

他解释道,“价值感其实等于激励减去成本。很多人发朋友圈、打卡就是给自己的激励,而成本是健身要付出的代价,比如时间、准备工作等,只有当激励大于成本的时候,健身才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而他想到的解决方式,则是从提升激励的角度出发,打造出合适的产品,填充起家庭健身这个缺失的环节,从而形成类似“内啡肽”对人体的激励作用,让用户逐步能够爱上健身。

当然,拥有目标还只是一个开端,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则是能形成持续推力的重要因素,这就要说起 FITURE 背后的团队。

提及 FITURE 的创立者,付强有着掩饰不住的自豪。他说道,“我们团队里的早期成员,就是 FITURE 最主要的一种竞争力”。事实上,FITRURE 团队的构成,也是被投资方青睐的一个原因。

FITUR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唐天广,是前货车帮联合创始人、满帮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兼智能驾驶事业群总裁,他还曾在 IGT China, Success Factor 等公司就职,具有丰富的技术实践与管理经验。

而总裁张远声有着逾 14 年的丰富投行经验,引领过 1000 亿美元的融资和跨境并购交易,曾就职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美银美林亚洲工业投资银行,担任主管兼董事总经理,后在货车帮任执行总裁兼 CFO,担任满帮集团首席投融资官。

因为怀着同样的想法,几个有能力有资源的人一拍即合,于是 FITURE 落地成都,开启了这段技术创业。

2020 年 9 月,FITURE 拿到了 65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10 月底推出了自己的首款产品 - 魔镜;到了 12 月,则是完成了超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至此,加上天使轮的 600 万美元,创立不到两年的 FITURE 已经拿到了近 1 亿美元的融资,这是全球所有健身品牌中,最快达到此成就的企业。

产品:软硬件结合的极致体验

在谈到技术创业的时候,很多人会讨论 PMF(商品市场契合)和 TPF(技术问题契合)的问题。对于 FITURE 和付强来说,要解决家庭健身的痛点,并不是简单地将技术嫁接到已有产品,他们更想做到的,是找到一个新的方式,或者说创造出一个新的图景。

很难想象一个做健身品牌的公司,发布的首款主打产品竟然是一面“镜子”。对于这个让人有些困惑的选择,付强解释说这和生活中的一些观察有关。

他说起自己在健身时的一个发现:“大约有 80-90% 的人会对着镜子练习,但这些人似乎都没意识到和镜子相处的时间最长。”这种高频发生的现象,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如果你去过健身房,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人从依赖教练,逐渐开始转向依赖镜子,镜子和健身房之间有了某种奇妙的关系。不夸张地说,镜子已经成了健身场景中最有粘性的一环。

想把健身这件事情变得更有吸引力,健身镜会是这个行业不错的切入口,这是付强的判断。但如何用 AI 等前沿科技打造出更极致的体验,还需要更加全面的考虑。

FITURE 发布的这款魔镜,并不是一面简单的镜子,而是通过把 AI 摄像头等设备植入镜子,再结合专门定制服务软件等资源,集成了硬件和 AI 软件等技术,用镜子的形态打造了智能化的健身服务平台。所以是在一面镜子里,装进了一整套的健身服务。

要打造这样一款智能硬件,多个方面都受到了一些挑战。比如要在镜面集成多层的交互功能,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特别高,在国内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

如果说技术本身是一个难点,另一个“困难”在于付强对产品有着极高的要求,他说道:“如果要做这个场景,推出的产品一定是经过认认真真地思考,最后打造出的高品质交付。”

在交谈中你会发现,付强也会频繁地提及“美感”、“极致”这些字眼,还会特别强调要打造出极致的用户体验。

比如他谈到镜子本身的颜色选择,并非只是出于美观层面的考虑,还要考虑如何显示视频、收集传送声音等问题。而且只要镜面的颜色发生变化,内部的软件在图像处理上就相当于加了滤镜,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再比如镜面后的摄像头,处理时就要考虑光线衰减等物理因素。对应的元器件,比如麦克风、音箱放置的最佳位置,都需要反复去尝试和验证。

“产品的核心卖点在于将软硬件做了结合”,付强说。软件和硬件领域各自拥有专业人才,但在二者的结合上还是一块未开拓的地区,所以软硬件结合是他们一个主要的创新点。

他通过电视机健身的例子来说明产品的创新性:电视机在设计之初,并非是专门为了健身而设计,想要打造拥有良好体验的健身 APP 需要很大的挑战,所以 FITURE 干脆就自己从零构建了硬件和软件。

说到这里,他提出在创业企业中搞研发,很像是“一边开飞机一边修引擎”。最开始一般都不会开飞机,也不会修理,所以必须不断地去学习,一边学怎么开好,一边在过程中去解决问题。

当然在他的观念里,CTO 不单单是要做好产品,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主动去思考公司的方方面面,思考哪些地方可以通过技术去做改进。这其实和他提到的匠心一脉相承。

交付:提升激励,注入成就感

如果说选择科技健身是一种追求,那么这份追求仅仅是战略布局的第一步,因为在他看来,创业公司从不缺乏愿景:“每个公司创始人在起初的时候,都会抱着一种野心,重要的是如何把愿景一一实现。”

而要做好一款好的产品,甚至是做好一家公司,其中的关键是如何了解和发掘对用户的激励体系。

具体到 FITURE 的产品方面,又是如何获得用户的健身激励呢?付强答道,“其中的一项措施,是通过加入 AI 的方式,能够给用户一个及时地做对或做错的激励,发现最好的激励模式,让健身逐渐变化成一项游戏或者挑战。”

此外,还有一个重点在于通过建立分享社群,激发出陪伴的形式,他补充道,“就是在健身过程中,提醒用户是在和别人一起训练,从而激发出分享和进步的欲望。”

对于提到的许多激励方式,付强坦言其实是借鉴了游戏行业的模式。

其中一本叫做《游戏改变世界》的书,就描述到了激励的本质。他举例道,“虽然玩游戏也很辛苦,会在某一关里失败了无数次,但通关后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许多玩家很喜欢这种反馈。”

这里提到的激励机制,其实是增加一些游戏类的刺激,让使用者能够从反馈中获得投入和专注的动力。

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付强期望着将新模式激发而出的成就感不断注入进去,打造出最极致的用户使用体验。

这是他对自己、团队、产品的不变初心。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