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评论•《此情可待成追忆》作者 朱红祥

 晓岸瘦风 2021-01-23

此情可待成追忆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赏析
作者 朱红祥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讲的是佟振保与有夫之妇王娇蕊发生暧昧关系,王娇蕊有意、佟振保却无情。后来佟振保娶了单纯的孟烟鹂,但很快对孟烟鹂失去了兴趣。这是一个平常的出轨与夫妻感情不和的故事,但张爱玲以其对生活的深刻洞察、高超的叙事能力、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致刻画,使这篇小说成为经典。你也许没有看过这篇小说,但一定知道那句张爱玲描写男人心理的名言:“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1944年发表《红玫瑰与白玫瑰》时才24岁。张爱玲生活的上海当时中国最现代的城市,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反映的内陆封闭乡村相比,上海是十里洋场。《红玫瑰与白玫瑰》以上海市井生活为背景,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上海白领阶层的心理与情感,展现了时代变迁中普通人的恋爱、婚姻与家庭,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激烈碰撞导致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佟振保出身寒微,在英国留学时虽然生活拮据,但成绩不错,顺利拿到学位,回国后在一家外企谋得高薪,有了体面的社会地位,按张爱玲的说法是“一个最合理想的现代人物”。按现在的说法,是一个凤凰男。他有真才实学,在单位有强烈的事业心、对朋友热心,在家里孝顺母亲、关心弟妹,有很好的名声。佟振保的婚姻不幸福,而其不幸福是为了迎合社会,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佟振保在留学期间,与一位单纯热情名叫玫瑰的华侨女同学有一段难忘的初恋。在回国前的晚上,与玫瑰告别时佟振保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这时他还是一个单纯的大学生。回国后为了上班方便,租住了在英国时的一个老同学王士洪的房子。王士洪是个富二代,王士洪的太太王娇蕊是很懂风情,与此前的房客孙先生曾关系暧昧。佟振保第一眼看到王娇蕊,就被他散发出的女人气息所感染,王娇蕊象一朵热烈的红玫瑰,一直萦绕在佟振保脑海。在王士洪去新加坡出差时,佟振保与王娇蕊成了情人。佟振保心目中王娇蕊是理想的情人,他从没想过要与王娇蕊成为夫妻。但王娇蕊对佟振保却付出了真情,想与佟振保结婚。王娇蕊有火一样的热情,水一样的柔情,非常聪明伶俐。佟振保与王娇蕊在一起是心有灵犀。但佟振保的自制能力极强。他取得现在的地位很不容易,没有勇气为爱放下一切。他不想因为此事使他在社交圈的名声被毁,而且觉得王娇蕊不善治家。佟振保借口母亲与社会无法接受,拒绝了王娇蕊。王娇蕊伤心但冷静地走出了佟振保的生活。

在母亲的催促下,佟振保抱着凑合的心态娶了面容娇好,性格温和的孟烟鹂。佟振保以为孟烟鹂是一朵洁白无暇的白玫瑰。但婚后,身材单薄、没有激情、极端不自信的孟烟鹂让佟振保感到很乏味,很快对她失去了兴趣。虽然两人门当户对,孟烟鹂也上过大学,但佟振保与孟烟鹂之间缺乏默契,家庭生活如一滩死水,佟振保开始偷偷在外面出入情色场所。有一天佟振保意外发现孟烟鹂与一个裁缝有私情。这让佟振保内心彻底崩溃,从此公开在外花天酒地。几年后的一天,佟振保在公共汽车上巧遇王娇蕊,已是中年的王娇蕊成为一位贤妻良母,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光彩,佟振保不能自已,泪流满面。

王娇蕊是一位敢爱敢恨的现代女性。她出生在一个南洋华侨家庭,在英国读书时嫁给了王士洪,但她对王士洪谈不上爱。可能是佟振保在工作上的进取心、对家庭的勇于担当、当然还有英俊的外表,令她倾心。她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她真心喜欢佟振保,即使与他一起到街上走走,也是开心的。她对爱情义无反顾,可以为佟振保抛弃婚姻和名声。然而多情总被无情恼,佟振保对她始乱终弃。王娇蕊依然与王士洪离婚,说明王娇蕊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几年后的一天,王娇蕊与佟振保在电车上相遇时,王娇蕊已过上了平静安稳的婚姻生活,这个被深深伤害过的女人,内心情感复杂,佟振保对她的伤害很深,但她已经从那段感情里走了出来。

孟烟鹂是一位平凡的女子,她性格柔顺安静,纯洁得象一张白纸,也冷冰冰的,毫无生气。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无法与佟振保平等交流,她也压抑自己内心的需求,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退却以求得生活的安稳。她无法赢得佟振保的爱,她在佟振保的生活里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于是她出轨了,对象是一个裁缝。事情败露后,她变得焦虑不安,更加顺从丈夫,在佟振保的鄙视下,成为一个更加没有自我的人。

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但张爱玲的父亲对张爱玲没有关爱。母亲与张爱玲关系也不融洽。张爱玲父母性格不合,后离婚。家族的衰败,父母的离异,缺乏父母的疼爱,应该给张爱玲留下了心理阴影。张爱玲小说中,充满了大家庭的勾心斗角、世态炎凉。其作品中,传统与现代,守旧与革新即融合又矛盾交织。她笔下的人物,既有在中国传统封建礼制下的挣扎,也有现代西方文明下的小浪漫。小说中的人物很少有阳光开朗的,大多心情忧郁,以悲剧结尾。张爱玲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表现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情感,通过简练的笔法,描写时代变革中人们的奋斗与沉沦,恩怨与情仇。张爱玲写尽了自私、软弱、落寞等人性的弱点。她的小说中很少有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们大多虚伪、功利、脆弱,在现实面前唯唯诺诺,缺乏勇气。

张爱玲小说的政治性相对不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年代被淹没在时代洪流中,改革开放后旅美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流入内陆后,张爱玲被人们重新发现,其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适应了新时期人们的心理需求,受到了追捧。

《红玫瑰与白玫瑰》用红玫瑰和白玫瑰与现实中的人物王娇蕊和孟烟鹂做类比,红玫瑰代表艳丽、浪漫,与王娇蕊的惊艳以及现代气质相互映衬。白玫瑰代表单纯,与烟鹂的冰冷以及毫无生机相互映衬。这篇小说反映的爱情、婚姻和家庭关系可以跨越时代,放在现在的上海乃至其他城市都适用。佟振保与孟烟鹂结婚时就是抱着凑合的心态,加之孟烟鹂待人接物不得体,不但在感情生活中无法让佟振保满意,家庭生活中也无法成为贤内助,使家庭显得毫无生气。孟烟鹂对佟振保也说不上爱或者不爱,其结婚的想法就是找个长期的饭票,从文中看不出其作为个体的精神追求。佟振保与王娇蕊谈笑风生,与孟烟鹂在恋爱时都没有谈情说爱。王娇蕊的悲剧是错误估计了佟振保,以为他留过学,受过西方教育,会勇敢地追求爱情,其实他是懦弱的,不敢向现实挑战,最终造成自己的悲剧。

张爱玲小说的基调是悲剧,悲剧往往比喜剧更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佟振保是悲剧人物,王娇蕊和孟鹂烟也是悲剧人物。佟振保如果象徐志摩敢爱敢恨,就不会有这篇小说的故事,然而徐志摩在那个时代毕竟是少数,是另类,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佟振保式的人物。佟振保从底层打拼上来,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时时处处小心,这造就了他懦弱的个性,考虑家庭和社会多,很少考虑自己的感受,与王娇蕊那种敢爱敢恨的性格形成强烈的反差,以至于最后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是时代的悲剧。当时的上海已经有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观念。女性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甚至出国留学,也可以像男性一样出入娱乐场所,但同时,传统思想仍在禁锢着女性的思维模式,她们在婚姻中仍然没有获得独立人格,不能摆脱从属于男性的地位。王娇蕊努力寻找真爱,却没有得到。孟鹂烟随遇而安,仍然没有得到。张爱玲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写这篇小说,王娇蕊虽然留学过英国,受过良好的教育,仍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孟鹂烟也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以婚姻为谋生的手段,对生活没有奢望,依旧要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安与无奈。孟烟鹂对丈夫的依赖,根源还是在于经济的不独立。其实这是那个时代的女性的命运。

在三个人物中,不能简单地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佟振保在社会上是一个典型的好人,即使不喜欢孟烟鹂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婚。理想是在老家开一家模范工厂或者开办一个职业学校,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但是在对待王娇蕊时,他压抑了自己的感情。在电车上遇到王娇蕊时的哭,是在后悔曾经不懂珍惜王娇蕊的爱?后悔选择了孟烟鹂?如果佟振保当初勇敢一些,与王娇蕊结婚,可能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但他希望给外人留一个完美的形象的追求反而毁了自己的幸福。王娇蕊看似风流,其实内心是真性情,是单纯的。孟烟鹂是弱者,她没有人的主体意识,作为现代男性的佟振保很难爱上她。

张爱玲小说意向丰富,善于用色彩、音响、动作等反映人物心理的变化,明显有西方现代派的痕迹。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小说中有几处描写哭,有王娇蕊的哭,也有孟烟鹂的哭,而哭得最厉害的是佟振保。这篇小说最令人触动的场景是佟振保与王娇蕊在公共汽车上的相遇情节。佟振保哭是因为被抛弃的热情的红玫瑰变成了贤妻良母,娶回家的白玫瑰却与别人偷情。如果王娇蕊一直放荡,佟振保还可以自我安慰,当初的割舍是对的。如果孟烟鹂一直本分,佟振保也可以自我安慰,她虽然乏味,但终可以掌控,但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这让佟振保难以接受,情绪失去了控制。佟振保的哭反映的人物心理变化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王娇蕊离开佟振保的哭是因为对佟振保的不舍,也是对自己爱情的不舍。

作者简介:

朱红祥,70后,现居武汉。闲暇时写下对生活的感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朱红祥原创文学评论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